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32章 茶梗传奇

商海惊龙 第32章 茶梗传奇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1 16:15:43 来源:小说旗

霍山的深秋像被浓茶泡过,漫山的乌桕树红得发暗,连石磨盘上的露水都染着层褐意。陆九渊蹲在茶市的青石板路上,看老茶农王老汉对着竹篓里的茶梗叹气——梗壮如小指,叶肥似牛舌,茶商捏着根梗子直皱眉:“这般粗笨模样,送灶王爷都嫌磕嗓子。”

“可这梗子经火焙后,香得能勾住云脚。”王老汉用袖口擦拭竹篓,篓底的茶梗蹭着他掌心的老茧,发出细碎的“沙沙”声。陆九渊接过一根,梗身布满细密的火斑,是大筒烘焙时炭火亲吻的印记,放在鼻尖细嗅,松烟香混着炒栗子的焦甜,竟比茶叶更沉厚。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政和,老钟用十五年陈茶梗煮水,茶汤红如琥珀,治好了染寒的茶童。

茶商甩袖要走,衣摆带起的风掀翻了篓边的茶梗。陆九渊弯腰拾起,见梗断处渗出点黏性的汁,在阳光下泛着琥珀光:“您瞧这梗,粗是粗了,却把炭火的香全藏在骨子里。当年陆羽评茶,说‘其梗者,如人之骨,藏气于髓’,怕就是这个道理。”

日头偏西时,山风挟着冷雨袭来,茶市的棚架被吹得哗哗响。茶农老周突然剧烈咳嗽,苍白的脸憋成青紫色,单薄的衫子被冷汗浸透。陆九渊扶住他,触到他掌心的温度竟比秋雨还凉:“是山岚侵了肺腑。”他转身向王老汉要了把老茶梗,又从茶寮借了个粗陶罐。

茶寮的火塘里还剩些大筒烘焙的余炭,陆九渊将茶梗掰成寸段,丢进陶罐,添了瓢山泉水。陶罐搁在炭灰上,火舌舔着罐底,茶梗在水中翻滚,渐渐舒展成弯曲的虬龙状,汤色由清转褐,蒸腾的热气里,松烟香愈发浓烈,竟带着点姜母的辛辣。

“喝吧,趁热。”陆九渊递过陶碗,碗沿还沾着茶垢,像幅天然的火痕画。老周捧着碗,白气扑在他皱纹里,竟比药铺的苦汤好闻百倍。头一口下去,喉咙像被火塘烘过,辣意顺着食道往下走,惊得他打了个喷嚏;第二口,暖意漫上指尖,冻僵的脚趾在布鞋里动了动;第三口喝完,额角竟沁出细汗,咳嗽也轻了大半。

“神了!”围观的茶农们凑过来,盯着陶罐里的茶梗。王老汉用竹筷翻动,见梗身的火斑在汤里化开,竟形成类似凤凰的纹路:“早年我爹说,茶梗是茶树的骨头,火焙是给骨头淬火,没想到真能治病。”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头是去年晒干的老茶梗,梗尾还系着段红棉线,“原先嫌占地方,早该扔了,不想成了救命的药。”

三日后,老周拎着半篮山核桃来谢,说喝了三天梗茶,夜里能踏实睡了。陆九渊趁机教众人分辨茶梗:“焙得好的梗,火斑要均匀,像老树皮的纹路;捏着不脆,有股子韧性,这才是吸足了炭火的气。”茶商们听说梗茶能治寒症,也凑过来瞧,先前嫌弃的粗梗,此刻在他们眼里竟成了会冒热气的金条。

从此,霍山的茶寮里多了道风景:灶边专设个竹篓,收着烘焙后的茶梗;山民们进山劳作,怀里必揣把梗茶,冷了累了,就着山泉煮上一壶,汤色浓褐如琥珀,喝下去浑身暖烘烘的,比烈酒还顶事。王老汉把红棉线系在竹篓上,笑称“这是给茶梗扎辫子,省得它们跑了香”。

陆九渊望着檐下悬挂的梗茶串,忽然想起沈从文写过的:“有些东西,越粗笨越经用,就像山里人的厚道,藏在皱纹里,化在茶汤中。”霍山的茶梗,曾被嫌弃粗笨,如今却成了治病的秘方,就像被岁月火焙的人生,看似粗粝,却藏着最醇厚的温暖。

深冬再访时,茶市的竹篓里,茶梗与茶叶并肩而卧,再也没人嫌它们模样粗笨。老周正在教孙子辨认火斑:“你看这道纹,像不像大筒里的炭火走了三圈?爷爷喝了它,连咳嗽都怕了咱们霍山的火。”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指尖划过梗身,仿佛触到了炭火的余温。

就像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草药,霍山的梗茶成了口口相传的秘方。它藏在粗陶罐里,煨在炭火旁,随着山民的脚步走遍每道山梁,用醇厚的香气告诉世人:茶的好坏,从不在卖相的精巧,而在骨子里的真味;就像人,朴实的外表下,或许藏着最温暖的慈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