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20章 智械噬绿野,古魂泣血鸣。 残种蕴新生,玉魄牵风筝。

茅山涡村的晨雾还未散尽,一尘的布鞋已踩进露水浸润的田埂。他手里攥着的《齐民要术》残卷被汗渍浸得发软,扉页上\"顺天时,量地利\"六个篆字却像烙铁刻进骨髓。这个返乡三年的农学博士很清楚,自己正站在悬崖边缘——左手是祖宗十八代耕耘的黄土,右手是资本浪潮拍打的智能时代,稍有不慎,这个皖南小村就会沦为时代齿轮下的齑粉。

\"一尘小子!你给老子站住!\"

浑厚的吼声震落了樟树上的露珠。村东头的屠户王铁柱攥着杀猪刀,刀尖挑着个智能垃圾分类箱,金属外壳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脖子上青筋暴起,活像条被激怒的蟒蛇:\"老子前日刚分的厨余垃圾,今早倒出来半拉塑料袋!这劳什子铁疙瘩说不是可回收物?你倒是教教老子,猪吃了塑料袋会不会死!\"

人群嗡地炸开。村口小卖部老板娘刘翠花甩着瓜子壳啐道:\"就是!我娘家镇上装这玩意儿,三个月撤了二十七个,净糟蹋钱!\"几个后生跟着起哄,智能音箱里突然传出的\"请正确分类\"的电子音,倒成了最刺耳的嘲笑。

一尘望着王铁柱脚下溅满泥点的垃圾桶,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忽然抓起箩筐里的烂菜叶,当着众人的面塞进可回收物投放口。电子屏瞬间亮起红光:\"错误投放!厨余垃圾请投入绿色通道!\"

\"看见没?\"他猛地转身,衣角扫翻了试验田的标示牌,\"这铁脑壳比你们在座各位都实在!它不会偷懒,不会昧着良心把农药瓶塞进可回收物,更不会把发霉的稻谷当陈年佳酿卖给粮商!\"

人群忽然安静。王铁柱的杀猪刀\"当啷\"落地,刀刃在晨光中折射出诡异的弧线。一尘知道,这柄屠刀剁过上百头年猪,却从未斩断过茅山涡村的命脉。他蹲下身,指尖划过刀刃上的沟壑:\"柱子哥,你记不记得九八年发大水?你爹就是划着这刀,在洪水里砍断被冲走的猪圈门板,救下三头母猪。\"

王铁柱喉结滚动,粗粝的手掌抹了把脸。一尘的声音忽然变得绵软,像春蚕啃食桑叶:\"可现在呢?你儿子在县中寄宿,每个月回来都咳嗽。镇医院说,村东头那口井,硝酸盐超标三倍。\"

人群中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刘翠花突然尖叫:\"作孽啊!我家小宝上周流鼻血,医生也说是水的问题!\"

一尘从帆布包里抖落出泛黄的县志,纸页在晨风中哗哗作响:\"道光年间,我们村出过十八位进士,就因着这方水土能养人。如今呢?智能系统是面照妖镜,照见我们往老祖宗坟头泼脏水!\"他忽然抓起试验田的泥土塞进嘴里,苦涩的腥味在舌尖炸开,\"你们尝过这土吗?三十年前,它能攥出油来!\"

月轮悬在飞檐的缺口处,将\"李氏宗祠\"的匾额劈成两半。一尘的投影仪在斑驳的墙面投出数据洪流,蓝光映着二十八张或疑虑或愤懑的脸。

\"智能灌溉系统要挖沟埋管,这不是刨咱祖坟吗?\"三叔公拐杖顿地,青砖裂开蛛网纹。

一尘调出卫星云图,指尖划过龟裂的田垄:\"去年大旱,东头三十亩地绝收。智能系统能提前七天预警,就像……\"他忽然哽住,想起导师临终前攥着旱烟袋的手,\"就像给土地把脉的老中医。\"

\"放你娘的狗屁!\"王铁柱一巴掌拍翻八仙桌,茶碗在供桌上转出浑圆的水痕,\"老子前日去镇上,看见隔壁村在拆智能大棚!说是资本家做局,先给甜头再收网!\"

祠堂外忽然传来孩童嬉闹。九岁的小虎举着风筝冲进来,线轴缠住投影仪电线,满墙数据顿时扭曲成诡异的漩涡。一尘望着风筝上褪色的\"茅山涡村\"字样,忽然想起儿时在油菜花田追逐的纸鸢。

\"柱子哥,\"他解开缠成死结的线轴,\"你记得风筝怎么飞吗?要借风,更要有人拽着线。\"他举起被割破的手指,血珠滴在智能手环上,\"这线,就是我们的根。\"

试验田的智能喷灌系统突然停摆。一尘钻进机井房,发现控制器被浇了粪水。黏稠的秽物顺着电路板滴落,像某种黑色的诅咒。

\"一尘哥!\"村西头的哑女秀娟比划着手语,领他来到废弃的打谷场。月光下,三十七个智能传感器被砸得稀烂,芯片在泥地里泛着幽光,宛如被剖腹的机械魍魉。

一尘跪坐在碎屑中,忽然想起导师的遗言:\"科技是双刃剑,握剑的手要是脏的,砍的就是自己的脚。\"他捡起半块太阳能板,背面用油漆写着\"还我田地\"——是村东头老张头的笔迹,他儿子在城里送外卖被车撞残,地也被流转给了合作社。

雨夜,一尘提着马灯找到老张头。漏雨的茅屋里,老人正用智能药盒分装降压药,药盒电子屏亮着\"每日三次,餐后服用\"。

\"张伯,这药盒……\"

\"城里闺女买的。\"老人抹了把脸,\"说能定时提醒。可她不知道,我这耳朵,早被拖拉机震聋了。\"他忽然抄起药盒砸向墙面,塑料碎片在雨帘中四散,\"就像你们这些铁疙瘩,看着聪明,不懂人心!\"

一尘在雨中站到天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他看见药盒的残骸里,备用电池正在泥水中闪烁,像条倔强的鱼。

秋分,村口那棵三百年的银杏突然死了。树根处渗出暗红的汁液,像大地在泣血。

一尘取样检测,发现是过量农药导致的重金属中毒。他站在枯树下,看着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吐出检测报告:\"土壤镉含量超标17倍。\"

\"烧了吧。\"族老们商议三日,最终决定为古树举行火葬。熊熊烈焰中,一尘看见无数机械臂从火中伸出,那是智能系统在吞噬最后的自然图腾。

\"且慢!\"

跛脚的货郎老吴突然闯进火场,肩上的货担撞翻了焚烧炉。他从最底层的木箱里掏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竟是半包银杏种子。

\"这是道光年间老祖宗埋的种。\"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抚过种子,\"他们说,树死三年不发芽,就得把种子埋进树心。\"他忽然抄起铁锹,在众人惊呼中挖开树根。

当铁锹触到金属的瞬间,全场哗然。树根深处,竟埋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是1958年的《茅山涡村生态保护公约》,泛黄的纸页上,村民指纹叠成繁星。

一尘在火光中踉跄后退,智能手环突然发出警报:\"土壤污染值突破临界点。\"他忽然大笑,笑声惊飞满树乌鸦。火舌舔舐着铁盒,将半个世纪的沉默烧成灰烬。

冬至,第一场雪覆盖了智能大棚的玻璃顶。一尘蹲在试验田里,看着智能机器人与蚯蚓共同翻土。机械臂的金属光泽与蚯蚓的粉红**交织,像某种后现代的寓言。

\"一尘哥!\"小虎举着风筝跑来,线轴上缠着智能手环的表带,\"我能用风筝换你的种子吗?\"

一尘望着孩子清澈的眼眸,忽然明白真正的智能不在芯片里,而在人与土地的血脉中。他解开贴身佩戴的玉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上面刻着\"道法自然\"。

\"拿去吧。\"他将玉佩系在风筝线上,\"但你要记住,风筝飞得再高,线轴永远在大地手里。\"

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智能系统与手工农具的界限。一尘站在村口,看着无人机与麻雀争夺领空,听着智能音箱与山泉共同吟唱。他忽然想起《淮南子》中的寓言:大禹治水,疏而不堵;今人治村,当效仿之。

夜幕降临时,他给导师的电子墓碑发了条消息:\"我们都在赛博格的迷宫里寻找出口,或许真正的出口,是让机械心脏学会跳动的温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