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 第497章 津门八大家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第497章 津门八大家

作者:张木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5:51 来源:小说旗

穆婷按照江清淮所言,先找到杨慎行。

“怎么了?”杨慎行的心情已经平复,重新归于平静。

“行哥,我想跟你聊聊。”

于是,杨慎行便让穆婷进屋,然后给她倒了杯水。

“行哥,你知道古思雨的家族,是什么来历吗?”

杨慎行摇头,他甚至都没想好毕业是留校还是离开,所以不怎么关注各大势力。

“津门有八个强势姓氏,被外人称作津门八大家,古家就是其中之一。其中,古家、范家、顾家、蔡家又比另外四家实力强一线,所以也有人称呼其为津门四大姓。”

津门不同于其他三座直辖城市,或者说它与夏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太一样。

最显着的一点,就是津门的武道气息没有其他城市浓厚,这点从堂堂经济排名夏国前十的津门,却连一所武大都没有就能看出来。

而做为夏国一大部门,部长拥有夏国会议投票权的科文局,之所以不同其他部门那样将总部设立在夏国中心的京都,反而设立在津门就于此脱不开关系。

而津门八大家,同样是津门的特殊原因,从而诞生的特殊势力。

“现如今,从咱们用到的日常科技设施,乃至修炼所需的丹药,修炼途中有可能遇到的辅助物品,有超过八成都出自科文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乃是至理名言。

所以夏国的那些巨头部门中,科文局仍然算作顶级的那一类。

之所以总部在津门,就是因为,津门上到八大家,下到其他小门小户,几乎都有成员在科文局工作。

而这,也是那些家族的生存之道。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并非传统世家仍然以武者为主,他们主攻的方向乃是科研、学究。

科文局可不只是科技,文化也归他们管,要知道人之所以能被称为人,便是因为科技与文化。

夏国有句俗语,文豪十之**出津门,便是因为这里的武道气息没有那么浓厚,但凡有的选,大部分人都会从科研、文学两条路二选一。

拿古家举例,古家家主,也就是古思源古思雨兄妹的父亲,就在科文局担任要职。

此外,古家过半的直系成员都在科文局上上下下任职,剩下的,则去往自家的曜科集团。

说到这里,共生关系这四个字,就从杨慎行脑海里蹦出来。

没错,就是共生。本身科文局只是一个单位,而以八大家为主的津门家族,则贡献了其中大部分人手。

这可不是单纯的占位置,因为这些家族家学渊博,自小培养,这些人几乎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像如今古家的那位家主,近些年四品境界新出来一种效果不俗的辅助丹药,就是出自那位之手。

所以这才是共生,这些家族为科文局、为夏国贡献了大量顶尖知识人才,而那些家族自家也会成立属于自己的产业,他们又能从科文局这边获得便利。

而且别看他们不重视武道,但因为位置原因,这些家族一个个手握的资源,却并不弱于任何一个传承已久的世家。

“这不是学阀吗?”杨慎行疑惑道,夏国竟然允许这种家族的存在?

学阀,乃是学识门阀,古时候还不存在义务教育,学习知识是有钱人家专属的活动。

以一人或几人为首,将知识只以血缘、师徒关系传承,旁人根本没有获取知识的渠道。

就算办理学堂,也具有较大门槛,非权贵者不得而入。

此举无疑具有较大局限性,普通人家的孩子终生与知识无缘,基本改变不了阶级。

在这个世界,除了正常知识,还有关于武道的知识。

千万不要以为武者只需要闷头修炼,具备知识是强者的必备条件,普通人家就算侥幸踏上武道,也会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根本走不远。

不过这种现象在古代较多,到了现如今,夏国大力发展教育,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开来,从根本上断了学阀的根,导致这一现象大大减少。

但减少不代表存在,杨慎行清楚地知道,只要有利可图,那就是根除不了的。

但那仅限于某些高端知识,而且就算有人想搞学术门阀,也不敢大张旗鼓,最多就是分成各个派系。

总的来说,在现代,中低端知识随处可见,随处可学。高端一些的,要是如武道、民生等广泛方面,有实际意义的学科,虽然有了解门槛,但夏国也不会允许有人大搞派系门阀之争。

所以杨慎行不解,难道夏国就放任津门的家族行那古时门阀之事?

“当然不是学阀,你以为他们是傻子会自寻死路?

实际上,虽然他们之间肯定有派系之分,但对于知识却不敢垄断,有什么研究成果不敢藏私。”

就像古家家主研究的那个丹药,你说他会想不到,要是将配方带回自家集团,搞一个独家出售,岂不是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事实上他敢吗?真要胆大包天这样做,不出一个月,就得被收拾,任你位高权重家大业大,能大的过夏国?

杨慎行明白了,说白了这些家族跟古时门阀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垄断。

门阀的地位之高就在于知识垄断,别说高精尖的研究成果,就是基础知识他们也不对外人泄露。

而津门这些家族在科文局,搞出来的研究成果,最先上交的肯定是夏国,他们最多也就是仗着研发者的便利,让自家集团先人一步而已。

这是夏国允许的,毕竟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

反正都需要流传出去,那不如就交给这些家族的产业。

毕竟他们除了挣钱,每年交的税堪称天文数字,而且因为自家人大都在科文局工作,每年这些企业,还会主动赠予一大笔研究资金。

毕竟科研是最烧钱的,否则也不会拖垮无数想要踏足这个领域的企业。

别管人家是真心的还是为了给自家在科文局的人提供帮助,有了钱,不仅可以为夏国节省资金,出了成果夏国也不会亏,互惠互利的好事,没必要阻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