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 > 第245章 雪霁复市

连日的晴空终于驱散了雪灾的阴霾,屋檐垂落的冰棱渐渐消融,街道上的泥泞也在暖阳下变得干爽。百姓们聚在街头巷尾,谈论着这场百年难遇的大雪,言语间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生活重回正轨的欣喜。

芷兰茶庭重新热闹起来,往日里的喧嚣声、丝竹声再度响起。尽管大雪让茶楼错过了不少生意,但随着天气放晴,茶客们纷至沓来。张班主带着戏班紧锣密鼓地排演新戏,歌女们亮开歌喉,婉转的曲调回荡在雕梁画栋间。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十多位书生,他们趁着雪灾被困的日子,日夜伏案抄书。当近百本装订整齐的册子摆在徐掌柜面前时,这位阅人无数的掌柜也忍不住频频点头。书生们对抄录质量极为严苛,字迹工整娟秀,装帧细致讲究,几乎每一本都达到了订单要求。徐掌柜笑着将银钱一一分发,叮嘱道:“茶庭重新开张,新订单马上就来。”

书生们并未因完成订单而懈怠,反而主动提出先抄录一批通用书籍。“这样往后有客人要买,就能直接取现成的,省了不少功夫。”为首的书生

眼中闪烁着对下一项任务的期待。茶庭的后院里,笔墨纸砚重新摆开,沙沙的书写声与前厅的热闹相映成趣,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无论风雪如何肆虐,生活总会带着希望继续向前。

大雪过后,一切终于重回正轨,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王爷提前筹备的义庄在这场雪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收留了众多无家可归的人,让他们免受饥寒之苦。王爷此举赢得了百姓们的一致赞誉,民心归附,声望愈发高涨。

婚后的日子如白驹过隙,赵亚楠掰着手指一算,竟已来到这个时空两年了。她心中清楚,或许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世界。想起上次错过的回去机会,她心中满是愧疚,觉得自己辜负了妈妈的期待。然而,当她抚摸着渐渐隆起的小腹,感受着新生命的跳动,又陷入了深深的纠结。这个选择于她而言,实在太过艰难和残忍。

与王爷景瑜成婚的这段时间,赵亚楠仿佛置身于蜜罐之中。景瑜不仅相貌英俊,而且对她关怀备至,呵护有加。他爱屋及乌,对赵亚楠的家人也十分包容。那次一同回到山里,住在又破又小的房子里,景瑜丝毫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融入其中,与家人相处融洽。这份理解和尊重,让赵亚楠每每想起,心中都涌起阵阵感动。

如今,整个王府都围绕着赵亚楠转。十多个丫鬟婆子精心照料着她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好在她本就不是挑剔之人,对食物从不挑三拣四。看着自己日渐圆润的身形,赵雅兰不禁感叹,照这样下去,怕是要胖上十多斤了。

在这时光交错的世界里,赵亚楠既有对过去世界的思念和愧疚,又有对当下生活的眷恋和满足。她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也憧憬着未来与家人的幸福时光,在这古代的生活中,努力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美好。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王爷早已将开医馆的事提上了日程。二月底,他派人精心修葺了那座小院。小院前方新支起了一座大大的凉亭,古朴雅致,既可让患者候诊时休憩,又能增添几分清幽之境。王爷还特地派工匠寻来了许多存放药材的器具,药柜、药斗等一应俱全,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两个小丫鬟将院子仔细收拾了一番,原本赵亚楠居住的屋子,王爷打算一间给雅迪住,一间给二哥住,让他们能安心在此行医问诊。后院原本住着的书生们,也借着这个机会全部转移到了对面的小院,与何三他们住在一处。

三月初,王爷派阿武前往山里,将二哥和雅迪接了过来。他们此次下山,带来了满满一马车的东西,其中有他们平日里日夜研读的医书,还有那一套套精致的银针。令人惊喜的是,师傅也一同前来,还带了大包小包的药材和医书。

一进小院,师徒三人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只见小院布置得井井有条,药香隐隐,器具摆放有序。如今,这医馆就只差取个名字,挂上牌匾,便可正式开张营业了。想到即将开启的新旅程,师徒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之光。他们知道,这里将是他们施展医术、救死扶伤的新起点,也是他们追逐梦想、传承医术的新家园。

二哥、哑弟和师傅三人经过一番热烈的商议,最终为医馆定下了一个朴实又接地气的名字——百草堂。他们深知自己作为初入医道的新人,经验尚浅,便不追求那些如“回春堂”“仁寿堂”般高大上的志向,只盼着能从医治老百姓常见的头疼发热等小病入手,逐步积累经验。

论起医术,二哥自然比哑弟更为精湛。不过,对于普通的感冒发热病症,哑弟也能应对自如,手到病除。只是二哥虽医术高超,却也着实缺乏临床经验。吴老爹想着自己在家闲着也是无事可做,而且此时山上刚刚复苏,草药还不算多,便决定先到百草堂帮衬着两个徒弟,给他们打打下手。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他希望能和徒弟们一起努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医馆里,吴老爹负责抓药、配药,两个徒弟则专心看病问诊。

赵亚楠也抽空前来医馆探望。一进小院,她便不禁赞叹,王爷把这地方布置得确实不错。只见一张大大的柜台矗立在那里,柜台后面摆满了各种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小院的规模也颇为可观,二哥和哑弟将自己从山上采来的草药都晾晒在后院。这次,何叔还特意带来了许多竹筐竹篓,方便他们晾晒和储存草药。师傅想着,以后自己在山上采来的草药再也不愁没有销路了,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和大富一起往城里跑一趟,给医馆运送草药,顺便还能来看看这几个年轻人。

有了吴老爹帮忙,又有两个小丫鬟负责给雅弟和二哥洗衣做饭,众人心里都有了依靠,踏实了许多。师傅对如今的状况十分满意,毕竟这房子不用付房钱,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开启医馆生涯的绝佳机会。

在这百草堂里,弥漫着草药的清香,也充满了大家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们期待着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们解除病痛,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赵亚楠摩挲着微微隆起的小腹,望着筹备中的百草堂,突然想起现代防疫的关键物件——口罩与酒精。她立即唤来王府十多个丫鬟婆子,围坐在绣房里裁剪棉纱、缝制口罩。针脚穿梭间,几十个雪白的口罩堆叠成小山,细密的纱层里仿佛织进了她满满的牵挂。

带着口罩来到医馆那日,寒风卷着药香掠过屋檐。赵亚楠把二哥和哑弟拉到后院角落,神秘兮兮地搬出几坛烈酒。“看仔细了。”她边说边架起小炉,铜壶里的酒水在炭火上咕嘟冒泡,蒸汽裹挟着浓烈气息升腾。当空气里弥漫起那股熟悉的刺鼻味道时,她眼波流转:“这是酒精,比普通酒水厉害百倍。”

她用棉纱蘸着蒸馏出的酒精,仔细擦拭刀具,金属表面泛起冷冽的光泽:“以后给病人施针、处理伤口前,都要用它擦手、擦工具,能把看不见的脏东西全杀干净。”见雅弟好奇地凑近闻,她急忙按住坛口:“可别喝!这东西进肚,神仙也难救。”

二哥望着坛中晃动的透明液体,眉头微皱:“从未听过这般神奇之物。”赵亚楠早有准备,指尖轻敲坛壁笑道:“上次随王爷去军营,遇见个随军的老军医传授的法子,说是战场上用了这个,伤员伤口好得快。”她语气笃定,又将几个密封严实的小瓷瓶推过去,“你们先用着,效果好我再想法子多弄些。”

暮色渐浓时,二哥将沾着酒精的棉纱敷在试针的手臂上,清凉感瞬间驱散了疑虑。望着亚楠离去的背影,他把瓷瓶小心塞进药箱——这个神秘的消毒法子,或许真能为百草堂掀开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