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 > 第116章 寡妇上环,各家变化

当轧钢厂仓库凭空出现神秘物资的消息传递到“上面”之后,直接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为了彻查此事,国家安全部门的人员再次行动起来,他们立刻又赶到轧钢厂,对仓库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同时对每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试图从他们的口中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经过一番严密的调查之后,结果却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这神秘物资仿佛是从天而降一般,让人摸不着头脑。

物资的来源问题一时间成了一个谜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救助站的粮食只是一些普通的粗粮,而轧钢厂内出现的这些物资却全都是质量上乘的精粮、肉类、水果等稀罕物资。但是两处的物资显然是同一个人或组织所为。

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批物资的时候。“聂帅”亲自赶来,他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和目前的调查情况。随后,他拿起那封留下的信件,逐字逐句地读完之后,沉默了片刻。

最终,“聂帅”下达了部署指令:“既然查不到物资的来源,那就不要再查了,严格按照信中的内容去执行吧!”他的话语虽然简短,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就这样,之后的每个月都会凭空出现相应的物资,只不过物资的数量和种类并不固定。国家对物资取样检查后,发现没有任何问题,也就继续按照信件的提醒发放给对应人员。

1961年4月,全国范围内的旱情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大多数人民仍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在办完贾东旭的葬礼后,轧钢厂对贾家进行了妥善的安排,使得秦淮茹成功地转为城市户口。

此时的贾家,只剩下贾张氏一人,由于她没有工作,仍然保留着农村户口。贾家这几个月来主要依靠轧钢厂发放的生活补贴,以及易中海偶尔接济的一些粮食,勉强维持着生计。

秦淮茹的肚子已经高高隆起,眼看就要到临盆的日子了。此时正挺着个大肚子在家里准备着午饭。

就在这时,棒梗和小当二人从外面风风火火地跑回了家。两个孩子的浑身上下都是土,看起来就像刚从土坑里打了个滚儿似的。

秦淮茹一看到这两个孩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顺手拿起墙角的扫把,作势就要去教训他俩。

贾张氏原本正坐在床上盘着鞋底子,眼见秦淮茹要动手打孩子,她连忙跳下床来,几步冲到棒梗面前,一把将他护在了身后。

“你这当妈的怎么能打孩子呢!”贾张氏瞪大眼睛,对着秦淮茹吼道:“要是我把金孙给打坏了,你对得起东旭吗?”

秦淮茹一听这话,心里的委屈一下就冒了出来,可她又不太敢跟婆婆顶嘴,只好委屈巴巴的说道:“妈,你看看他俩,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弄一身土回来。我现在都这样了,还得给他俩洗衣服,一点也不让我省心。呜呜呜……”说着说着,秦淮茹的眼泪就顺着脸颊掉了下来。

贾张氏眼见秦淮茹这般模样,就如同被扎破的气球一般,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气势,不再像之前那般强硬了。她嘴里嘟囔着,仿佛自言自语般地说道:“那……那也不能打孩子呀!”话一说完,贾张氏便赶忙起身,倒了些许温水,然后催促着两个孩子去里屋清洗干净。

待秦淮茹的抽泣声渐渐平息下来后,她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贾张氏,轻声说道:“妈,等我生完孩子去上班以后,您就在家帮忙照看一下这两个小的吧!棒梗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得送他去学校读书了。”

贾张氏听闻此言,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她担心孩子上学需要花费家里的钱,本能地想要拒绝秦淮茹的提议。然而,当她的目光看向里屋后,心中又有些犹豫了。毕竟,棒梗已经8周岁了,她也有些害怕耽误了棒梗。

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贾张氏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秦淮茹的安排。接着,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朝门外张望了一下,确认没有其他人在门外后,这才压低声音对秦淮茹说道:“淮茹啊,你生孩子的时候,干脆直接就上了环吧!”

秦淮茹听到这话,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瞪大了双眼。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显然是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怒气。

“妈,您这是什么意思?”秦淮茹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一个寡妇家家的,为什么要上环啊?”

贾张氏见状,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她紧紧咬着牙关,毫不客气地说道:“你既然占了东旭的工位,就得负责养贾家。东旭走得早,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贾张氏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知道你还年轻,可能还会有改嫁的想法。但是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至于你在外面怎么样........”

贾张氏的一番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秦淮茹的心上。她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困难了,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闷得难受。

.......

二人争论了几句后,贾张氏脸色铁青的说道:“我不管,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那我就不让你接替我儿子的工位。我非得天天去厂里闹不可。”刚说完,就见棒梗和小当已经清洗干净,从里屋走了出来。

棒梗听到贾张氏的话,一脸疑惑的问道:“妈,奶奶,你们刚刚讨论什么呢!什么闹啊?”

秦淮茹看到儿子出来,也慌忙应到:“啊?没讨论什么?你快去拿碗,咱们吃饭吧!”随后,她对着贾张氏小声说道:“妈,别说了!我会按照你说的做的。”

午饭后,秦淮茹一个人站在水池边,正在清洗两个孩子换洗下来的衣服。

突然,一阵刺痛从她的腹部传来,秦淮茹不禁呻吟出声。疼痛越来越强烈,她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冒出了冷汗。随后,她便开始大声呼救。

因为是周末时间,四合院大多数邻居正在家中休息,听到声音后,纷纷跑了出来。

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秦淮茹很快被送到了医院。

由于她长期营养不良,再加上身体劳累,导致这次生产异常困难。

易中海帮忙交了手术费,然后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

而贾张氏则在手术室门口来回走动着。她一直在念叨着:“求佛祖保佑,求菩萨保佑。”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这是她从未有过的表情。

在这一刻,贾张氏已经顾不得孩子的性别了,她只希望秦淮茹能够平安无事。因为她知道,如果秦淮茹出了事,贾家就真的完了。

一段时间后,秦淮茹在耗干最后一丝力气前,终于又生出了个女儿。贾张氏听到孩子哭声的那一刻,也是紧张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由于秦淮茹刚生产完,身体很是虚弱。虽然贾张氏提前跟医生沟通了上环的事,最后也没有弄成,约定出了满月后再来。

晚上,在秦淮茹的强烈要求下,顺利的出了院。

易中海特意跑到市场上,购买了一只老母鸡,让一大妈炖了一锅鸡汤,端给了秦淮茹。只不过吃到她嘴里的并不多,仅仅是吃了两小块肉,还有一碗鸡汤。其他的则被两个孩子和贾张氏分而食之。

整个月子期间,易中海和一大妈忙前忙后,时不时的来看望秦淮茹一番。因此,这次坐月子比贾东旭在的时候更好一些。他们俩最近也愁的不行,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养老人,只能暂时对贾家好一些。

秦淮茹这胎虽然生的又是个闺女,但是由于贾东旭没了,而贾张氏也不识字,最后秦淮茹自己给孩子上的户口。当她走在大街上,看到路边槐树盛开的花朵,因此给闺女取名为“槐花”。

她出了月子后,就跟着易中海去轧钢厂上班了。当她去人事科报到的时候,人事科的人还问过她要不要转到后勤部工作,毕竟车间里的活不太适合女人干。秦淮茹问清楚具体干什么后,拒绝了对方。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后勤工资一般不高,好的岗位轮不到她。而且,如果她去后勤工作,以后她儿子长大后,接她班的时候也是去后勤工作。毕竟这个时间节点,当工人最吃香。

最后,她只能跟着易中海学习钳工,只是她一个女人,文化程度又不高,很难晋升级别。因此,她一直拿着27块5的工资,养活着一家老小。每个月还要给贾张氏拿出3块的养老钱。

何雨柱得知贾家新添闺女的名字叫“槐花”时,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淡然的一笑。内心不由的念叨着:这贾家的一切依旧,只是少了一个跪舔的“傻柱”。

二大爷刘海中最近也是喜忧参半。因为刘光齐的媳妇怀孕几个月了。他眼看就要抱孙子或孙女了,但是刘光齐的老丈人快要调走了,所以想把儿子刘光齐也带走,这让他郁闷的不行。每天在家喝着闷酒,喝醉了就抽出皮带打光天、光福两兄弟。

三大爷阎埠贵家则波澜不惊。自从阎解成结婚后,两口子只要住家里的房,吃家里的饭,就得给家里交钱。这也惹得两口子时不时的吵闹一番,结婚半年时间也没怀个孩子。

后院的许大茂家最近可谓是热闹非凡。自从许大茂和娄晓娥结婚之后,起初这小两口亲密无间,简直就好的像一个人似的。然而,他们却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从来不自己开火做饭。今天呢,他们会回到娄家去蹭饭;明天呢,又会跑到许大茂父母那里去饱餐一顿。偶尔,他们还会厚着脸皮带上一些好的食材,让何雨柱帮忙炒上两个菜,当然啦,何雨柱也会留下一些当做回扣。

可谁能想到呢,这过完年后,许大茂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始四处去调戏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个消息传到了娄晓娥的耳朵里。这可把娄晓娥给气坏了,她气得直想跟许大茂离婚。不过呢,每次许大茂都会花言巧语的把娄晓娥哄得开开心心的。

就在最近,娄晓娥突然感到一阵恶心,这可把她和许大茂都激动坏了。两人二话不说,赶紧跑去医院做检查。当确认娄晓娥怀孕后,许大茂简直高兴得像要蹦起来一样。

从那以后,许大茂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在外面瞎胡闹了。每天一下班,他就准时回家,就算是去乡下放电影,也几乎不会在外面过夜了。

后院聋老太太依旧过着平淡的生活,只是平常节省下来的粮票,会被她偷偷的换成钱。何雨柱偶尔给她送点好的饭菜,她也时不时的拿出易中海帮忙买的糕点,给强国强军两兄弟分一些吃,也算是礼尚往来了。

六月份,何雨水参加了全国统一的高考。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里,全家人都紧张而期待着。

终于,成绩出来了!她考的分数还可以。经过一家人的讨论后,又咨询了学校的老师,他们最终决定让何雨水报考北京师范学院。

当何雨水收到北京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尤其是何雨柱,他为妹妹感到无比骄傲。这可是老何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啊!

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何雨柱特意邀请全家人去丰泽园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

而远在保城的何大清,在得知女儿考上大学的消息后,更是兴奋得难以入眠。当晚,他独自喝了一瓶白酒,以表达内心的喜悦。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 200 块钱,寄回了家里,希望能给女儿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