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唐女讼师 > 第32章 劝解

大唐女讼师 第32章 劝解

作者:夜卧阑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1 16:58:44 来源:小说旗

陈靖远是堂里的老人,平日的确小毛病甚多,顾漪霞多是念及过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顾漪霞觉着头疼,皱眉道:“我再问你一遍,你所说的当真属实?”

柳嫣忿忿不平:“您若不信可以去问问刘讼师,仲青那头有老陈白纸红印的契约做证,标价八十贯的讼事不做非要自降身价,以十吊钱的价格签了李崇礼,这不是明摆着故意而为之。”

顾漪霞在思考的时候习惯性地把玩玉璜,她沉吟片刻说道:“这件事情若事实真如你们所言,堂里会去处理。你们先别急,我先弄清楚来龙去脉再说。”

柳嫣觉着这太不公平了,同行竞争背后使手段有情可原;可这是一个堂里的同僚,于情于理使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的确是太过分。她还想说些什么,被身后的秦瑶扯了扯,颇为无奈喟叹:“今后若是人人皆如此,哪还有我们末等讼师的活路。”

顾漪霞也不是一味的偏颇,软下语气安抚道:“先去与林夫人解释清楚,容我把事了解清楚。”

两人一前一后的离开,顾漪霞愤懑地将手中的玉璜重重地拍在书案上,她想饮水却发现杯中干涩,又重重地放下杯盏,自言自语道:“这个陈靖远,手段卑劣,搞事搞到堂里——”而后便打发人去寻刘子舒前来问话。

告完状的柳嫣是不情愿的去找林夫人解释,两个人的脸色极为难看。这已经不是单纯呛行,纯心把柳嫣往死路上逼。

得罪了林夫人就等于得罪了整个支持她的李、林两家人,他们背后的资源是京都上流。

秦瑶见柳嫣气焰更胜,惋惜地嘀咕道:“林夫人的讼案是做不成了。”

柳嫣不服气:“凭什么?恶意舍掉利益,堂里还能放任他这般行事?”

不是秦瑶丧气,她叹了口气给柳嫣摆清事实:“无论如何他都是先签署了代理契约,李、林二人都是得罪不起的人物,他们会权衡利弊,自然不肯拿出大笔的银钱赔付违约,自然会弃卒保军。所以咱们还是想想如何安抚林夫人才是。”

话音刚落,柳嫣就停下脚步神色复杂且不解的问道:“这世道当真没有公平可言?堂里若是不管,我自当将他告到衙门去。”

“告?就凭此事?”秦瑶冷笑,语气警告道:“你当真以为自己能告的赢?”

柳嫣无言以对,低下头,叹息一声没再说话。

此时,一个声音由远至近,“今儿倒是热闹,怎得空闲在此地闲聊。”俩人回首,看见陈靖远已经走到他们跟前。

陈靖远略过她们脸上不忿的表情,很是热络地打招呼:“尔等倒是与顾讼的关系不错,没事就往她这处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她的直属。”

柳嫣冷笑一声,反问道:“与我案讼师自然要时刻保持联系。难道不该和她联络吗?”

老陈今日心情甚好,笑着连连点头,嘴上却阴阳道:“你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你也是官司缠身之人,怎得?还没有你夫君的下落,啧啧,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还想着替人打官司,柳讼师可谓是高风亮节,值得我们一众讼师学习。”

柳嫣实在不想与这种人有过多交集,光看他的面容就打心眼里觉得恶心。她直接越过陈靖远那小人得志的样子,理都没理会,径直走了过去。

秦瑶两厢瞟了一眼,也跟在柳嫣的身后离去。

陈靖远老谋深算地冷哼一句:“跟我斗,都还嫩点。”

顾漪霞的屋内,刘子舒正坐在她面前,脸上均挂着不满的情绪。

刘子舒愤怒道:“老陈这事办的忒不地道,见过呛行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耍手段。遏制末等讼师就算了,宁可舍利也要阻拦别人的路,这等倾轧的行为实属无耻。”

见顾漪霞不语,他干脆把心里话一泄而清:“若是单纯的与末等讼师斗狠也就罢了,若真如柳嫣她们所说——往后堂里还做不做生意了?损失的可不止这八十贯,林夫人背后跟着个林将军,这事传出去叫咱们还怎么混。”

“行了,别说了,这个老陈真是越发不像话。前几日白白敲打一番,今儿个又闹这一出。”顾漪霞起身掐断一朵打蔫的芍药。

刘子舒欲言又止,想到正和堂易主的过往,把咽回去的话又过了一遍,最终还是缓和道:“影响属实恶劣,还是把几个老讼师聚在一起商讨一番更为合适,得彻底把这个苗头掐断才是。”

忍痛丢了西瓜捡芝麻的顾漪霞心烦意乱,她背着身,烦躁地摆了摆手:“我省得了,你先出去,叫我好好想想。顺便把老陈给我叫过来。”

柳嫣在自己的位置上思索对策,看着意气风发的陈靖远往东侧去,眼睛都没斜一下,就那么恶狠狠地盯着他的背影。

躲在角落的董赫缩了缩脖子赶紧把头埋了下去。

陈靖远心态轻松,还未等顾堂主看座就大咧咧地坐在了她的对面,甚至自己操持起烹茶品茗。

须臾之间,顾漪霞已经冷静下来。她单手托着下巴,似乎在考虑着什么,见陈靖远也不开口,便微笑着问道:“听闻你接了李崇礼的案子?”

陈靖远故作惊讶:“哟,您日理万机,还关心这等小事。几吊钱的案子,怎敢劳堂主费心。”

堂堂男子竟然会女子烹茶的手艺,可想这人不光有男人的手段更有女子的阴柔,这等人做起事来心狠手辣,宁可折损也不做成人之美之事。

顾漪霞点点头,好言相劝:“陈靖远,你我共事十几载,作为讼师你是老资历,又是一门管事,起码的容人之量应当是有的。据我所知,这桩讼案是人家师兄给牵的线。于情,这是她们自己接洽的讼案;于理,能为堂里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于私,我劝你不要对治下的少年人太过尖刻;要我看——还是与李大人解除契约,将案子还给她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