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76章 炭火传薪

商海惊龙 第76章 炭火传薪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2 01:19:16 来源:小说旗

立春前夕,桐木关的山岚裹着湿气漫进老茶寮,陈阿公望着檐角垂落的冰棱,粗糙的手掌无意识摩挲着焙笼边缘的焦痕。茶寮角落里,几台崭新的自动化制茶设备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与斑驳的老墙形成刺眼的对比。

“阿公,镇里茶厂要办培训班,教大家用新设备做小种。”孙子小陈抱着一摞操作手册推门而入,塑料封皮摩擦声惊飞了梁上打盹的麻雀。陈阿公盯着手册上闪烁的屏幕图示,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话,只是往火塘里添了根老松枝,火星子溅在青砖地上,转瞬熄灭。

陆九渊背着竹篓从后山归来,篓里的松针还带着晨露。“听说要办新老技艺对决赛?”他将松针铺在焙笼底,叶片卷曲的弧度恰好兜住火苗,“不如让年轻人用古法,咱们这些老骨头试试新机器?”这话惊得陈阿公猛抬头,烟斗里的烟灰簌簌落在粗布衫上。

比赛那日,茶寮前的晒场支起两排设备。年轻茶农们围着智能烘焙机调试参数,屏幕蓝光映着他们兴奋的脸;老茶人们则守着青砖垒砌的老焙笼,松枝在火塘里噼啪作响。沈青禾握着测温仪来回踱步,仪器发出的“滴滴”声与松涛声交织,倒像是新旧时光在对话。

“温度升到80度了!”小陈盯着显示屏,额角沁出细汗。他按照教程设定好程序,看着茶叶在旋转的滚筒里翻飞。可不知为何,茶香始终透着股青涩,像未熟透的果子。反观老茶寮这边,陈阿公用茶叉轻轻拨动焙笼里的茶叶,深褐的叶片裹着松烟,在火光中舒展如蝶,烟缕缠绕间,桂圆香混着松针的清冽直钻人鼻尖。

柳如是支着画架站在一旁,笔尖迟迟未落。她看着年轻茶农们对着机器手足无措的模样,又望向老茶人们凭经验调整松枝的笃定,忽然福至心灵,在宣纸上勾勒出两个重叠的身影——一边是布满老茧的手添松枝,一边是指尖在屏幕上滑动,中间用松烟汇成的纽带相连。

“时间到!”陆九渊的喊声惊起林间飞鸟。评审台上,新法制出的茶叶条索匀整,汤色金黄透亮,却少了那份松烟的醇厚;老法制作的小种,叶片带着自然的蜷曲,茶汤表面浮着细小的烟粉,宛如撒了把碎金。当茶汤入口,年轻人们先是一怔,继而露出恍然的神情——那松烟香里,藏着他们在书本和屏幕上学不到的岁月沉淀。

“阿公,原来这焙茶的火候,真不是数字能说清的。”小陈捧着老茶人的茶碗,蒸汽模糊了镜片,“您怎么知道该添阴山的松木?”陈阿公笑了,缺了门牙的嘴漏着风:“听火声,闻烟味,就像听你小时候学走路的动静。机器再聪明,能听懂松枝在火里说的话?”

暮色漫进茶寮时,柳如是的画已完成。画面上,松烟化作桥梁,连接着老焙笼与新设备;茶农们的手,无论年轻或苍老,都捧着冒着热气的茶碗。画角题字:“薪火相传,方得始终。”陆九渊望着这幅画,想起在祁门推广槠叶种时的情景,忽然明白,传统与创新从不是对立的两端,而是茶路上携手同行的旅伴。

是夜,茶寮的炭火依旧噼啪作响。陈阿公带着年轻人重新修整老焙笼,教他们辨认阳山、阴山松木的纹理;小陈则帮老茶人们注册线上店铺,用直播展示松烟小种的制作过程。窗外,松涛阵阵,仿佛在为这场跨越时光的对话鼓掌。而那袅袅升起的松烟,正带着桐木关的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诉说着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永恒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