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异世游龙记 > 第164章 铝合金火箭的设想

异世游龙记 第164章 铝合金火箭的设想

作者:梦云山中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46 来源:小说旗

听到这话旁边的张院士直接发问。

“额!您好这位院士爷爷,如果都是超凡金属制作箭体,进入我的精神领域后,瞬间我就知道是否可以再次发射,炼化的超凡装备是可以感知到所有的阵列的,现在,还需要检查外搭的铝合金散热模块的损耗情况!”

看着眼前秃头,白眉的老爷子,子星认真的解释。

大领导已经通过随行的秘书确认了超凡金属的储备,点了点头,可以,下面的学校省一省吧,超凡资源要的不少,又没有科研成果!

果断的消减一点,子星的5吨超凡金属就出来了!

“子星,今年就在特别奖励给你,5吨超凡金属,配合院士们好好的解析一下星芒1号,看看能不能让咱们的嫦娥系列火箭也进行可回收运载!”

高兴的子星差点没蹦起来,薅羊毛成功,拍着小胸脯表示,自己一定全力配合,知无不言。

大领导好笑的看着被一众院士围着的子星,在秘书的催促下赶往下一个会场。

“现在的星芒1号,如果再次发射,你需要多久的时间?子星,我们气象局的卫星已经排队半年了,我看了你的运输舱参数,完全可以运输我们的气象卫星!”

排开众人,韩院士对于星芒1号的超凡原理没有深究,反而对星芒1号的超强运载能力,感兴趣,毕竟从前一排队就排一年半年的,现在最多一个月,怎么也轮到自己了吧。

“额!检修,更换铝合金隔热模块,大概1周左右吧,这位院士爷爷,发射不发射啥的我说了不算,您得可以审批下来,而且,这个费用怎算?我发射一次消耗的都是超凡资源!”

话音刚落,旁边一直接电话的蓝工,就接过了话头:“各位院士,刚刚王秘书的电话,让各位和子星仔细研究,常规火箭的可重复利用技术,火箭的运力还是按之前的申请,统筹安排,让大家放心!”

听到这话,子星暗自翻了白眼,完了,私活没了,多半又是给自己超凡积分,哎!人在屋檐下啊!

“子星,能让我看看你手搓出来的斜暴震发动机的设计图吗?这种推力太优秀了!我们院的多个研究领域都能用得上!放心,我们院不差钱!超凡资源也可以!”

已经跑到降落的星芒1号研究完斜暴震发动机的张院士,跑回来就开口要发动机的图纸,听到这话,蓝工就一阵头疼,这玩意是自己和雷鸣搞出来个架子,然后子星直接当着自己面,一次一次炸出来的,毕竟实验室的都不能稳定运行。

“院长爷爷们,大家都有很多的问题,我现在一句两句的也说不完,不如大家在蓝工这里登记一下,我们把需要的技术点都以邮件的形式发出,然后我来一个一个回复,怎么样!当然超凡装备,一些特性不一定可以在普通火箭上实施,但是这个可回收的思路一定是对的!”

子星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问题,一阵头大,赶紧表示,咱们还是文字交流吧,等邮件回复解决不了,在单独开会吧。

某工大,已经被拆成零件的坦克001号机,已经开始被分组研究了,针对每一个机械运动模块,集思广益,寻找替代的可能,如无法替代,备选方案,在保留原始设计动力的基础上,增加机甲装甲和进攻能力,拿到零件的某工大研究生们集体疯狂了,真的有机甲。。。。。。

最后在蓝工的安抚下,作为嫦娥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张院士留下和子星单独讨论,其他院士们排队,有问题先发邮件,无法解答的咱们在安排时间开会讨论。

“子星你好,我叫张立乾,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刚刚去看了星芒1号火箭,超凡测设计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参数配比,主要问题是结构强度,我们的纯金属火箭外壳不可能支撑那么大的飞行姿态调整,你觉得呢?”

只剩下两人,张院士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超凡测的力场护盾够不讲道理的,12台发动机同时运转都能稳定的承受,要是自家设计的火箭多半就空中解体了。

“张院士爷爷您好,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全铝合金制作,加大加厚,我设计的这种蜂窝型隔热模块直接贴上去,完全可以达到您想要的强度,复合材料的箭体是更加隔热但是也太脆弱了。”

想起前世,某马,用铝合金外壳给所有的航空实验室上了精彩的一课,原来最接地气的铝合金就是最好的材料,费用预算直接缩减了一百倍,一群经费骗子,火箭根本没有那么高大尚,人家发射7千多颗卫星,顶得上之前所有国家发射卫星的合计了。

“按照材料的强度来说,高级的铝合金参数上确实可以,但是控制系统的参数怎么调整,我们可做不到用超凡傀儡犬,随时控制火箭的喷口调整姿势,得靠火箭自带的计算机来提前处理。”

张立乾院士看到子星的星芒1号火箭就计算出,铝合金外壳的可行性,使用最新的高强度铝合金完全可行,当然只能在下一次的火箭设计中使用了。

“您确定了火箭的造型设计后,剩下的就是模拟计算,发动机的喷口控制完全可以在运输舱分离后进行垂直返航,我们可以省略位置偏移和调整的过程,有效的计算发射窗口和角度!避免今天星芒1号火箭大角度调整箭体姿势的问题!”

一针见血,发射火箭的轨迹计算,完全可以精确到秒级,在输入对应的环境参数,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让分离式的火箭,尽量垂直的升空和降落完全没有问题,之前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大家习惯了,火箭是一次性工具,没有人提出要反复利用降低成本,因为一切都是国家买单。

个人很少能想到如此宏大的工程,未来也可以让私人公司自己包圆,发射的费用降到到原来的1成不到,各种便宜的设备都只要稳定性合格都可以成为航空器材,没必要追求高精尖的设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