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201章 如法受持分

修仙修傻了 第201章 如法受持分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如法受持,破相明心

自深刻领悟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后,小普对《金刚经》的敬意与热忱愈发深沉,整个人仿佛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全身心沉浸在修行与弘法的道路上。他深深懂得,《金刚经》的每一句经文都似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宝藏,宛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众生前行的道路,引领着大家走向解脱的彼岸。在只树给孤独园,每日梵音袅袅,悠悠回荡在这片宁静祥和的修行之地。修行者们在佛法的润泽下,如同干涸土地上渴望甘霖的幼苗,不断探寻着生命的究竟意义,试图揭开这世间万象背后的神秘面纱。

又是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晨,柔和的日光如同细密的金纱,透过斑驳的树叶缝隙,轻轻洒落在只树给孤独园的法堂之上,为整个空间染上了一层神圣而庄重的金色。微风拂过,吹动着法堂外悬挂的经幡,发出簌簌的声响,似在低声诉说着佛法的奥秘。佛陀如往常一样,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智慧与慈悲的法座之上,他的周身仿若散发着一圈淡淡的光晕,那是慈悲与智慧交融的光芒,温暖而明亮,让每一个望向他的人,内心都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敬畏与安宁之感。众弟子们整齐地排列在法堂之中,他们身着朴素的僧袍,双手合十,眉眼间满是虔诚与敬畏,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佛陀开启今日的智慧法筵。

佛陀的目光慈爱而温和,仿若春日里的暖阳,缓缓扫过每一位弟子,那目光似乎能洞悉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与迷茫。随后,佛陀那低沉而富有磁性、饱含慈悲与智慧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法堂中悠悠响起:“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小普听到须菩提尊者的发问,心中猛地一动,暗自琢磨起来:“是啊,自我踏入修行之路,便一直聆听、研习这部经,可时至今日,竟还不知道它的名字。这名字,说不定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藏着开启经中无尽智慧宝藏的大秘密。它关乎着我们该如何精准领会经里深邃的智慧,又该以何种方式在日常生活里依照它的指引去修行。这名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我得好好思量思量。”小普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与好奇,紧紧盯着佛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小普听闻,心中仿若被一道闪电击中,不禁一震。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金刚那无比坚硬、锐利的形象,那是一种无坚不摧、什么都能穿透的强大力量。他暗自思忖:“叫《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如此坚硬锐利,是不是意味着这部经所蕴含的智慧,就如同金刚一般,能够破除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顽固不化的烦恼和执着?那些烦恼和执着,就像一道道厚重的枷锁,禁锢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尘世的苦海中苦苦挣扎。而这部经的智慧,定能像金刚一样,将这些枷锁一一斩断。‘般若波罗蜜’,之前听世尊讲过,是指依靠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合起来理解,就是说这部经的智慧,能帮助我们斩断尘世的种种束缚,超脱生死轮回的无尽苦海,抵达那清净自在、无忧无虑的解脱境界。世尊还特意着重强调要用这个名字去奉持,这其中必然大有深意。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名字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用心去领悟,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绝不能辜负世尊的一片苦心。”小普越想越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小普听到这话,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这话听起来可真是绕啊,一时半会儿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世尊说佛讲的般若波罗蜜,不是我们平常以为的那个有着具体形状、固定概念的般若波罗蜜,只是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和交流,才给它取了这么个名字。这其中的深意,大概是在警醒我们,千万不能被‘般若波罗蜜’这个词的表面含义给困住了。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超越了言语和概念所能完全描述的高深境界。就好比我们指着月亮告诉别人月亮在哪里,手指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本身并不是月亮。‘般若波罗蜜’这个词也一样,它只是引导我们去体悟那超越一切语言和概念限制的智慧的一个媒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个词的字面理解上,而要透过它,去探寻那隐藏在背后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智慧真谛。”小普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画面,试图更深入地理解这其中的奥秘。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否?”

小普听到这儿,心里顿时犯起了嘀咕:“如来有所说法否?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世尊天天都在给我们**,从世间的因果轮回,到修行的方法和境界,每一次**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可怎么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呢?难道这里面藏着更深层次、我们尚未领会的意思?这背后肯定另有玄机,我得好好思考思考。”小普微微歪着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探究的光芒。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小普瞪大了眼睛,满脸写满了疑惑,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他在心中惊呼:“须菩提尊者居然说如来无所说?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明明每日都能听到世尊讲那么多精妙绝伦、发人深省的佛法啊。等等,难道是说,佛法的真谛实在是太玄妙高深了,语言这种有限的工具根本没办法将其完整地表达出来?世尊平日里说的那些法,或许只是借助言语这一媒介,引导我们去感悟那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智慧。实际上,真正的佛法,是一种超越了言语定义和局限的存在,它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而不是仅仅依靠耳朵去聆听。”小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对佛法的神秘和高深又多了几分敬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否?”

小普抬眼望向远方,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三千大千世界那无比广阔、浩瀚无垠的景象。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星系在宇宙中闪烁,无数的世界在时空的长河中沉浮。他心中暗自惊叹:“三千大千世界,那得是多么广袤无垠啊!里面的微尘,恐怕数都数不清吧。世尊问这个问题,肯定不只是简单地在探讨微尘数量的多少,以世尊的智慧,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用意。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呢?”小普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但更多的是对答案的渴望。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小普听到这句话,先是一愣,随后突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世尊说诸微尘,并不是真的有实实在在、独立存在的微尘,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认知和描述,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微尘。世界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有个固定不变、永恒真实存在的世界,只是各种因缘和合,在特定的条件下,看起来像个世界,于是我们就叫它世界。这是在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由各种条件凑到一起产生的假相,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我们可千万不能被这些表面的相给欺骗了,一定要努力看到背后的真相。就像我们平日里看到的高山大海、花草树木,看似真实坚固,实则都是因缘聚合的产物,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那些功名利禄、爱恨情仇,也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小普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心中对世间万物的本质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凭三十二相见如来否?”

小普心中猛地一动:“三十二相,那可是如来庄严无比的外在形象,每一种相都代表着如来的一种功德和智慧。可世尊这么问,难道不能仅仅依靠这三十二相就见到真正的如来?这其中肯定有更深的含义,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小普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否也,世尊。不可凭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小普默默点头,心中暗自思索:“须菩提尊者说得太对了。如来的真正法身,是超越一切外在形象和概念的存在,它无处不在,又无形无相。三十二相只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根据众生的根性和因缘,示现出来的一种相状罢了。要是我们只盯着这三十二相,就以为这就是如来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必须透过这些外在的、虚幻的相,去领悟如来那无处不在、超越一切的法身。就像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一本书的封面去判断它的内容,要深入其中,才能领略到真正的智慧。如来的法身,就像那深邃的夜空,包容万物,却又难以用言语形容。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破除对这些外在相的执着,去体悟那如如不动的法身。”小普的心中涌起一股对修行的坚定信念,他决心更加努力地修行,去追寻那真正的如来法身。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受持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小普听到此处,心中仿若涌起一股汹涌的热流,情绪变得异常激动。他在心中惊叹道:“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去布施,这得是多么伟大、多么不可思议的善举啊!恒河沙,那是数也数不清的数量,以如此多的身命去布施,该能帮助多少众生,积累多少福德啊!可世尊却说,有人受持这部经,哪怕只是里面的四句偈语,再给别人讲解,所得到的福报竟然更多。这《金刚经》的力量也太强大了吧!这说明,传播佛法的智慧,远比做再多的物质布施都要重要得多。物质的布施只能解决众生一时的困境,而佛法的智慧却能照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从根本上解脱烦恼。我可得好好钻研这部经,把里面的智慧透彻地领悟,然后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从中受益,都能走向解脱的道路。”小普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金刚经》的智慧传播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法堂中一位年轻的修行者站起身来,满脸疑惑地问道:“世尊,既然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幻的呢?”

佛陀并未直接回答,只是微笑着看向众人,那微笑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深意。须菩提开口解释道:“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永恒的自性。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各种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并非真实不变的存在,只是在因缘聚合时呈现出世界的相状,所以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小普听后,心中似有所悟,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曾经对世界的认知。他想起自己曾经总是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看到繁华的都市,就认为那是真实而永恒的存在;看到人们追逐名利,就以为那是人生的真谛。如今他才明白,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就像一场绚丽多彩的梦境,虽然在梦中看似真实无比,让我们沉浸其中,喜怒哀乐皆由其生,却随时可能因为因缘的变化而改变。那些曾经让我们执着的功名利禄、爱恨情仇,在这如梦如幻的世界里,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就像清晨的露珠,虽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但一旦太阳升高,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小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对世界的虚幻本质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在之后的日子里,小普将这些感悟深深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修行中。他每日天还未亮,便早早起身,来到静谧的山林中。山林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新的一天欢呼。小普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席地而坐,缓缓翻开《金刚经》,开始诵读起来。每一个字,他都读得清晰而虔诚,仿佛在与佛陀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随着经文的诵读,他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尘世的喧嚣和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留下一片宁静与祥和。他能感受到,经文的智慧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他的心田,滋润着他的灵魂。

他也更加积极地向他人传播佛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引导更多的人走向解脱之路。有一天,小普在山林中漫步时,遇到一位正在为人生的意义而迷茫的修行者。这位修行者满脸困惑,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迷茫和痛苦。他看到小普,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连忙走上前去,向小普倾诉着自己的烦恼:“我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却始终不得其解。这世间的一切都让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我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小普微笑着安慰他:“师兄,你可曾听闻《金刚经》?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如同虚幻的梦境,转瞬即逝。就像那夜空中的流星,虽然美丽耀眼,但只是刹那间的光芒,无法永恒。真正的人生意义,在于领悟佛法的智慧,解脱内心的烦恼。当我们摆脱了内心的执着和烦恼,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说着,小普便与修行者一起席地而坐,详细地为他讲解《金刚经》中的智慧。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小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佛法的真谛一一传递给修行者。他讲述着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告诉修行者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他阐述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引导修行者放下内心的执着,以一颗清净的心去面对生活。

修行者听后,若有所思,脸上的困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神情。他感激地对小普说:“多谢你的开导,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定会好好研读《金刚经》,追寻那真正的智慧。”

看着修行者离去的背影,小普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次帮助,都是在践行佛法的慈悲与智慧,都是在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光明和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普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他对《金刚经》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每一次的领悟都让他的内心更加平静和坚定。他明白,修行之路没有尽头,就像那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只有不断地精进,不断地探索,才能离佛法的真谛更近一步。每一次遇到新的困惑,他都会深入经藏,寻找答案;每一次获得新的感悟,他都会将其融入生活,践行佛法。

在一个月圆之夜,小普独自坐在庭院中,仰望着明月。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庭院中的花草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小普的内心也格外宁静,他回顾着自己的修行历程,从最初对佛法的懵懂无知,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到如今能深刻领悟《金刚经》的智慧并传播给他人,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收获。他想起自己曾经在修行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那些迷茫和痛苦的时刻,如今都化作了成长的基石。他也想起那些因为他的帮助而对佛法产生兴趣、走上修行之路的人们,他们的笑容和感激的话语,成为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小普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中感恩佛陀的教诲,感恩每一位帮助过他的修行者。他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引导和支持。没有佛陀的智慧开示,他可能永远在黑暗中徘徊;没有修行者们的陪伴和鼓励,他可能无法坚持到现在。同时,他也在心中许下宏愿:愿世间众生都能听闻《金刚经》的法音,领悟佛法的智慧,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愿每一个众生都能摆脱烦恼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让这个世界充满慈悲与爱。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小普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将带着这份力量,继续踏上修行与弘法的征程,去追寻那无尽的智慧和慈悲,让佛法的光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佛法的温暖与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