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 > 第223章 茶楼看戏

二哥和哑弟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马蹄扬起的尘土也慢慢消散。何三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不舍,嘟囔着:“真希望二哥和哑弟能多留些日子。”

赵亚楠轻轻摸了摸何三的头,安慰道:“他们是去追求自己的前程,等学成归来,会有更大的本事。” 王爷在一旁点头赞同:“亚楠说得对,而且他们若有需要,随时都能回来。”

夜幕渐渐降临,星星开始在夜空中闪烁。王爷安排何三回茶楼休息,自己则和赵亚楠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天上的星星。王爷将赵亚楠轻轻搂在怀里,温柔地说:“等皇兄赐婚,我们就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挚爱。” 赵亚楠靠在王爷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心中的不安也渐渐消散。她期待着未来的生活,尽管知道会有挑战,但只要有王爷和家人在身边,她就充满了勇气去面对 。

历经这些日子的煎熬,王爷只觉身心俱疲。今晚,他终于能寻得一丝安宁,好好休憩一番了。回想起过往,王爷满心感慨,这些天来,他因赵亚楠的事心力交瘁,许久都未曾登上朝堂,心中满是愧疚。

次日清晨,天边泛起鱼肚白,王爷便早早起身,小心翼翼地安置好仍在熟睡的赵亚楠,而后带着影子匆匆赶往朝堂。朝堂之上,王爷身姿挺拔,可眼底的倦意仍隐隐可见。待朝会结束,他特意留下来,走到皇上面前行了一礼,诚挚说道:“皇兄,此番为了臣弟的事,您不惜张贴皇榜、广寻名医,臣弟感激不尽。”

皇上看着王爷,脸上浮现出一抹打趣的笑意,拉着他往偏厅走去,边走边说:“朕从没见你对哪个女子这般上心,这姑娘究竟是何来历?不如朕下一道圣旨,为你们赐婚如何?” 这话正说中王爷的心思,他嘴角忍不住上扬,却又略带忧虑地回道:“回皇兄,她不过是个出身山间的普通女子,并无显赫身份,臣弟正发愁如何为她谋个相称的名分。”

皇上听了王爷的话,微微颔首,眼中带着几分笑意:“这有何难?朕赐她一个郡主身份便是。如此一来,她便配得上你的身份,你们的婚事也名正言顺。”王爷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行礼谢恩:“皇兄如此厚爱,臣弟感激不尽。”

从偏厅出来后,王爷满心欢喜,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他想着要尽快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赵亚楠,让她也能安心。回到小楼,王爷径直走向赵亚楠的房间,只见她正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出神。听到脚步声,赵亚楠转过头来,看到王爷满脸的笑意,不禁好奇地问道:“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

王爷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将皇上赐婚并封郡主的事说了一遍。赵亚楠又惊又喜,眼中泛起了泪花:“我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厚爱。”王爷轻轻为她拭去泪水,温柔地说:“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与你相遇相知。以后,你便是我王府的女主人,我会护你一生周全。”

傍晚用过晚饭,赵亚楠最终还是决定去茶楼看看。她实在太想念那里的人了,好在如今茶楼人手充裕,昨天何三得知她还活着,想必早已回去宣扬,若再不去露面确实说不过去。何况茶楼众人都极真诚,她从王爷的珠宝箱里挑了几件不算特别名贵的首饰和一些金器,打算看望小姐妹们,王爷还贴心地准备了许多精致糕点让她带着。

暮色中,赵亚楠在影子的搀扶下走到那座熟悉的茶楼前,望着门匾时眼眶突然发酸——这里倾注了她太多心血,久别重逢的情绪翻涌而上。徐掌柜一眼瞧见“亚楠姑娘”到来,连忙迎上前来,茶楼里的老熟人也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

赵亚楠微笑着扬声:“我是对面住着的亚楠姑娘,听闻你们的折子戏很是精彩,特来捧场,不知是否欢迎?”徐掌柜立刻会意,唤男姑娘“烧死”的消息早已传开,她此刻以新身份出现,定是不想再生事端,便连声应和:“亚楠姑娘肯来,便是茶楼的福气,请楼上雅间就座,楼下到底吵闹些。”说着亲自引她往二楼走去,木楼梯传来熟悉的吱呀声,仿佛连时光都在此处悄然停驻。

后台的戏班子正为即将开始的演出紧锣密鼓地做准备,珠翠碰撞声与琴弦调校声此起彼伏。赵亚楠的出现还是引起一阵骚动,徐掌柜唯恐闹出太大动静,忙不迭引她往二楼雅间走。木楼梯拐角处,胡娘子、青花、兰花几个小姐妹早已听见动静,蜂拥而上时裙摆带起一阵风,胡娘子眼眶通红,一把将她搂进怀里,温热的泪水透过衣襟渗在她肩上,青花和兰花拽着她的袖口直唤“姐姐”,声音里带着哭腔。

正说着话,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春红手里还攥着没做完的糕点,面团上沾着的桂花碎簌簌往下掉,蔷薇跟在后面跑得发鬓松散,两人撞进雅间时险些摔倒。蔷薇见着赵亚楠,再也绷不住,扑进她怀里哭得肩头直颤,春红站在一旁,手指绞着围裙角,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她如何能不愧疚,当初姐姐出事,或多或少与自己哥哥有关。赵亚楠轻轻拍着蔷薇后背,另一只手拉过春红,将早就备好的银镶玉簪子塞进她们掌心:“傻丫头,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影子早已将食盒打开,玫瑰茯苓膏、杏仁酥的甜香漫满屋子,赵亚楠又让她把首饰匣捧来,里面是她从王爷赏赐里挑的小物件:缠枝莲纹的银镯、嵌着碎宝石的绢花、缀着东珠的耳坠,虽不算贵重,却件件精致讨喜。小姐妹们何曾见过这样的礼物,捧着首饰匣子的手都在发抖,胡娘子摸着一支鎏金步摇直念叨“太破费”,赵亚楠却笑着往她们鬓间别:“不过是寻常物什,比不得你们往日辛苦赚的血汗钱,图个好看罢了。”

她没说这些首饰原是王爷从库房里随手指的,更没提自己特意挑了样式朴素的——她太知道这些小姐妹的不易,穿金戴银反而扎眼,倒是这些带着家常气的小物件,戴出去既体面又不惹眼。楼下传来开台的锣鼓声,徐掌柜在楼梯口轻声催促,赵亚楠往窗外望去,暮色中的茶楼檐角挂着几盏羊角灯,暖黄的光映着楼下熙攘的人群,仿佛还是她离开时的模样,只是怀里抱着的、手底下牵着的这些人,让这方天地又多了几分暖融融的烟火气。

楼下的锣鼓声刚落,猩红的幕布便在丝竹声中徐徐拉开。

在明亮的戏台上,何三带着男团全情投入地表演着。一想到姐姐就在台下,他就格外兴奋,浑身都透着使不完的劲儿 。

这段日子,何三为了提升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他不断向张班主和其他前辈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改进的细节。他拼命练习,嗓子练到沙哑,身体练到酸痛,也从不喊累。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唱功愈发成熟,以前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现在却能自由转换,音域拓宽了不少。

在台上,何三和男团成员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眼神,就能默契地交换彼此的想法;一个动作,其他人便能迅速跟上节奏。他们像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在戏台上共同演绎着精彩绝伦的故事。此刻,他尽情展示着自己,希望姐姐看到自己独当一面的模样,让她知道,自己不再是从前那个青涩的少年 。

折子戏《白蛇传》开演时,月白色的纱幔从梁上垂落,饰演白蛇的青花魅力无限,水袖拂过处,灯烛似也跟着晃了晃。赵亚楠听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唱段,忽然想起自己初入茶楼的模样,那时她也是这般看着台上的莺歌燕舞,以为这就是人间最安稳的烟火。如今历经劫波再坐在此处,身边多了攥着她衣角的蔷薇,楼下多了为何三叫好的喝彩声,倒觉得这方寸戏台,竟比从前更暖了些。

赵亚楠安静地坐在楼上雅间,目光专注地看向楼下的戏台,戏台上丝竹声声、唱念做打精彩纷呈,可她的心却被这熟悉又久违的场景搅得思绪万千。台下不远处,时不时有人匆匆跑上楼,只为见她一面,跟她说上几句贴心话。

表演告一段落,张班主刚走下戏台,连戏服都没来得及换,便脚步匆匆地往楼上赶。这位年近四十、平日在戏班里雷厉风行的汉子,此刻站在赵亚楠面前,眼眶竟不受控制地红了。

赵亚楠起身,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像与许久未见的故交老友重逢,轻声说道:“张班主,好久不见。”声音里满是久别重逢的感慨。

张班主稳了稳情绪,看着眼前安然无恙的赵亚楠,鼻尖泛酸,语气里带着几分激动:“亚楠姑娘,可算把您盼回来了,您不在的这些日子,大家伙儿都惦记着您呐。”说着,便一五一十地向她细细汇报起茶楼里的大小事儿,从新排的剧目,到哪个伙计新学了拿手戏,一桩桩、一件件,说得极为详细。

赵亚楠认真听着,不时轻轻点头,目光里满是理解与感激。她心里清楚,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茶楼能平稳运营,还不断有新起色,张班主定是操碎了心,这份辛苦与付出,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