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 > 第58章 你这哥哥是晋王的福气

毕竟这可是十两银子,足够普通百姓一家三个月生活了,要是再省着点用,四个月也不是不行啊。

也难怪那些百姓如此疯狂,毕竟这可是十两银子,白捡的谁不想要啊。

“陛下,属下擅作主张,还请您恕罪。”这个暗卫一边跑一边告罪。

李世民摆摆手,“无罪,无罪,待会儿再额外赏你五两银子!你此举有功!”

“多谢陛下。”暗卫松了口气,还以为李世民就算不罚也得功过相抵,自己的那部分钱肯定没了。

不曾想不仅没有功过相抵,还多赏了五两银子。

这还是以前那尖酸刻薄,薄情寡义的主子吗?

有点不太像啊。

“卑鄙无耻,不要逼脸,几十岁的老人了,还骗我这二十岁的小伙子!真他妈不讲武德!”

县衙门口,朱棡看着不远处百姓们堵在一块儿抢银子,把亲王卫队成功拦住了。

特么的……自己老爹现在也太特么没有下限了吧?

“王爷,那现在怎么办?”知府弱弱的问道。

“沐讲禅师你知道吧,大汉太尉,陈友谅的兄弟,如今就在咱们这儿出家,派人去守着他出家的寺庙,守株待兔!同时严查各地进出城的人,本王要让他们插翅难飞。”

朱棡原本计划要全面搜捕,但考虑到这样做可能会惊扰到民众,引发百姓的不满和抱怨,从而对自己后续处理沿海问题产生不利影响。

经过深思熟虑,朱棡决定采取守株待兔的策略,毕竟,他的大哥已经告诉他,父皇来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张定边,企图东山再起。

然而,知府对于朱棡的计划表示疑惑,他不解的问道,“殿下,您如何确定这沐讲禅师就是那个株吗?这样的安排真的能够成功守株待兔吗?”

知府实在想不通,一个被通缉的罪犯为何会去找那个已经出家的和尚呢?

话刚一说完,朱棡突然扬起手,给了知府一个响亮的耳光。

“少废话!本王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哔哔赖赖的干什么!服从命令不就行了,问东问西的干什么。”

知府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打得有些发懵,他捂着脸,满脸委屈地说道,“是……是,臣不敢,臣立刻照办,殿下息怒,不过他若是去了寺庙该如何?寺庙内僧人香客众多,他若挟持人质,负隅顽抗,咱们避免不了投鼠忌器啊。”

呜呜呜,知府心里暗自叫苦,自己不过是提出一点疑问,就遭到如此对待,真是太委屈了。

“那是你的事!你给本王想办法,本王就一个要求,不得打草惊蛇!”

不过相比于朱棡的生气,在宫里的李承乾就淡定多了。

李承乾最近从系统那里得到了几本关于红色信仰语录,每每阅读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而此时李承乾正在和重臣讨论沿海问题。

来开小会的有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户部尚书徐铎。

先前已经聊过一次了,让他们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具体的事宜。

“陛下,倭寇问题,您还是草率了些,怎么能让晋王去查呢?他年轻气盛,您又给他那么大权力,他若把天给捅破了,那群人未尝不会狗急跳墙,晋王可能会有危险。”

徐达叹了口气,还是太年轻了,考虑事情不够周全啊。

李承乾笑了笑,“三弟可是钦差,若真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不更好吗?”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沿海地区倭寇绝对不完全是那些东瀛倭奴,毕竟他们又不是闲得慌,这么撩拨大明虎须。

这其中肯定有大明自己的人,而谁在幕后操控这些事情呢?

“陛下此言何意?”汤和脑子有点没转过来。

你他丫的好像还挺乐意见到人家狗急跳墙?咋滴,你三弟的死活你不管了?

“信国公,你要知道,反贪需要证据,反恐需要名单,而平叛只需要位置。

三弟若是出了事儿,沿海官场上上下下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得停职待查。

有关人等通通咔嚓,这血不说要流多少,但是染红十里海疆不是问题。”

不是李承乾吹牛逼,死一个亲王,可能事情还好办。

但要是死了一个亲王,而这个亲王还是钦差,呵呵,那估计沿海官场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梦到太奶在向他们招手。

钦差代表的是皇帝,戕害钦差,以谋逆律论,罪诛九族!

“嘶~”本来汤和还没看明白,李承乾这么一说,汤和就明白了。

敢情这是拿朱棡当诱饵了啊。

妥妥的一个阳谋啊。

“现在晋王顶多是在反贪,结局无非就是杀一些贪官罢了,但若是伤了晋王,反贪就得变反恐,晋王若是身死,那军队就可以直接下场平叛,天街踏尽公卿骨,满城尽悬百官头!朕也想看看这沿海利益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会怎么选择。”

李承乾的话,让几人都是一惊,用自己的亲弟弟做诱饵,你可真舍得啊。

难道这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陛下圣明。”几人还能说说啥,晋王摊上你这么个哥哥,上辈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不过,纵然是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才拨弄沿海的棋盘,但海疆也是有一些真正倭寇的,那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领土,收复失地刻不容缓,你们觉得怎么打好?”

李承乾进入主题,对东瀛那群小矮子也没什么好印象。

尤其通过唐至今的这段历史,也了解到倭寇就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你强大,他给你当狗,你弱小,这条狗就挣脱狗链的噬主。

不如打下来一了百了。

“呃……陛下,昔年元朝也打过,只不过海上风浪大,再加上那不毛之地打下来,爷得不偿失,您看此事是不是要三思?”

徐铎小心翼翼的问道,一边问还一边看着李承乾的脸色。

“倭寇,就是癞蛤蟆,不咬人他膈应人,而且朕是问怎么打,不是问该不该打,懂么?”李承乾为了一劳永逸,决定要打,不然这家伙上窜下跳的,属实恶心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