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68、夜半时分

我在俄国当文豪 68、夜半时分

作者:卡拉马佐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08:48: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事先没有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当格里戈罗维奇终于找到涅克拉索夫和米哈伊尔的时候,时间其实已经不早了。

见此情形,涅克拉索夫本来是准备先放着,等到其它更加空闲的时间再慢慢看,但是不知为何,米哈伊尔似乎对这位新人的稿子很是看重,竟然连帕纳耶夫家的晚饭都不吃了,而是拉着他专门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看一看这篇中篇小说。

奇怪,这根本就不像是米哈伊尔..........

尽管有些怀疑可能是有什么魔鬼上了米哈伊尔的身,但难得见米哈伊尔这么热心,涅克拉索夫终究还是认真了许多,准备好好看看这篇中篇小说。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涅克拉索夫并不能说写出了很优秀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很精确的文学眼光,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出版商的重要因素。

不过稿子只有一份,要看的话只能是由一个人先看第一页,然后一页一页地传给后面的人。

先看的人自然就是米哈伊尔,对此涅克拉索夫并不着急,认识这么久了,他现在一点也不怀疑米哈伊尔的阅读速度以及惊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涅克拉索夫非常清楚,尽管米哈伊尔整天看似除了吃饭以外就无所事事,但实际上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学习各种东西,有时是语言,有时是某种时髦的思想,有时是宗教,有时又是对社会的调研和观察,并且每一样都做的相当不错。

这就很难得了,毕竟像是别林斯基,尽管在文学评论这一块有着很多评论家都未曾拥有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但他在法语这一块确实没什么天分,学习了好久都还未成功。

而正因为不能说上一口地道的法国话,别林斯基在有些人那里确实受到了不少非议。

那么说回正题,不出涅克拉索夫所料,没过多久,米哈伊尔就将第一页给传了过来,而从米哈伊尔脸上的神情来看的话,他似乎觉得这篇小说看起来还不错?

想到这里,涅克拉索夫就认真地看了起来。

《穷人》..........

当涅克拉索夫的神情渐渐发生变化时,尽管米哈伊尔早就对这篇小说烂熟于心,但如今通过手稿再看上一遍,既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惊奇感,同时又因为这篇小说有了不少的感触。

《穷人》这篇小说的情节不算复杂,通篇由几十封信件组成,通过这一封封充满了生动的心理描写的信件,来讲述了处境艰难的末等文官马尔卡与孤女瓦莲卡那不知道是不是爱情的爱情故事。

尽管他们都处境艰难,时时刻刻面对着环境的摧残与别人的折辱,但内心备受煎熬的他们还是在尝试着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抵御这个残酷病态的社会对人的心灵的侵蚀,去相互温暖,去试着共同走出当下的困境。

但他们最终还是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失败。

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来展现出外在的残酷病态的现实对人的侵蚀和摧残,这正是老陀小说的一大特点。

理解了这一点,大概也就能理解老陀的那句:

“人们称呼我为心理学家是错误的,我不过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我所描绘的不过是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

当然,如今的老陀估计还尚未形成完整且严谨的创作理念,那么问题就来了,他又是怎么写出这样的小说的?

毫不夸张地说,有的作家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非常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完成一部说得过去的作品,但有的作家,光是跟着感觉走就能让他们写出被后人记住的作品了..........

妈的挂逼!

米哈伊尔在心中暗暗骂了这么一句,但转念一想,他好像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挂逼,哦,那没事了.........

咳咳.........

..........

事实上,如今这一时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有些方面表现得确实像个毛头小子。

就像他明知道自己的小说在今天基本上是不可能得到回复了,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期待了起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一点点侵蚀了圣彼得堡,也逐渐侵蚀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颗焦躁不安的心。

当夜晚彻底来临,这位神经敏感的青年莫名地被一种忧郁的心情所笼罩,长吁短叹了一会儿,他终究还是熄灭了自己的灯,来到自己的床上躺了下来。

尽管脑袋里面藏了很多事情,一个又一个想法也从他那敏感的神经掠过,但随着夜色越来越深沉,他终究还是要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

而就在这时,开门的声音突然响起,接着就是几个人有些杂乱的脚步声。

这些声音一下子就惊醒了这个还未熟睡过去的金发青年,只是还不等他感到烦躁,想到了某种可能的他突然就呆了好一会儿,等到终于回过神后,这位青年便匆匆起身点燃了自己屋子里的蜡烛。

随着蜡烛昏红色的光芒亮起,敲门声也随之传来。

这声音并不大,但却让金发青年的心脏一阵狂跳。

等到他一步一步走过去将门打开的时候,顿时就有两个人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地就拉住了他,略带克制地喊道:“又一个米哈伊尔!”

尽管这是这位青年做梦都想听到的赞扬,但此时此刻,他已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理会自己的好友与另外一位并不认识的男人,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站在屋外的黑暗中的那个人。

那个人似乎是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于是他便缓缓走了进来。

随着他的动作,金发青年十分清楚地看到,他手中昏红色的烛光正一点一点在那个被黑暗笼罩的身影身上攀爬,直至烛光彻底照亮了这个人影,直至烛光映出了这个人那轻盈却又庄重的神情,直至烛光在这个人深邃的黑眼睛里摇曳。

金发青年就这么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露出了充满神秘意味的复杂难明的微笑,看着他伸出了自己的手并开口说道:

“米哈伊尔,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

似乎是被这遥远的声音给惊醒了一般,金发青年伸出了自己略微有些颤抖的手,然后张开自己微微颤抖的嘴唇,回应道: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