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19、被迫键政

我在俄国当文豪 19、被迫键政

作者:卡拉马佐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6 14:2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书店附近和咖啡馆内的年轻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万卡》和《苦恼》这两篇小说,以及米哈伊尔这位横空出世的神秘作者的时候,米哈伊尔正在自己的沙发上裹着毯子睡着大觉,旁边的书桌上,则是放着一张又一张的手写稿纸。

在稿费发来之前,米哈伊尔这些天一直在尽量减少自己的活动,毕竟只要不动,身体就更能抗饿一些。

因此除了去蹭蹭德米的饭以外,米哈伊尔这些天索性就是当起了宅男,然后继续着自己当下的大业。

但不出意料的话,接下来是要忙上一阵了,毕竟等文章发出来后,终于得闲的别林斯基自然也是要把米哈伊尔介绍进他们的圈子,到时候估计免不了一番交际。

而就当米哈伊尔还沉浸在梦乡里的时候,敲门声突然响起,敲了一阵后,米哈伊尔才终于睁开眼睛,然后打着哈欠去开门。

“早上好米哈伊尔。”手上拿着什么东西的老女仆娜斯塔西娅打量了一下睡眼惺忪的米哈伊尔,便继续说道:“你睡觉的做派简直跟个贵族老爷一样,东西早上就来了,但现在已经快中午了,午餐马上开始,所以我干脆就敲门来找你了。”

实话实说,米哈伊尔这个睡觉的做派娜斯塔西娅是真的很少见到过,在当下的圣彼得堡,一位普通的市民想要养活自己跟家里的一大家子,一天忙到晚都未必能够过得不错,更何况是躺在家里睡大觉呢?

像他这样被雇来的女仆,早上四五点就起来干活那都是常态。

但想想对方大学生的身份,娜斯塔西娅似乎又有点理解了………

而听到娜斯塔西娅的话,米哈伊尔先是一愣,反应了一下后才打了个哈哈道:“我就当你是在夸我吧,谢了,亲爱的娜斯塔西娅。”

好像也对,想想如今这年头大部分资本国家的工人的平均工时,米哈伊尔突然觉得,嗯,996又怎么不算是一种福报呢?

我宣布它在这年头真的略胜一筹………

另外算算时间,德国的那个大胡子估计也快要提出自己的宣言了。

脑中闪过这些想法的同时,米哈伊尔伸手将娜斯塔西娅递过来的包裹接了过来,掂量掂量它的重量以及厚度,米哈伊尔心里面就有数了,应该就是样刊寄过来了。

“是别人寄给你的书吗?厚厚一本。”不等米哈伊尔拆开,话向来很多的老女仆娜斯塔西娅就开口问道:“这样一本书可不便宜。”

毫无疑问,尽管此时此刻印刷工艺已经传进了俄国,但是对于大多数俄国民众来说,书都算是一种奢侈品,再就是他们确实也不识字。

“算是吧。”想到这位老女仆的大嘴巴,米哈伊尔索性是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含糊了一句道:“我等下就去用餐,你先去吧娜斯塔西娅。”

“好吧。”似乎有点遗憾的老女仆告辞离去。

送走娜斯塔西娅后,米哈伊尔这才拆开了包裹,然后就饶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一时期的杂志。

纸张的质量有点糟糕,但确实很厚,能够在上面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而米哈伊尔在简单看了一下《万卡》和《苦恼》这两篇小说印的怎么样的同时,也是很快就翻到了放在后面的别林斯基的评论。

认真地看了看后,米哈伊尔的嘴角就忍不住抽了抽,脸也微微有点发绿。

至于为何如此,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如今俄国的评论家们都是怎么进行自己的评论了。

简而言之,这些评论家们喜欢在评论别人文章的同时,传达自己对于社会现实、政治制度、艺术理念以及文化等等等等方面的看法。

举个例子的话,就像是如今的果戈理,尽管果戈理后期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但其实就性格而言,果戈理温和、善良,对自己的祖国甚至说沙皇都怀着较为浓厚的感情。

他早期轰动文坛的杰作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也是主打一个俄国乡村的梦幻、甜蜜。

就算后来写作发生了转向,但是果戈理一直坚持认为自己的这些作品都是善意的,即通过“笑”来矫正社会,为他心爱的俄罗斯提供某种帮助。

但是在《死魂灵》发表之后,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民主派批评便不断地重申《死魂灵》对现实的批判意义,不断强调《死魂灵》及其作者对现存秩序所持的敌对立场。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向来谨小慎微甚至有点瞻前顾后、胆怯畏缩的果戈理就真的有点被吓到了,以至于他在写《死魂灵》第二部的时候,想要正面地描写俄罗斯和俄国人。

但这种正面的、肯定的文章向来难写,尤其是当现实**裸地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到底要多眼瞎的人才会选择视而不见?

所以即便是果戈理这样伟大的作家,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依然节节败退,迟迟写不完《死魂灵》的第二部。

总之,果戈理从性格方面来说绝不是斗士,但是他的作品无疑又体现出了这种倾向。

而评论家们为了能对社会有所助益,在解读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自己个人的倾向与热情,但问题就在于,评论家们猛猛键政,键到最后,大众是真的认为作者本人也对现实具有强烈的不满。

这种矛盾与分歧也成了后来别林斯基与果戈理决裂的根源。

这种事情当然也不是孤例,像后来我们的屠格涅夫屠哥,也是被一位评论家的文章给吓屁了,还由此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当然,这个姑且放后面再谈,毕竟米哈伊尔离跟屠格涅夫屠哥见面的日子估计也马上就要到来了。

说回现在,别林斯基的评论文章大体上来说没什么毛病,真的是把米哈伊尔在往天才的那个方向在捧。

但是话又说回来,以别林斯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再加上米哈伊尔这两篇小说当中鲜明的下层民众立场,这位杰出的评论家自然也是一个不留神,就开始键起来了………

米哈伊尔暂时是真不想键政,毕竟这年头敢键政是个什么下场,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但是架不住已经有人替他键起来了………

不过该说不说,别林斯基键归键,评论文章写得那是真的好。

放在后世,评论家们的好多文章人话都不给你说了,更别说跟你谈什么社会现实、针砭时弊以及为更多的人发声了。

只能说,经费一停他们很多人就老实了………

看着看着,米哈伊尔突然觉得别林斯基写得似乎挺对的………

呸!

这思想也太危险了………

认真看了一会儿,米哈伊尔姑且就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就拿着手上的杂志准备下去吃饭。

算了,键就键吧,暂时肯定是没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