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伪君子 > 第221章 美名

大明伪君子 第221章 美名

作者:张三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10:19:14 来源:小说旗

陈牧在振武卫只逗留了一夜,第二日便匆匆告别,赶回了静乐。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陈县尊没有第一时间回县衙,而是顶着满头银白出现在了灾区一线。

当初他承诺过,静乐不会饿死冻死一个灾民。

如今一番巡查,结果令他很是满意。

吴德昭这人做事的确有两把刷子,将赈灾之事做的井井有条。

哪怕这旬月来雪花就没怎么停过,整个灾区受灾的房屋也都修缮了一遍。

看着灾民们扛着“青天米”满脸笑容的回到修缮一新的房屋,陈牧由衷的感觉到欣慰。

“这要是在有人夹道欢呼,就更完美了”

要不说盼什么来什么,他一身官衣往那一站,很快就吸引了灾民的注意。

有眼尖的立刻认出了他,呼啦啦就围了过来纷纷叩拜。

陈牧连忙作揖回礼,找了个岁数最大的老者搀了起来,满脸的和煦笑容。

如沐春风一般。

“老人家快快起来,您今年高寿了?”

老者颤巍巍的站起来,激动的无以伦比,说话都带着颤音:“回,回青天,小老儿六十有八了”

陈牧诶呦一声,不由分说将对方背的米袋扛在肩头:“我祖父要在世,还比您小一岁呢,这米我给您送去”

“不敢不敢呐”

“没事,见到你老我就像见到祖父了,您老就让我尽尽孝心吧”

老者激动地眼泪横流,一路前方引路到了自家小院就喊开了:“二狗呀,二狗快出来”

话音未落就见里面拄着双拐挪出个身材壮硕的少年,一看就是早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少年开门一看,一群人哄哄而来,扛着米袋的居然穿着官衣,当场人都傻了。

“诶呀傻小子快磕头,这是你心心念念的陈青天啊,怎么还认不出来了!”

陈牧一听连忙摆手,心道:您要磕头我不拦着,您让我先把米袋放下呀。

“无需多礼,无需多礼,这雪太大我先把米给您老送进去”

“诶呦对对,小老儿我糊涂了”

老者连忙把陈牧引进屋,把米放到干燥处。

少年这时也反应过来,拄着双拐凑了过来就要给陈牧叩头:“青天大老爷,二狗子给您磕头了”

“不用不用”

陈牧赶紧上前一把将这孩子抱住,却讶然发现这孩子好像有些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老人家,你家这孙儿我怎么好像在哪见过似得?”

“见过见过”

老者满是沟壑的面庞上已经爬满了泪水,拍着小孙儿说道:“前些日大老爷以身堵大堤之时,二狗子就跟您下水来着”

陈牧闻言恍然大悟,他就说肯定在哪见过么。

不过很快便眉头一皱,看向二狗子的双腿,诧异道:“那他这腿也是那时候受伤的?”

“不是”

这要换心思复杂的,当场就应下了,可老者是个淳朴的农人,根本没这心思,立刻如实道:“是洪水来了,他为了救我,被房梁倒了砸的”

“真贤孙也”

陈牧由衷的感慨一句,当即拍板道:“老人家你放心,二狗子的伤官府治了”

“此等孝义的好孩子,本官不会亏待了他,明日县衙就送来银钱和药品,一定把孩子的腿给治好了”

“多谢青天大老爷啊”

“多谢青天大老爷啊”

这老爷子不由分说就跪了下去,不住的叩首,感激的提泪横流。

那二狗子更是直接趴在了地上,不住的以头抢地。

农家人失去了双腿,这辈子就完了,如今看了希望怎能不激动!

“快起来快起来,此乃本官分内之事”

陈牧又安抚了几句,这才在爷孙俩的泪眼注视下,带着人出了小院。

院外不出意外站了三人,都是一身青袍儒生打扮,见陈牧出来齐齐一礼。

陈牧面上不显,心中则有些欣喜,宣传队来了!

上下打量了几眼这几个书生,点点头疑惑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学子,怎会到灾区来?”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开口道:“禀县尊,在下太原周文星字应辰”

“太原黄宗稷,字伯农”

“太原陈允,字绍先”

“见过陈县尊”

陈牧闻言一愣,顺势抬手回礼道:“三位年纪轻轻居然已是举人功名,真人杰也”

本来陈牧这话夸人一点毛病没有,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不像你们回事。

三人同时脸色一红,周文星干咳一声道:“若论人杰,县尊当属第一,我等不过手下败将罢了,哪敢得此称呼”

这几位也参加了今年的恩科,可惜与孙桐一样名落孙山,对陈牧这个状元,自然有些提不起气来。

“哈哈哈哈”陈牧突然展颜一笑,拱拱手道:“一时侥幸罢了,我观三位气度不凡,眉宇间文气已成,想来两年后必然能一举夺魁”

谁都爱听好话,何况这还是新科状元的肯定,一时间三人对陈牧好感倍增。

陈牧又说了两句场面话,便开口问道:“此地乃是灾区,危险重重,如今又大雪纷飞,三位兄台为何回来此地?”

三人再次对视一眼,觉得此事也没什么好瞒着的,便你一言我一语把事说了出来。

陈牧一听顿时恍然大悟,不由得火撞顶梁门,暗恨道:李继芳呀李继芳,你真不是个东西!

原来这三人来静乐不为其他,就是憋着一股气过来找茬的!

今年太原被洪水淹了,百姓有怨言也没门路,只能憋着。

可这些士绅不同,纷纷找借口到知府衙门“问责”,当然这个问责更多的是悄悄出个气罢了。

堂堂太原知府,也不是这些举人惹得起的。

但是舆论这个东西很玄妙,他影响一种东西,叫做官声!

不止陈牧在乎名声,李纪芳同样如此,故此来了个祸水东引。

只要有人来人询问此事,他便把陈牧拒给粮食的事说一遍。

久而久之整个太原城的士绅对陈牧那是颇有看法。

狗屁的陈青天!

这三位平时就是那种热血青年,听了这事不由得也是满腹怨念。

聚起来一合计,便齐齐来到静乐,就想看看陈牧到底凭什么不给粮食!

陈牧听完他们所言,轻声笑道:“那三位兄台在灾区转了一圈,觉得如何?”

“对在下的处理还满意否?”

三人面色一阵尴尬,周文星率先一躬到底,请罪道:“我等在灾区走了三日,但见房屋修整一新,家家有米有粮,灾民无一冻伤饿死者”

“此全赖县尊救灾之功,我等由衷敬佩”

“在此特向县尊赔罪”

话音未落三人齐齐一拜,各个口称谢罪。

陈牧拱手还礼,满脸的感慨之色:“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岂可因虚名而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民为重仅仅三个字,却是陈牧毕生为官的信条”

这话说得三人羞愧不已,纷纷表示回到太原后,一定帮陈牧洗刷冤屈,还天下一个公道。

陈牧自然也投桃报李,对三人大加赞许,称为王佐之才,算是在士林中给他们个背书。

这三位举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回到太原把静乐的所见所闻逢人便说,一时间震惊了整个太原城。

李继芳的小心思不攻自破,徒做小人。

甚至还有意外的惊喜,其中文采最好的陈允陈绍先还赋诗一首,传唱开来。

汾河夜半决堤来,百里田庐化浪埃。

雪压残垣炊火断,袍沾泥印赈粮催。

肩扛癝米穿冰巷,手补毛檐避劫灰,

莫道书生无铁骨,万家生聚是碑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