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稗宋反骨仔 > 第242章 兴以君恩亡亦然

稗宋反骨仔 第242章 兴以君恩亡亦然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50 来源:小说旗

范希文本意就是要满足自己的恶趣味,在魏忠义面前装一把大的。

“我已命人联络皇城司,走点关系掏了庸官的老底。”

“可是官官相护,仅凭空口白牙,也能扳倒他们?”

魏忠义知道范希文背后是官家,但官家乃天下第一人,不可能只听一人之言。

否则朝堂上早就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范希文眨了眨眼。

“我在之前关押你的院子里,找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凉风吹过,带着一丝黄河独特的腥味,令魏忠义想起小时候钓鳖的经历来。

王八最是好吃,只需要一点食物便会上钩,但力气很大,必须要用网才能捉上岸。

此刻的范希文,似乎已经有了捉憋的网,只等绳索绷直,便下网捞取。

范希文再抛了一个惊雷。

“今天临黑之际,就在那院门口,曾国江欲强邀赵元奴唱曲,恰好李师师也在。”

李师师?!

她怎么会和赵元奴一起,出现在那院子门口?

等下!

曾国江竟然胆大到冒犯李师师吗?

魏忠义不信曾国江能有这么傻。

“不可能吧?曾国江与他那两个弟弟,都是混迹汴京多年的人,断然不会碰李师师的,就是赵元奴他们也必须掂量。”

范希文忽然嘿然笑出声。

“无人小巷,他们只识得赵元奴名声,又不识赵元奴与李师师本人,酒壮怂人胆。”

这画面具体了,借酒发疯,在无人小巷为难着名艺伎,换任何一个胆大点的,估计也能做得出来。

至于后果,还得看受害者本人愿不愿意说出来。

本是献唱一曲,或者真说了出来,就变成睡了一觉。

那时候,赵元奴名声怕是要一落千丈,谁还能为其出面?

但若是真睡了,赵元奴气愤之下或许会乱出拳,也不声张。

仅凭才貌取悦某位大人物,反倒会让曾家三兄弟吃不了兜着走。

“我这脑袋,终究是不够用啊~”

魏忠义叹了一声。

怪不得曾国江能将他玩得团团转,单是这一手权衡利弊的本事,就能甩魏忠义三条街。

叶峰与三娘这两个最佳人选不在汴京,范希文找到了高胡。

让他托人办事,把李师师受扰之事捅到官家面前。

高胡疑惑问队员簸箕。

“先生怎么也关心起这些来了?还让我不要亲自去办。”

簸箕又不是范希文肚里的蛔虫,只把话带到即可。

“不知,先生的智慧,我不敢揣测。”

赵构却不知什么时候出了门来,把过程听得清楚。

正有一丝高兴,李师师那狐狸精终于遭了报应。

但听到范希文要快速上报此事,不免多想了一阵。

难道范兄要讨好李师师?炭黑公司份子已定,讨好她作甚?

“唉~我与你同去范宅,找他问个明白!”

簸箕连忙作揖。

“殿下,先生说了,唯有你全程不可参与,也不可出头。”

赵构眉头竖起,范希文这厮,越来越不把康王放在眼里了。

片刻又恢复了正常。

“罢了,我回去休息,反正他从来也没尊重过我,除了第一次在芙蓉苑。”

汴京正中靠南的宫苑,这里是历代帝王的“私宅”,真正的皇城。

如今属于赵佶。

“勤勉”的官家难得有闲心放下艺术的笔墨,亲自伏案批阅奏章。

一人辛劳,十人伺候。

尤其摇扇的宦官,至多盏茶时间就得一换。

因为天气热会出汗,会辱了圣驾。

两位大宦官分侍赵佶左右,端茶递枣,笑意不绝。

“梁师成,你与王黼于社稷有大功,张觉竟然能与辽、金屡战,绝对堪比郭药师之利器。”

瘦弱的宦官,正是继大宦官杨戬之后的太尉,梁师成。

“陛下慧眼如炬,可惜朝中还有反对之声。”

赵佶再翻开一奏本,随意看了两眼,直接扔到一角。

“朝堂诸公也有各自考量,一件事有各种异议,证明大家都在关注,是好事,只要不过分。”

嘴上虽然如此说,但赵佶也认为那些反对的人,实在是鼠目寸光。

招降张觉,于国只有好处,乃他消己长的应敌之策,某些尸位素餐的东西,太不识趣。

就是官家亲自下旨后,还有人拿出来说事。

“记得太学学正秦桧也有上疏,言辞之激烈,就差没把我的圣旨一一驳斥?!”

梁师成躬身,组织语言想对这位古板的学正用些猛料。

“罢了,我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一个学究,酸腐几句,难道我还要为他而大发雷霆不成?”

赵构自认为是个有胸怀的帝王,说这话更是为了彰显这一优点。

“官家气度直超三皇,能纳天下。”

胖胖的宦官恭维道。

这位是当今大内总管,李彦,也是大宦官杨戬死后的继任者。

他与梁师成二人珠联璧合,在赵佶身边谄媚妄言,深得官家恩宠,就连宫里的贵人也要看他二人脸色。

“气度胸怀?”

赵佶哼了一声,又换上了无奈的神情。

“我也不过是朝堂那些人的出气筒而已。”

他倒是有心废除“与士大夫共治”的祖制,可惜没那本事。

也是有了眼前二人这般的臂助,官家才能与朝堂对坐说话。

“还是蔡太师在时更轻松一些。”

蔡京是他亲自命蔡京辞官休退的,如今最怀念蔡京的也是他。

二位宦官不敢接话,这是一个坑,稍不注意便会触了龙鳞。

当今太宰王黼与蔡京有些政见不一,且王黼才因李良嗣所献“联金灭燕”之计而得圣眷,不敢过分得罪。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良嗣也是辽国旧臣,归附后得童贯赐名李良嗣,又蒙官家亲赐赵氏。

但他居然对张觉归附一事抱有抗拒之心,直言有悖宋金协定,于国不妥。

已经引起不少人不满,包括当下殿中的三位。

殿外有小宦官身影晃了晃,李彦告罪移步去门外听了一阵,带着古怪的表情回来。

“何事?”

李彦低头启奏。

“下面来报,今日临晚时分,师师姑娘受了惊扰。”

“何等惊扰?”

李彦头更低了。

“有胆大妄为者,欲强拉师师姑娘和赵元奴唱曲。”

赵佶笑出声来。

“那她定是被吓坏了,待我去瞧瞧。”

转头却阴鸷地对梁师成吩咐起来。

“李良嗣诋毁国策,目无君国,命人罢官削阶,流放郴州!”

兴以君恩,亡亦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