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4章 古槐凝血痕, 密道启魂门。 血铸黄金魄, 薪传不灭根。

晨光像掺了碎金的米酒,醉醺醺地漫过茅山涡的青瓦白墙。村头老槐树的枝桠上悬着个褪色的铜铃铛,被晨风推搡着发出闷响,惊起几只灰斑鸠扑棱棱飞向天际。树根盘虬的阴影里,李大爷的黄铜烟斗明明灭灭,火星子溅在磨得发亮的青石板上,倒像是给这静谧晨光添了几声零落的炮仗。

\"老李头,你那烟袋锅子再抖,怕是要把村史馆的房梁给燎了。\"王婶挎着竹篮从巷口转出来,篮底还沾着晨露打湿的艾草。她这话像把铁钩子,生生把李大爷从回忆里拽将出来——昨夜村委会议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李明远支书把规划图摊在八仙桌上时,那图纸簌簌抖动的声响,倒像极了老伴临终前攥着被角的手。

张叔的搪瓷缸子\"咣当\"磕在石桌上,惊得树梢的麻雀都忘了啼叫。\"要我说,这村史馆就该建在祠堂旧址!\"他蒲扇似的大手拍得桌面茶水四溅,\"当年鬼子扫荡,老族长带着全村老小在祠堂地窖藏了三天三夜,那道千斤石门如今还在后山埋着……\"

\"张铁柱你少拿老黄历说事!\"王婶把竹篮往桌上一掼,几颗野山枣蹦跳着滚进李明远的布鞋边,\"你当村里后生们还稀罕听那些个陈芝麻烂谷子?我家二小子在县城开物流公司,上月回来都说要搞什么民宿开发,要把老宅改成咖啡馆!\"

李明远弯腰拾起那颗沾了泥的野山枣,枣核上的纹路像极了茅山涡的等高线图。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跪在祠堂前发过的毒誓——那年他揣着师范录取通知书要逃出这穷山沟,是老族长拄着龙头拐杖追出二里地,硬是把族谱复印件塞进他包袱:\"明远啊,咱村八百年的根,可别断在你手里。\"

\"王婶,您家二小子要改老宅,我倒有个两全的法子。\"李明远把野山枣搁在规划图上,枣核正巧压在\"文化广场\"的标识处,\"把村史馆和民宿合二为一,楼上住人,楼下布展。您看这处廊檐,原是光绪年间秀才公读书的地方……\"

话音未落,巷口突然传来拖拉机的轰鸣。油光水滑的黑色越野车碾过青石板,溅起的水花惊得王婶的蓝布围裙上绽开朵朵泥花。车门开处,个穿花衬衫的年轻人探出头来,金链子在晨光里晃得人眼晕:\"爸!我跟您说那拆迁补偿……\"

\"滚回去!\"张叔的搪瓷缸子\"嗖\"地飞过去,在车门上砸出个瘪坑。年轻人缩脖子的瞬间,李明远看清了车牌——粤b开头,那是深圳的牌照。

老槐树的阴影突然变得粘稠起来,像是掺了胶水的墨汁。李大爷的烟斗早熄了火,烟灰簌簌落在裤脚,倒像是给那褪色的军绿裤子绣了朵灰牡丹。他想起昨夜摸黑去后山祖坟,新立的墓碑上\"张氏先祖\"四个字被月光照得惨白,碑脚竟压着张铁柱年轻时在深圳打工的照片。

\"明远啊,你给句准话。\"王婶的嗓门突然哑了,像是被砂纸磨过,\"这村史馆建起来,真能让那些进城的娃娃们回头看一眼?\"她枯枝似的手指戳着规划图上\"家训家规展示区\"的字样,\"你三叔公走那年,把族谱塞给我时说……说茅山涡的魂,不在石头房子里,在娃娃们的眼睛里……\"

李明远喉头突然泛起铁锈味。他想起上个月去县里争取扶持资金,文化局刘主任抿着碧螺春说:\"李支书,你们村那些个老物件,值几个钱?现在流行网红打卡地,要我说,把祠堂改成剧本杀场馆……\"他当时差点掀了茶几,可现在望着王婶眼里的浑浊,竟说不出半句硬话。

\"爸!\"穿花衬衫的年轻人又探出头来,这次举着个自拍杆,\"您看这老宅子,拆了建民宿多划算!我在抖音发预览视频,点赞都过万了!\"

张叔突然蹿起来,抡起竹凳就要砸车。李明远慌忙去拦,却被王婶拽住胳膊。老人家的指甲掐进他肉里,疼得他倒吸冷气:\"支书,你闻闻这风……\"她枯瘦的鼻翼翕动着,\"这风里带着柴油味,带着钢筋味,就是不带稻花香……\"

话音未落,村西头突然传来\"轰隆\"巨响。众人回头望去,只见滚滚烟尘中,台挖掘机正挥舞着铁臂,将半堵土墙推成碎土。穿工装的男人举着喇叭喊:\"李支书!征地补偿款可都打村账上了,您这老古董思想该变变了!\"

李大爷的烟斗\"当啷\"掉在地上。那堵墙是抗战时村民们用门板、寿材板垒的防御工事,墙缝里还嵌着颗生锈的弹头。去年清明,他还带着重孙子去摸过那弹头,小家伙说像科幻片里的外星陨石。

\"变你娘的腿!\"张叔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震得老槐树上的铜铃铛都晃了三晃。他抄起扁担就要冲过去,却被李明远死死抱住:\"叔!您忘了?上个月县里刚下文件,说咱们村是红色教育基地……\"

\"红个屁!\"张叔的唾沫星子溅在李明远脸上,\"上个月老赵头孙子结婚,在文化广场摆酒,那音响震得烈士纪念碑都掉渣!\"他突然揪住李明远的衣领,\"你小子当年跪祠堂发的誓,都就着米酒喝下去了?\"

李明远感觉后颈的汗顺着脊梁往下淌。他想起昨夜做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个纸人,被贴在村史馆的玻璃展柜里,脚下是鎏金的\"乡村振兴典型\"牌匾,头顶是空调出风口呼呼的冷气。

\"支书!支书!\"村会计小陈骑着电动车冲过来,车把上还挂着给女儿买的旺旺大礼包,\"县里来电话,说省城有个大老板想投资文旅项目,但要求先把老祠堂……\"

\"让他滚!\"王婶突然尖声叫起来,声音像把生锈的剪刀,\"当年鬼子烧村子,是祠堂收留了全村老小!现在你们这些白眼狼,要拆祠堂盖……盖什么狗屁广场!\"

穿花衬衫的年轻人突然从车窗探出身子,手机镜头对着众人:\"老铁们快看!这就是传说中的刁民阻挠新农村建设!刷个火箭,我带你们看现实版《秋菊打官司》!\"

李明远突然松开张叔,踉跄着后退两步。他看见自己映在车窗上的影子——西装革履,胸前的党徽却像块烧红的炭。二十年前那个跪祠堂的少年,和此刻这个被村民唾骂的支书,在玻璃上扭曲成诡异的重影。

\"拆!\"他突然嘶吼一声,惊飞了满树的麻雀,\"明天就拆祠堂!\"

老槐树的铜铃铛\"当啷\"坠地。李大爷弯腰去捡,却见李明远突然转身,对着挖掘机跪了下来。这一跪惊天动地,青石板上的晨露溅起,在他西装裤上洇出深色的花。

\"列祖列宗在上!\"李明远的声音像生锈的锯子割着竹子,\"今日李明远对天发誓,若拆祠堂是为建村史馆,若建村史馆是为存续文脉,若存续文脉是为子孙万代……\"他突然抓起块碎砖,在青石板上刻下血红的\"拆\"字,\"就让这手指头烂了,让这眼睛瞎了,让这颗心……\"

\"支书!\"小陈突然尖叫起来。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李明远刻字的右手指缝间,正汩汩渗出鲜血,在青石板上蜿蜒成赤色的溪流,渐渐漫过那个\"拆\"字,竟像给那冰冷的笔画添了道狰狞的伤疤。

王婶突然瘫坐在地,竹篮里的艾草撒了满身。她想起昨夜做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个纸人,被贴在祠堂的梁柱上,脚下是跳大神的萨满,头顶是日军轰炸机的阴影。此刻望着李明远流血的手指,她突然觉得,这村史馆怕是要用活人的血肉来砌墙。

\"拆不得啊!\"李大爷突然扑到挖掘机前,军绿外套的扣子崩开,露出胸膛上碗口大的疤——那是抗美援朝时被弹片划开的,\"当年鬼子都没拆了祠堂,你们这些不肖子孙……\"

穿花衬衫的年轻人突然从车里抱出个黑盒子,喇叭里传出刺耳的电子音:\"各位老铁,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现在刷保时捷可获得祠堂拆房第一视角!\"

李明远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像是有人拿着电钻在凿他的脑仁。他突然想起族谱里夹着的那片银杏叶——那是他太爷爷亲手埋下的,叶脉里藏着茅山涡所有的秘密。此刻那片叶子该在县档案馆的恒温箱里,和无数标着\"待开发\"的文物一起,等待某个商人决定它们的命运。

\"拆!\"张叔突然夺过小陈的电动车钥匙,狠狠掷向挖掘机,\"老子今天就拆了你这铁疙瘩!\"钥匙砸在玻璃上,裂痕像蛛网般蔓延,倒映着众人扭曲的面孔。

穿工装的男人终于从挖掘机上跳下来,手里举着盖红章的公文:\"李支书,您可想清楚,这拆迁款晚一天到账,县里的扶贫指标可就……\"

\"滚!\"李明远突然抓起规划图甩在他脸上,\"带着你的红章文件滚出茅山涡!\"纸页纷飞如雪,盖住那人锃亮的皮鞋,倒像是给这肮脏的交易披了层遮羞布。

穿花衬衫的年轻人突然关掉直播,脸色煞白:\"爸,我账号被封了……刚有人举报我破坏文物……\"

王婶突然笑起来,笑声像生锈的铜铃铛。她从竹篮底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露出半块青砖——砖上\"咸丰三年\"的字样斑驳难辨,砖缝里还嵌着片风干的艾草。\"明远啊,\"她把砖塞进李明远手里,\"这是当年修祠堂时,你太奶奶塞在我襁褓里的。她说茅山涡的魂不在石头里,在娃娃们的哭声里……\"

李明远握着砖的手突然颤抖起来。他感觉砖上的刻痕像道符咒,顺着掌心纹路钻进血脉,在胸腔里燃起把火。这火不似昨夜米酒的灼热,倒像太爷爷枪管里迸发的火星,灼得他眼眶发烫。

\"不拆了。\"他突然把砖按在胸口,像按着颗跳动的心脏,\"祠堂不拆了,村史馆就建在……就建在……\"他环顾四周,目光突然落在老槐树上——那棵见证了八百年风雨的古树,树根早已扎进每家每户的门槛。

\"就建在老槐树下!\"他指着树冠间漏下的光斑,\"这里曾是私塾,是抗日时的联络站,是……是我们茅山涡的肚脐眼!\"

穿工装的男人突然嗤笑:\"李支书,您这临时变卦,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让他告!\"张叔突然抡起扁担,惊起满树麻雀,\"老子当年扛着红缨枪打土匪时,他爷爷还在穿开裆裤!\"

李明远却突然平静下来。他摸出手机,屏幕上的裂缝像道闪电劈开黑暗:\"刘主任,是我。对,茅山涡的村史馆……要改方案了。什么?省城老板要撤资?让他撤!我们茅山涡的魂,从来就不是钱能买走的!\"

穿花衬衫的年轻人突然瘫在座椅上,金链子硌得锁骨生疼。他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父亲背着发高烧的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县医院赶,嘴里哼着的童谣,和此刻王婶哄重孙子的调子一模一样。

\"爸,\"他突然开口,声音像生锈的齿轮,\"要不……我把老宅改成非遗工坊?就教人做木雕、竹编……\"

张叔的扁担\"当啷\"掉在地上。他转身望着儿子,突然发现那花衬衫下藏着的,竟是二十年前自己亲手缝的虎头鞋——鞋面上的金线早褪了色,倒像道陈年的伤疤。

老槐树的铜铃铛突然被风吹响,惊起满树光斑跳跃。李明远望着众人或惊或喜的面容,突然想起族谱里那片银杏叶——叶脉里藏着八百年的风霜,此刻正在他胸腔里舒展成新的年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