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 第106章 废除禁海令,开海

北元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李承乾继续把目光放在建设上。

江南问题尘埃落定,一道圣旨再次震动天下。

“传陛下圣旨,废除禁海令,开海!”

这道圣旨传出,沿海百姓喜极而泣,纷纷跪地高呼皇帝圣明。

这禁海,是朱元璋干的。

当时正是倭奴南北朝内战时期,大量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倭奴流亡海上,形成了最早的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侵扰的倭寇。

这些倭寇与被朱元璋击败的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余部相互勾结,在这些汉奸的内应下,对明朝新生政权的海防提出了挑战。

为了防止新生政权再次出现分裂,朱元璋只得于洪武四年正式颁布了禁海令,禁止沿海渔民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并同时限制外国商人到大明从事贸易。

但这已经是大明闭关锁国的开始。

寸板不许下海,又限制海外贸易,妥妥的闭关锁国。

听说是因为北元虎视眈眈,大明无法分心兼顾海外,所以只能下令禁海。

可是廖永忠不就是水师好手吗?

让他常驻沿海,组建水师,保卫海疆太平不就行了吗?

大明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抄了那么多官员的家,从里面挤一挤,一笔训练水师的费用也出来了吧?

廖永忠还只是个侯爵,对大局没有太大影响。

不过……可能是老朱防备心太重。

因为廖永忠帮朱元璋沉了小明王,不把廖永忠放在眼前不行。

万一廖永忠去了沿海,在海上割据一方咋办?

万一来个听调不听宣怎么办?

万一自己强令廖永忠回来,廖永忠以小明王这事儿威胁,那老朱时候妥协还是不妥协?

妥协,就只能任由廖永忠做大。

不妥协,他让廖永忠沉了小明王,以臣弑君这事儿就瞒不住了。

到时候闹得天下皆知咋办?

而且组建水师,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还不收一次性的。

所以干脆直接禁海,牺牲点沿海百姓利益,保住大明利益。

反正能在海边捕个鱼,也饿不死。

饿不死就行了呗,还要啥自行车。

而且老朱还对百姓说,饿死其实是好事儿。

朱元璋的洪武大诰中说,饥谨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

这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饿死其实挺好的。

毕竟老朱也不拿百姓当人看啊。

如果老朱拿百姓当人看,洪武年间哪来的那么多场农民起义?

除了这些,朱元璋还禁止大家穿靴子,除了北方特别寒冷的地方可以穿牛皮直缝靴。

要是下雨天,普通百姓只能用油纸伞,不能用更高级的,否则就是僭越,大逆不道。

更无语的是,朱元璋对于女子的发型都有严格限制。

未出嫁的女子,作三小髻,金钗,珠头闭窄袖褙子。

丫鬟只能高顶髻,绢布狭领长袄,长裙。

小婢使则是双髻,长袖短衣,长裙。

连人家梳什么发型都要管,老朱那么累,天天只是几个小时,纯粹是闲得蛋疼干的事儿。

李承乾一道圣旨,废除禁了七年海的禁海令,一来主要是看到了海外贸易对国家的巨大益处。

而且沿海地区本就富庶,一旦开海,商业必将更加繁荣,国家税收也会大幅增加。

李承乾就是要钱,不放弃任何一点儿可以捞钱的办法。

但是禁海令一开,朝堂上却有不少大臣反对,认为开海会引狼入室,倭寇可能会卷土重来。

李承乾微微一笑,他早有对策。

在命工部造船准备东征的同时,还命人招募沿海渔民加入水师,一来解决了渔民的生计问题,二来这些渔民熟悉海况,能快速提升水师战斗力。

叫燕王朱棣暂时去管水师训练去了。

同时,李承乾还设立了专门的海关,对海外贸易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税收的同时也保障了交易的安全。

大明宣布开海,促进内外贸易。

沿海百姓们积极响应,纷纷投身于造船、贸易等行业,一时间,沿海港口热闹非凡,商船往来如织。

大明的商品远销海外,而海外的奇珍异宝也陆续不断流入大明。

李承乾看着这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大明的盛世即将来临。

又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入账啊。

但是胡惟庸还是没解决商税的事情,被李承乾给撸下去了。

让户部尚书徐铎顶了上来,毕竟要想马儿跑总得给马儿吃草嘛。

徐铎进部之后,更努力的为李承乾搞钱。

就在李承乾为开海后的繁荣景象欣喜时,一封加急密报打破了这份喜悦。

密报称,有一股倭寇势力联合了海外方国珍等旧部势力,妄图趁着大明开海之际,发动大规模的侵扰,目标直指沿海那些繁华的贸易港口。

看来,这群人为了利益,想在虎口抢食啊。

李承乾眉头紧皱,当即下旨让朱棣愿率领水师前去迎敌,同时下令冯胜带领五万大军进驻沿海,暂时负责协同朱棣保卫海疆。

并让徐铎加紧筹备粮草物资,保障前线供给。

朱棣率领着由渔民组成、战斗力日益提升的水师,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

在海上,朱棣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水师将士们的为了这来之不易的解禁而浴血拼杀,并在冯胜的协助下,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保卫了沿海的安宁。

毕竟都怕万一打输了,朝廷再禁海怎么办?

经此一役,大明海疆太平有了保障,海外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也不敢再轻易进犯,而大明的开海贸易则在这安稳的环境中愈发繁荣。

但同时,李承乾可没打算就这么算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李承乾下令,命朱棣把海疆方圆千里之内所有海岛上的海岛匪类尽数剿灭,以震慑宵小。

朱棣领命后,迅速制定剿灭计划。

朱棣先找冯胜帮忙,派出精锐斥候,摸清各海岛匪类的分布与实力,水师在海上灵活机动,趁着夜色悄悄靠近海岛,随机应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