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一百七十八)

孙少林策划美食节

八月的西江镇热浪滚滚。孙少林站在餐馆门口,抹了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望着镇上其他餐馆和夜市摊稀稀拉拉的顾客,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

\"老板,今天又满座了!\"服务员小张兴冲冲地跑过来报告。

孙少林点点头,却没有多少喜色。自从当选为镇餐饮协会主席,他肩上的担子就重了许多。镇上二十多家餐馆、夜市摊和农家乐,除了自己的店和几家老字号,大多数生意都不景气。

\"这样下去不行啊......\"孙少林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柜台。他意识到这个餐饮协会主席不光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下午三点,孙少林来到镇政府。他想组织一个美食节来带动全镇餐饮业,希望能得到镇政府的支持。站在镇长办公室门前,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孙镇长洪亮的声音。

推门进去,孙少林看到孙镇长正伏案批阅文件。看清来人后,孙镇长立刻露出笑容:\"哟,这不是小孙主席吗?快请坐!\"

孙少林局促地坐在沙发上,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膝盖:\"孙镇长,打扰您工作了。\"

\"哪里的话!\"孙镇长揉了揉鼻梁,\"餐饮协会主席亲自登门,肯定有重要事情。来,先喝口水。\"说着亲自给孙少林倒了杯茶。

孙少林捧着杯子,感受着温度透过陶瓷传递到掌心:\"孙镇长,我有个想法......想组织一次全镇的美食节。\"

\"美食节?\"孙镇长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前倾,\"详细说说看!\"

孙少林放下杯子,双手比划着:\"我想把镇上所有餐馆的特色菜集中展示,搞个三天活动。现在各家生意冷热不均,我想让大家都能受益......\"

\"好!好主意!\"孙镇长突然拍案而起,把孙少林吓了一跳,\"镇党委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你这想法和我们不谋而合啊!\"

孙镇长快步走回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我这就叫财政所和分管经济的刘副镇长过来商量!\"

不到十分钟,财政所李所长和分管经济的刘副镇长就赶到了办公室。

\"老李,从旅游发展专项经费里拨3万给餐饮协会办美食节!\"孙镇长直接下达指示,\"老刘,你负责协调场地,就用广场新修的那片区域!\"

李所长看了看孙镇长:\"3万够吗?\"

\"先这些,不够再说。\"孙镇长转向刘副镇长,\"老刘,你下午亲自把钱送过去,再把场地范围指给小孙看。\"

刘副镇长爽快地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去办。\"

孙少林激动得站起来连连道谢:\"谢谢孙镇长!谢谢李所长、刘镇长!\"

\"别客气,\"孙镇长拍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期待,\"这是双赢的好事。你回去抓紧组织,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

当天下午四点,刘副镇长带着3万元现金来到孙少林的餐馆,又拿出一张广场平面图铺在桌上:\"这块区域都给你们用,水电都通好了,摊位怎么布置你们自己设计。\"

孙少林接过钱,诚恳地说:\"刘镇长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办好!\"

送走刘副镇长,孙少林立即通知镇上所有餐饮业主下午五点来店里开会,包括他的老对头——李记饭庄的李老板。

晚上六点整,孙少林的餐馆里陆续来了二十多位老板。最后到的是李老板,他在靠门的位置坐下,明显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孙少林清了清嗓子,站在餐厅中央:\"各位前辈、同行,感谢大家百忙中抽空过来。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商量办个全镇美食节的事......\"

一阵沉默后,出乎所有人意料,李老板第一个开口:\"我支持。\"

这三个字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在座所有人都知道,李老板和孙少林素有嫌隙,两家餐馆打价格战、抢客源的事没少发生。

李老板站起来,走到孙少林面前,伸出手:\"小孙,以前是我小心眼了。你当上协会主席后,不但没打压我,还处处为全镇餐饮着想......这次美食节,我全力配合!\"

孙少林握住那只手,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李叔言重了,都是为了西江镇好。\"

看到这一幕,其他老板纷纷表态支持。当晚,二十多位老板围坐一桌,吃了一顿热闹的晚饭。李老板喝了几杯酒后,主动挨个敬酒。他拍着孙少林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年轻人有胸怀啊!我老李以前......唉,不说了,以后协会有什么事,我第一个响应!\"

接下来的五天,整个西江镇的餐饮业者都忙碌起来。孙少林每天早出晚归,协调摊位分配、设计宣传海报、联系食材供应商......忙得脚不沾地。

美食节前一天的下午,林小华和两名县电视台记者来到广场采访。孙少林正在指导工人搭建舞台,看到记者来了,连忙迎上去:\"欢迎记者朋友们!\"

面对镜头,孙少林有些紧张,但说到美食节,他的话就流畅起来:\"我们西江镇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各家都有拿手好菜。举办美食节,就是想把这些美味集中展示,让更多人了解西江、喜欢西江......\"

采访结束后,记者看了看热火朝天的筹备现场,若有所思:\"孙会长,我有预感,这次活动会火。明天我通知更多同事来报道。\"

8月7日,星期六,西江镇美食节开幕的日子。晨光中,二十多个摊位整齐排列,舞台上的红色横幅\"首届西江镇美食文化节\"格外醒目。

\"会长,都准备好了!\"李老板走过来报告。

上午九点,开幕式正式开始。县政协陈主席、孙镇长等领导剪彩后,美食节正式开始。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不到十点,广场就已经人满为患。不仅有本镇居民,还有从县城甚至邻县赶来的游客。

\"老板,我们的招牌红烧肉卖完了!\"

\"孙会长,我们准备的五百份凉粉已经没了!\"

......

各种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孙少林穿梭在人群中协调,衬衫后背早已湿透。

林小华和电视台的六名记者分散在各个摊位采访,摄像机记录下了一个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举着糖葫芦欢笑着奔跑;老人们围坐一起品尝传统糕点......

第二天晚上,县电视台播出了西江镇美食节的专题报道,时长足足十五分钟。第三天早晨,林小华撰写的《西江镇美食节吸引游客2万人》登上《安城日报》头版,还配发了大幅照片。

报道一出,游客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省城的大巴一辆接一辆驶入小镇,甚至还有外省牌照的私家车。街道上人头攒动,各家餐馆门口排起长队。

\"孙会长,这情况完全超出预期啊!\"第三天下午,孙镇长紧急召见孙少林,\"镇党委研究决定,把美食节延长到十天!你有什么困难现在提,镇政府全力解决!\"

孙少林想了想:\"主要是人手和物资供应问题......\"

\"这个简单!\"孙镇长当即拍板,\"我组织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再联系县里的供销联社保障物资供应!\"

就这样,原定三天的美食节延长到了十天。据统计,十天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创造了西江镇历史上大型活动的新纪录。

美食节最后一天晚上,林小华拿着一叠稿纸找到孙镇长:\"孙镇长,我写了篇纪实通讯,想请您过目。\"

孙镇长接过稿子,标题是《一场美食的盛会——西城县西江镇美食节见闻》。他仔细阅读,文章生动记录了美食节的盛况、游客的赞誉、摊主的笑容......还有一小段专门描写了孙少林和李老板从竞争到合作的故事。

\"写得真好!\"孙镇长由衷赞叹。

孙镇长看完稿子后,只改了几个小细节,大笔一挥签了\"同意发表\",称赞这是宣传西江镇的好文章。

第三天,《安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通讯,并配发了六张彩色照片。省电视台闻讯赶来做了专题报道,西江镇一夜之间成为\"美食旅游\"的代名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