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16章 茶饼显灵

商海惊龙 第16章 茶饼显灵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1 15:02:09 来源:小说旗

崇祯癸酉霜降后三日,余至磻溪“绿雪轩”,恰逢压制“白毫银针”茶饼。但见茶坊内蒸汽缭绕,如临仙境,竹匾上摊晾之茶青已历七日日光萎凋,白毫丰润若冬雪初积,叶色浅绿似新荷映水,清香幽远,直透心脾。坊主柳如是素衣青裙,正踞木案前研墨,墨香与茶香相和,竟成清绝之味。

忽闻石磨转动声,匠人以桑木蒸桶蒸茶青,俄顷取出,置布袋中揉捻成坨,移至石模之上。柳如是执羊毫,蘸松烟墨,于模具棉纸上轻描太姥娘娘像——但见衣袂飘飘,广袖若揽云雾,面容慈祥,目含山水之韵,鬓间缀以绿雪芽花枝,下笔时 murmured:“太姥佑茶,茶亦通灵。”其笔法秀逸,兼得簪花小楷之韵与山水皴法之神,旁观茶工皆屏息静气,唯闻墨汁落纸之声。

压制时辰至,匠人抬千钧石砧下压,木模吱呀作响,棉纸与茶青紧密相贴。余立阶下,见暮色渐合,山月初升,清辉洒在茶坊青瓦上,如覆霜华。约半炷香时,去砧启模,众人皆惊——但见茶饼周正如满月,白毫密布若繁星缀天,而柳如是所画太姥娘娘像旁,白毫竟自排成“太姥山”轮廓:主峰突兀如天柱,侧峰环列似群臣朝揖,山间云雾纹隐现,恰合太姥三十六峰之态。

茶商陈君持饼对月细观,手颤曰:“吾行茶路二十载,初见此异象!墨画乃人为,白毫排列却天然,莫非茶魂应笔,与太姥山气相融?”柳如是笑而不语,以竹刀轻撬茶饼,断面白毫层叠如絮,内中银芽挺立,若万剑归宗。沸水冲泡时,白毫先浮后沉,如落英逐浪,汤色渐呈蜜绿,香含兰芷与松针之清,饮之甘润生津,喉间竟有山岚回荡之感。

夜深,余与柳如是坐于茶寮,听松涛过牖。她抚弄案上未压之茶青,叹曰:“昔人谓‘茶者,南方之嘉木’,却不知嘉木自有魂灵。太姥山产茶千年,传说娘娘手植绿雪芽,此山此茶,早与神灵、匠人之心相通。吾画娘娘像,不过借笔墨为媒,茶饼显形,实乃天地与茶青共作之画。”指茶饼上天然纹路:“观此峰峦,非人力可雕,是茶吸太姥云霞,自绘山骨也。”

忽有老茶农叩门,持旧饼相赠,云是祖父所藏,饼面亦有天然水痕,隐约似船帆,曰:“早年海上通商,茶商皆信‘茶有灵,佑航海’,每船载白茶,必祭太姥娘娘。”余恍然,此茶饼显灵之事,非关玄怪,乃茶人敬天惜物之心,与山水草木之灵相契所致。正如徐霞客记黄山“四山环翠,中洋一池,名‘天池’,水不涸不溢,盖山灵之秘藏”,太姥白茶之灵,亦藏于匠人敬畏、时光淬炼之中。

临行,柳如是赠饼,并题字于匣:“茶本无灵,因人而灵;人若无诚,茶亦无神。”归途中望月,茶饼在囊,恍觉太姥山影随月而行,白毫之光与月光相照,竟分不清是茶显山形,还是山化茶魂。嗟乎!世人重茶之味,更当重茶之魂——魂者何?乃匠人之手泽,山水之精魄,以及天地万物相惜相存之灵犀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