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伪君子 > 第246章 郭桓

大明伪君子 第246章 郭桓

作者:张三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2 17:53:14 来源:小说旗

陈牧有信心守城,有信心能打赢,至今还安坐在静乐城中,很多人包括唐师爷都不理解。

你一个文官凭什么这么敢的?

甚至连太原的命令都置之不理?

要知道哪怕你有虎符,有圣旨,违抗军令也是不小的罪过。

谁给你的胆子?

唐师爷和杨仝等都明里暗里劝过不止一次,陈牧都含糊了过去,只是静静等待。

今天终于等来了他的底气,大侠萧铎给他带回了一个人。

老人身量极高,胡须花白,脸色古铜,哪怕一身兽皮形如野人,依旧身躯挺拔如松,龙行虎步间满满的凶悍之气。

“你姓陈,是墨三的孙子?”

陈牧紧赶几步一躬到底,对着老者大礼参拜:“晚辈陈牧拜见郭总戎”

“老夫问你话,可听清了?”

老头二目如电,死死的盯着陈牧,一张国子脸上耷拉着,根本看不出喜怒。

陈牧一咧嘴,心道:这老人家远离朝堂十余年,居然还是如爷爷说的一样死犟,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是,祖父陈如海,化为金墨三,曾在大同与您老相识”

“不是相识,是相交莫逆!”

郭桓突然哈哈大笑,抬手把陈牧肩头拍的砰砰响,脸上浮现一抹惋惜之色:“挺好个孩子,怎么混到文官堆里去了,可惜了”

陈牧尴尬一笑,这话他可没法接。

当然郭桓也就是出于习惯感慨一句,立刻将话引入正题。

“如今的局势路上萧小兄弟和我说了,你打算请我出山拒敌,此事老夫没意见,能再次为朝廷效力,我这把老骨头就是扬了都行”

“可先帝当年曾亲口说出过永不叙用,虽然此话并未载入文书,毕竟还是有的,而且你是墨三的孙子又能找到老夫头上,应该知晓当年一些内情,启用老夫你会有天大的麻烦”

郭桓当年之所以获罪,全因蒙入侵以及最后徐志和战死之事,若非他多年官没算白做,有些积蓄和人脉用以疏通,否则早就被除了。

当然若非他隐居深山,又再无起付可能,以及有些别的原因,也早就与其他知情人一般被除了。

如今陈牧想用他打蒙古鞑子,老头乐不得如此。

可话要说明白,否则难免给这故人之后留下麻烦。

陈牧当然知道这些事,找老头出山自然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这老将军可有大用。

陈牧凑到郭桓耳边,压低声音道:“郭帅,如今情势大变,太后已经驾崩,皇商薛明宗已经被我押入狱中,武安长公主已重归京城”

“有陛下在,当年之事翻案也许很难,但是您老复出的阻碍已经不存在了”

郭桓眼中精光爆闪,直勾勾的盯着陈牧,喃喃道:“竟会如此?老夫真的看到这一天了?”

“自古邪不胜正,哪有不散的云”

陈牧再次一躬到底,恳求道:“还请您老出山相助,平定此次大乱,”

“哈哈哈哈,好好好”

....

郭桓如今没有官身,自然做不得大帅,不过陈牧岂是那种不知变通之人,立刻安排个幕僚的身份。

当日便将其引荐给了所有军官,夜不收统领高宁当时跪在地上就哭开了。

“郭帅呀,卑职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见您老,高宁给您叩头了”

郭桓将高宁搀扶起来,拍了拍肩头感慨道:“老夫离开时,你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都做上统领了”

高宁泪流满面,又哭又笑:“当年要不是您老在战场上把卑职从死人堆里拉出来.....”

“闭嘴”

郭桓脸色一沉,怒喝道:“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卑职遵命”

这老头话真好使!

刚才还哭的稀里哗啦的高宁,楞是眼珠一瞪把眼泪给咽了回去,身子站的笔直。

其他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有听过的也有没听过的,纷纷交头接耳,打听这老头是谁?

最后打听清楚,大伙也都知道了陈牧的底气来源。

原来有十二年前的大同总兵官坐镇,怪不得这官儿胆子这么大!

陈牧一直没说话,等这帮人交头接耳议论结束,这才正式给所有人介绍。

“郭帅此次出山,担任本官幕僚一职,为的就是报效朝廷,平叛退敌”

“其所言皆为军令,诸位可有异议?”

有异议的是傻子!

相比于陈牧可能的瞎指挥,这位多年边军宿将更值得大家信赖。

“没问题”

“愿意听郭帅的”

“对,我等愿意听命”

“……”

一见众人毫无异议,陈牧也放下了心,将县衙公案旁放了把太师椅,是为幕僚的专座,开始议事。

有些事不服不行,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去做。

别看离开朝廷十余年,郭桓对军队还是了如指掌,问清如今各部军力以及补给后,当即便啪啪啪给出一连串的建议。

陈牧自然照单全收,充当一个人形拍板机,总共就三句话。

“好”

“不错”

“就这么办”

待议事结束陈牧复盘一番,不由得拍案叫绝,赞叹连连。

“郭帅真乃军神也”

郭桓笑着摆摆手,目光却有些深沉道:“今日听了战报,老夫怎么觉得吉王造反这事,处处透着诡异”

陈牧心中一动,立刻请教:“郭帅何出此言?”

“历来造反无不讲究的厚积薄发,准备充足再动手,此其一也”

“二来但凡造反,无不要拿下本省中枢为重,不光因为那里是全省的中枢,也有着武库和钱粮”

“三来,无论何人造反,都有个落脚地也就是根据地,可按情报来说,吉王叛军几乎是放弃的析州城倾巢而出,这又是不合理之地,难道想当流寇不成?”

陈牧吧嗒吧嗒嘴,越品越有味,代入一下也觉得十分违和。

不过眼下这事想不通就先不想了,陈牧还是谈起即将到来的大战。

“郭帅,您觉得若在静乐城下爆发大战,我等胜算几成?”

“几成?”

郭桓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任何战事胜负都在五五之数,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做准备,应对各种变化,几成胜算是你们文人爱计较的事”

“尤其是后勤粮草器械守城器具等等,此重中之重,你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粮食是要派专人看守,不能出现一点闪失”

“否则城内这些人吃饭都成问题,还怎么守城?还怎么反击?”

陈牧就这点好,从善如流,该听的意见他是真听。

立刻派人持弓弩保护好粮仓,还特意定了个暗记,交给值守的军官。

要不有些时候不信命都不行,就在陈牧特意加派人手保护好粮仓的当夜,就有十几名高来高去的黑衣人进城想要焚粮。

结果自然极惨,任你武功再高也怕寸铁,生生被射成了刺猬。

得知消息的陈牧暗呼侥幸,对郭桓更加信服,基本可以说以师礼待之。

郭桓也没藏私,将行军打仗之事可以说倾囊相授,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陈牧这脑子也是真好,军事水平肉眼可见的蹭蹭往上涨。

陈牧也是入了门才知道,原来行军打仗可不是三十六计,什么孙子兵法那么简单,是一门复杂到极点的学问。

就拿守城来说,一次上城多少军士,手持什么武器,什么时候放滚木,什么时候撒金汁都是学问。

如果没人教,陈牧这辈子也不明白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道道。

在文人的世界里,战争是浪漫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派潇洒风流。

实际上战争是极为枯燥乏味血腥的,很多后世看来完美的妙策,都建立在很多细微之处的叠加之上。

譬如世人都知道霍骠骑纵横漠南漠北无人能敌,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从未如李广一般迷失方向,乃是因为在军中有着大量熟悉地形的匈奴人存在。

这些匈奴人既是向导也是斥候,更是霍去病横扫草原的底气所在。

打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方方面面汇总的结果。

更是细微之处见真章!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此言不虚也。

陈牧越学越觉得有趣,甚至有些痴迷起来,如果一直这么下去,陈牧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兵法大家。

可惜吉王不给他这个时间。

景运四年十二月二十五,吉王号称三十万的叛军兵临静乐城下.

一个被他坑惨的老人,亲自找他报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