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58章 益母凝露.烛影重圆

商海惊龙 第58章 益母凝露.烛影重圆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9 19:18:48 来源:小说旗

戌时三刻,尼姑庵的禅房飘着益母草的苦香。陆九渊将陶壶悬在桐油灯上,看沸水泡开晒干的益母枝叶,茶汤竟泛着极淡的血色——那是小尼阿静当年割腕喂药时,血珠渗进草药留下的印记。庵主慧明师太盯着茶汤,手中佛珠突然绷断,颗颗木珠滚进茶汤,竟在表面拼出“恩”字。

“师太可记得,十年前寒冬,令郎咳血不止?”陆九渊用茶勺拨弄茶汤,雾气忽然化作绸带,在禅房白墙上织出破旧茅屋的景象,“阿静那时刚入庵,却偷偷溜出庵门,用簪子划破手腕,将血混着益母草汁,一勺勺喂给昏迷的书生。”

慧明师太的眼眶突然泛红。她记得那年雪夜,儿子烧得人事不省,偏遇药铺关门,是隔壁小尼姑抱着药篓撞开柴门,苍白的手腕上缠着渗血的布,却笑着说“益母草止血,血混着药,更暖身子”。当时她以为是善心,如今才知,那滴在药碗里的血,早把两个灵魂连在了一起。

茶汤里的血色愈发清晰,映出阿静跪在佛前的剪影——她每夜抄经时,都会在经文中夹着给书生的平安符,符纸边缘的茶渍,正是陆九渊曾见过的“旱苗盼露”卦象。“师太怕拖累儿子,才逼她出家。”陆九渊忽然将茶盏递给慧明,“可您看,她的血早成了令郎的药引,她的魂,早就在俗世间,为他撑着一片不漏雨的屋檐。”

慧明接过茶盏的手在颤抖,茶汤表面映着儿子成婚那日的虚影——本该是红烛洞房,却成了青灯古佛。阿静跪在她面前,腕间疤痕在烛光下泛着微光,正是十年前喂药时留下的印记。“师父,”阿静忽然开口,声音比茶汤更暖,“当年我割腕不是傻,是想着,若他活了,我便陪他读书;若他去了,我便替他出家。可如今他中了举人,却在庵外跪了三天三夜,膝盖上的血,都渗进了您种的益母草里。”

陆九渊趁机添了把“合欢花”进茶炉,香气混着益母草的苦,竟在烛影里化作双飞燕的形状。慧明师太望着茶雾中儿子与阿静交叠的影子,忽然想起儿子幼时总说“阿静姐姐的手比暖炉还暖”,原来那些年的药香里,早藏着比亲情更浓的羁绊。

“罢了……”慧明忽然取下颈间的佛珠,递给阿静,“这串佛珠原是你爹娘的聘礼,当年我怕你跟着穷书生受苦,才逼你出家……”她摸着阿静腕间的疤痕,泪滴在茶汤里,竟荡出“缘”字,“可你的血,早把自己变成了我儿子的半条命。”

阿静的眼泪终于落下,却笑着将佛珠戴回慧明手腕:“师父,您才是我的亲娘。当年若不是您收留生病的我,我早冻死在雪地里了。”她忽然取出怀里的帕子,上面绣着益母草与合欢花,正是陆九渊教她的“和解纹”,“如今他租了良田,说要种益母草和茶树,等您还俗后,咱们开个药寮,就叫‘益母茶居’。”

陆九渊趁乱塞给阿静一包“合欢茶”,茶包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双喜:“喝了这茶,俗事皆欢——不过先说好,将来生孩子要请我喝满月茶,我可要带七香茶来,保准孩子不哭不闹,满屋子茶香。”他说话时,茶炉里的火焰突然窜起,在窗纸上投出三人相视而笑的影子,像极了他刚画的“合家欢”卦象。

子夜的钟声穿过庵墙时,慧明师太望着阿静腕间的疤痕,忽然明白,所谓“久旱甘露”,从来不是天上落的雨,而是有人愿意用自己的血,熬成暖身的药,滴进你干涸的心田。就像陆九渊的茶盏,看似装的是茶汤,实则盛着人间最真的情,最暖的牵挂。

是夜,尼姑庵的益母草田升起薄雾。陆九渊的茶盏里,合欢花与益母草的香气正在共舞,茶汤表面映着慧明师太取下袈裟,换上粗布衫的模样——她终于走出庵门,走向在月光下等待的儿子,走向那个藏在益母草香里,迟来了十年的团圆。

当第一颗星子亮起时,阿静摸着怀里的合欢茶包,忽然想起陆九渊说的“阴笑笑卦”——原来最妙的卦象,不是算准了何时下雨,而是让久旱的人,在彼此的泪光里,看见比甘露更珍贵的,早已在岁月里扎根的,相惜相护的真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