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唐女讼师 > 第13章 春仁坊命案(四)

大唐女讼师 第13章 春仁坊命案(四)

作者:夜卧阑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9 11:20:37 来源:小说旗

眼看日已至三,大理寺针对此案对外没有一点消息,内外都将调查线索捂的严严实实。

京都城对此热度不减反增加,因为《禁言令》的约束,百姓们也只能关上门私下议论,柳嫣人在正和堂自然有得天独厚的案件最新内幕。

晌午一过,秦瑶便凑过来与她八卦,“听说那个方大人办案时意外坠马,好在当时马跑的不快,只是摔断了个小腿,是被人抬回的大理寺的。”

柳嫣大吃一惊,眼看立下的军令状就要到期,方大人这会儿坠马,颇有脱身之意啊。

“怕不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才想的这个法子,对内对外都好有个交代。”

秦瑶撇嘴,“这就不清楚了,但是听说那个方大人最是刚正,之前办过许多案子都是速战速决,在朝廷和百姓之间都颇有威望,谁知道这次‘临门一脚’反倒出了岔子。”

“那这案子还查不查了?”柳嫣作为此案看客之一,对比方大人腓骨骨折,她更关心接下来的案子是谁来接手。

这可是块烫手山芋,办的好得民心受嘉奖,办不好难保仕途停滞落个办案不利的罪名。

秦瑶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依我看,这案子肯定还得查。大理寺不会因为方大人受伤就搁置这么重要的案子。只是接下来由谁接手,可就有得瞧了。”

柳嫣点点头,贴着秦瑶小声道:“我听裴禹说,这案子还惊动了陛下,上上下下都盯着呢。”

秦瑶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倒吸了一口凉气,“竟闹到了陛下那儿,难怪方大人坠马。这案子要是办砸了,那可是欺君之罪,谁接手谁倒霉啊!”

秦瑶见柳嫣不置可否,以为她心存疑虑,便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你想想,关乎民愿与朝廷威严,说是难办,若是办好了那可是露脸的机会,那帮老狐狸怎会轻易放过?你看吧,他们也定会瞅准时机,举荐自己人,尽快找个替代者,将案子推进下去。”

柳嫣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只是这接手之人,要面对的怕是不止案件本身的繁杂,谁能想到就么一个案子竟然还涉这么多弯弯绕绕。”

“方爱卿真是好手段,莫不是你觉得自己活的太久了。”果不其然,昪皇对方义正骨折很是不悦。

内阁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方义正拖着伤腿,艰难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到御前。

只能说能在官场混迹十年之久的老家伙,插个尾巴就能成精,懂得审时度势的锐利,博取帝王同情,方义正拄着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举装有罪证的匣子,递呈御前。

“陛下,老臣无能,办案途中意外坠马,所幸罪证已搜集齐全,望陛下过目。”

方义正痛心疾首的言明此案,自己殚精竭虑就是不想叫百姓寒心,君王失望,可奈何自己年迈又摔断了腿,实在无法胜任此案,由得昪皇惩处。

“朕原以为你是刚正之人,如此看来也是那贪生怕死之辈。”昪皇眉头紧锁,伸手接过匣子,打开后,目光迅速扫过一份份罪证,神色不愉的将匣子扣上。

“陛下!老臣一介白衣,因得陛下赏识才得以有今日,断不会因贪生怕死而龟缩逃避。只是门阀仗着累世积攒的雄厚根基,在朝堂与地方盘根错节,势力如藤蔓般肆意蔓延。”

方义正老泪纵横,“对子弟放纵,草芥人命,可每次陛下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老臣不想百姓失望,恳请陛下允臣告老还乡,远离这是非之地。”

“你这是在怨朕?”昪皇面色不善。

方义正重重叩首,“老臣不敢,老臣只是年事已高,实在无力凭借一己之力去掀翻京都城的势力。”

昪皇没再说话,阴郁的盯着方义正好一会儿。对于老方,君臣之间还是存有几分情感的。

毕竟是陪伴她皇权沉浮多年的老臣之一,几十年的来兢兢业业,未曾有一丝怨言,互相均留有余地。

这次她也是想借他之手好好敲打一番日益嚣张的门阀,但这老翁并不上套,不如将计就计,让那起子人先尝点甜头,日后在一并处理。

帝王很少让步,若没有十足的谋划,哪怕方义正全身筋骨俱碎也要为之肝脑涂地。

此次多少给方义正留了脸面,只罚了三年的俸禄,叫他回家修养,对告老还乡之事却只字不提。

如此大理寺卿的位置就空了下来,不久右相唐流见缝插针,趁机举荐了自己人。

说来奇怪,如此重要的位置女皇并未多做置喙,便点头应允。朝堂之上,众人虽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言,只能暗自揣测昪皇的心思。

新上任的大理寺卿名唤周崇,是京兆府蓝田县县丞,因家世显赫,早些年下放到县里历练。唐流见时机成熟,便就此提拔了上来,代理大理寺卿一职。

此人一到任,面上雷厉风行,将大理寺上下整顿了一番,紧接着便重新梳理了一番春仁坊一案的前因后果,但昪皇并未向他透露那密盒中的脉络。

私下里却日日夜挥权势,把酒言欢,大理寺其他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憋着一股劲用在办案上。

五日期限已至,周崇命人张贴告示,公布春仁坊最终调查结果。这一举动引得百姓纷纷议论,然而,事情并没有等来的大快人心。

柳嫣驻足告示栏前,仔细研读告示对此案公布的讯息。

春仁坊一案,经查乃是市井勒索引发,涉案人乃京都几名地赖,因索要钱财未果,恼羞成怒奋而杀人,手段其残忍,尔等已被惩处,秋后问斩,望百姓安心生活......

只见告示上详尽列出了几个地赖的姓名与籍贯,与作案过程。可诸多关键之处一笔带过,原本被百姓寄予厚望的案件,在这份告示里看似交代清楚,但却总给人一种因为交代而交代的感觉。

柳嫣眉头越皱越紧,她曾经在春仁坊周遭打听过,知晓这案子远没这般简单。那些地赖虽说平素里横行霸道,可此次命案发生前后,诸多迹象都透着古怪。

要说素来仗势欺人的地赖在绝对闹事之处虐杀半大小伙绝非易事,不说作案工具从何而来,单说施以‘猫刑’的过程中闹出的声响,恐怕没那么好遮掩,这也绝非单纯的勒索杀人能解释。

就在柳嫣满心狐疑时,身旁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妇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开了口:“姑娘,这告示怕是糊弄人的哟。我就住春仁坊边上,那些地赖平日里是不规矩,可要说他们有胆子干出这等惊天血案,我是怎么都不信。”

柳嫣闻言,连忙转身,恭敬问道:“老夫人,您能跟我讲讲,这案子还有啥古怪之处吗?”

老妇人左右瞧了瞧,见无人留意,才压低声音道:“娘子,你不知道,案发前几日,我瞧见有几个身着华服、神色匆匆的人在临近宵禁出了春仁坊,看着就不像普通百姓。而且啊,出了事之后,官府来查案,有几个看着像大户人家管家模样的人,也在附近晃悠,和衙役们嘀嘀咕咕的。”

二人正交耳之时,茶肆角落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只见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被几个衙役团团围住。

黑袍男子大声叫嚷:“我不过说了几句实话,你们凭啥抓我!”

衙役们一脸凶相,“哼,污蔑官府办案,扰乱民心,跟我们回衙门!”

众人一看,围在告示前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生怕波及到自己。柳嫣也不好揪着那老太细问,恐惹来牢狱之灾,便悻悻然随着人群离去。

怎料,行至百米就见秋月满头大汗的朝她这边跑来,“娘子,可算找到你了,华州那边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