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上,观音道场。
玉龙三太子冲着守山的黑熊使了一个眼神,黑熊就放了龙三太子进入了珞珈山内。
会客大厅外,龙女已经在等着了。
“玉龙三太子,菩萨已经等了多时了,请随我来。”
龙三太子跟着龙女一路转折,来到了一处阁楼。
这阁楼建在珞珈山最高处,从阁楼上往下看,能看到整片珞珈山以及山下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玉龙三太子在阁楼门前候着,龙女已经走了进去,去告知菩萨玉龙三太子求见。
三太子不过等了半盏茶的时间,龙女就走了出来请他入内。
三太子跟着龙女走进了阁楼,只见内里装潢华贵非常,薄如蝉翼的月影纱做的帷幔从阁楼顶上垂了下来,被风吹的微微飘荡。
四周全是用紫竹打造的家具,有一个柜子特别吸引人的眼球,只见通体镂空,上面全是一个个大小相同的格子,上面摆满了形形色色的瓶子。
三太子匆忙瞥了一眼,便不敢再去细看。他跟着龙女上了顶楼,入眼便看见那观音菩萨坐在莲台上,手里捧着瓷瓶,瓷瓶里插着杨柳枝。
眉目低垂,宝相庄严,让人望之生畏。
他都不知道自己当年,怎么敢和这样的人做交易。可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了,就没有办法轻易结束,或许他连拒绝都不能够,人家要用他,那是抬举他。
也得亏当年自己够狂妄,若是直接拒绝了人家,怕是要给自己吃罚酒。山芋再烫也得接着,他如今就在接着。
“拜见观音菩萨!”玉龙三太子双手合十,行了一个标准的佛家礼仪。
他没有他那些师兄们的背景和能耐,是断然不敢在观音菩萨面前失了礼仪的。
座上的观音垂首冷冷的看着他,眼前人背地里做的那些小动作她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事有轻重缓急,无伤大雅的事情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圣君背后站着的人谁不知道呢?退一步就退一步。
所幸他还是知道应该听谁的话的,这次也多亏他提醒,否则又要被文殊菩萨抢了先机。
“这次的事,多亏三太子。”观音菩萨说了这一句话就停住了,只因为那三太子直接抬起了头,她还未叫他起身,他便擅自抬起了头。
观音菩萨的目光一瞬间冷冽了起来,三太子似乎是感觉到了菩萨情绪的变化,匆匆的又垂下了头。
菩萨见状这才收敛了周身冷肃气息,开口道:“三太子无须多礼,起身落座吧。”
玉龙三太子闻言才直起了弯下的腰,坐到了一旁的凳子上。
“三太子你且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菩萨问的随意,她早就在玉龙三太子前往珞珈山时,就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具体的情节比三太子知道的还要详细。
她就是想听听,龙三太子口中的事情是什么样的。
只见座下的三太子先是起身,对着菩萨又行了一礼,这才开口回话。
“观音菩萨,您是知道的,我们一行人长驻长安城,但是庙宇道场里的具体事情,一直都是由佛老派来的亲信在处理的。
我们师徒五人就是一个挂名菩萨,名不副实罢了。我们日常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亲自去做,成日里游手好闲。
弟子更是如此。
长安城内弟子已经转遍了,只好走向城郊了。
那时却发现一件奇事,有一个地方,水神每次布雨时,都特意避开了那里。偶尔为之倒也罢了,可这种情况却持续了一个多月。
弟子就特意留意了一下,这才发现那地方的水神和文殊菩萨私底下走的特别近。
那水神手边有一个副手,做那水神的属下已经很多年了,弟子就私下里召见了他。
为了从他口中套话,弟子舍出去了很多东西呢!”说到这里的时候玉龙三太子语气不由得哀怨。
“菩萨你可得补给我,我这都是为您做事!那副手偷偷告诉弟子,说是文殊菩萨特意交代了这地方的水神,徒留那个地方不要降水,就要那个地方干旱,就要让那地方歉收,最好死上一批人。
弟子看着情况不对,以为那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又去看了,这才知道,那地方只不过是个寻常村庄,里面的人全都信奉观音菩萨。
有什么头疼脑热,婚丧嫁娶,都会给您奉上花红表里。
这次干旱也是一样的,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您。”
可是她正好被如来叫去了灵山,灵山上时间的流速和凡间不同,恐怕等她回转,这人间人王就要易主了。
还好这三太子也算机敏,找了她家的龙女,龙女和她之间有专门的沟通法门,可以千里传音。
布雨她南海观音又如何不会呢?她一念兴起,南海里的水就连夜落在了那方土地的上空。
“龙三太子你做的不错,你的付出,本座都看在眼里,你舍出去的东西,本座自会补偿你。
你去帮本座再去做一件事,联系那水神的副手,问他一句,想不想成为新的水神?
只要他肯画个压,本座保他官运亨通。”
龙三太子听出了菩萨话语里的杀意,他不由的有些瑟缩。
他想回答她“是”,可无论如何都开不了口,他本来就不是良善之辈,可这一刻,他直面了对方的暴力,却有些接受不能。
对方太强大,杀伐之心又过于重,他有些怕,万一她若是失控了,会不会,会不会……不会!不会!
他和她有什么交集呢?
“玉龙三太子,你是如来亲自封的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本座让你为本座办事,你可心甘情愿?”
瞧菩萨这话问的?谁会心甘情愿给别人当垫脚石,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当初且不论她从断头台上救下了他,单单说那项下明珠,他就想要的快要发疯了。
后来,他收了原本就是他的珠子,因着他父亲的交代,上了观音菩萨的船,自此就有些下不来了。
“菩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弟子至今还记得菩萨当年搭救之情。
日日都不敢忘怀。
如今这些事,也不过举手之劳,菩萨的恩德,弟子永远都还不完。”
玉龙三太子说着违心的话,却在菩萨脸上看见了久违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