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零六)

方言大赛的趣事

在安城师范学校,来自各县区的学生方言各不相同,简直是一场方言盛会。学校虽然大力推广普通话,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将面对农村学生和家长,掌握方言成了安城师范学校学生的必备技能。为此,学校决定举办一次方言大赛,检验学生对方言的了解程度。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预选赛,一年级各班选手都在精心准备。林小华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翻阅资料,希望在比赛前找到更多方言词汇。恰好,刘慧慧吃完饭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慧慧,你看这个!”林小华从书架后探出头,手里举着一本泛黄的方言词典,“这里记载了我们县‘喝水’的发音是‘fei’,跟你们县完全不一样呢!”

刘慧慧抬起头,阳光从图书馆的玻璃窗斜斜洒进来,在她面前的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方言词汇,有的还细心地标注了音调。

“是啊,”刘慧慧轻声说,“我们县读‘shei’,隔壁县读‘sei’,光是‘水’这个字就有这么多读法。”

她翻开笔记本最新的一页,“你看,这是我昨天收集的,光是‘吃饭’这个词,就有‘食饭’‘恰饭’‘食糜’好几种说法,是不是很有趣?”

“我们市里各县区的人祖上都是从湖南、广东、江西等地搬来的,方言种类自然很多,不同姓的人就算住在同一个地方,方言也有不同。”林小华指着一段文字说。

林小华凑过去看刘慧慧,她的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这种装扮改变了刘慧慧以往大大咧咧的性格,显得特别温柔。图书馆里很安静,只能听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远处操场上传来的隐约喧闹。

“明天就要比赛了,”林小华突然压低声音,“我好紧张啊。听说这次比赛要考方言词汇互译,还要考方言对话,最后还要用方言讲故事。”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我只会我们县的方言,其他县的都听不懂。”

刘慧慧放下笔,认真地看着她:“别担心,我教你。我这几个月跑了好多县区,收集了不少方言词汇。”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你看,我记录了很多方言对话。”

看着刘慧慧笔记本上琳琅满目的方言词汇,林小华忍不住尝试读起来,很多读音都非常有趣。林小华读得入神,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慧慧,你真厉害!”林小华由衷地说,“难怪学校里的这么多种方言你都能听得懂,原来你下了这么大功夫,真是太细心了!”

刘慧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觉得方言很有意思。每个地方的方言都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当地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第二天,方言比赛在学校礼堂举行。礼堂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刘慧慧坐在选手席上,感觉手心有些发潮。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看到林小华正朝她挥手。

“第一轮比赛开始!”主持人宣布,“请选手根据主持人读的普通话词汇,说出对应的方言词汇,每个词语只报三遍。”

当主持人报出“太阳”两个字。刘慧慧立刻按下抢答器:“日头!”她清晰地回答。

“正确!加10分!”主持人点头,“下一题:‘下雨’。”

“落水!”刘慧慧赶紧抢答。

“正确!再加10分!下一题:‘吃饭’。”

“食糜!”十几个词汇之后,林小华终于抢到了一个,原来这是刘慧慧教会她的。

“正确!加10分!”随着主持人肯定回复,林小华终于打破了得分荒。

看到林小华终于得分了,刘慧慧对她比了一个大拇指。随着比赛继续进行,台下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刘慧慧注意到林小华也在使劲鼓掌,为自己的精彩表现喝彩。

第二轮是方言对话。刘慧慧抽到的题目是用临县的方言与评委对话。她闭上眼睛,回忆起在临县采风时的情景。

“老师好,”她用白荷县特有的软糯口音说,“今儿个天气蛮好,额想去街上逛哈。”

评委老师露出惊讶的表情:“你的白荷县话说得很地道啊!连语气词都把握得很准。”

最后一轮是方言故事讲述。刘慧慧站在舞台中央,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她清了清嗓子,用家乡话讲起了小时候奶奶给她讲的民间故事。

“从前啊,有个叫阿福的后生......”她的声音时而轻柔,时而激昂,将故事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有时还加入其他县的方言词汇。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她用方言编织的故事里。

比赛结束,刘慧慧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一等奖。当主持人宣布结果时,她看到林小华在台下跳了起来,比自己得奖还要高兴。

“慧慧,恭喜你!”林小华冲上来握住她的手,“你讲得太好了,你居然能用几个县的方言讲故事,真的太厉害了!”林小华忍不住赞叹。

刘慧慧拍拍她的背:“谢谢你一直鼓励我。走,我请你吃饭,用奖金!”

两人来到学校后门的小饭馆。刘慧慧点了林小华最爱吃的红烧肉,又点了几个家乡菜。

“来,尝尝这个,”刘慧慧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林小华碗里,“我记得你说过最喜欢吃这个。”

林小华眼眶有些红:“慧慧,你真好。其实我今天比赛表现不好,初赛阶段就出局了。但是看你比赛,我一点都不难过,反而特别为你骄傲。”

“别这么说,”刘慧慧又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你知道吗?我收集方言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听不懂当地人说话,有时候被人当成骗子。但是每次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你说过的话。”

“我说过什么?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林小华疑惑地问。

“你说方言是文化的根,是乡愁的寄托。只不过你做播音员久了,方言也就忘记了。”刘慧慧笑着说,“所以我才一直坚持下来。今天的奖杯,有你的一半。”

林小华愣住了,随即噗嗤一声笑了:“你呀,总是这么会说话。”她夹起一块排骨放进刘慧慧碗里,“来,你也多吃点,今天辛苦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比赛中的趣事,聊着各自家乡的方言特色。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桌上,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对了,”林小华突然说,“下学期我要去你们县实习,你可得教我你们县的方言。”

“没问题!”刘慧慧爽快地答应,“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情啊?有这么神秘吗?快说说看!”林小华好奇地问。

“以后不管去哪里教书,都要把当地的方言学好。”刘慧慧认真地说,“因为只有听懂方言,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和家长的心里。”

林小华郑重地点头:“我答应你。我们一起努力,把方言的魅力传承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