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大学没毕业我把学妹带成了钓鱼佬 > 第45章 十一的安排,水屿钓鱼

一想起这个,骆羽又给樊荣光去了个电话,问他人什么时候到,却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和英子下星期一过来,把人给你们送过来,再实地考察一下咱们的公司现在怎么样。”

“那敢情好,你老人家来,我巴不得。房间今天就准备好,你和师娘要什么样的色调,我让人马上去买灯,给你们换上。”

“去你个小兔崽子,连你师傅的玩笑都开。”樊荣光笑骂着挂了电话。

骆羽算算时间,今天是星期天,下星期一,可不就是明天?

啊哈,这生活真是有滋有味。

借此机会,他又给自己父母打了电话,一来是报平安,二来是有邀请他们国庆节来潞城玩的意思。

给爸妈打完电话,骆羽又怂恿着卢萌给自己的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打电话,“要不咱们就把他们二老双方一起约到潞城来算了,出来散散心,游玩游玩,顺便把咱们的事情聊一聊,定下来。”

卢萌想想,这也挺不错的,就也跑到一边打电话,骆羽想偷听吧,却被她跑到里面关上门,硬是不让听。

等卢萌打完电话出来,骆羽问道,怎么样了?

“哼,都怪你,想要在一旁偷听。”卢萌气鼓鼓地说,“本来他们不来的。现在一定要来了。”

“哦。啊?这不是好事呢嘛。”骆反应过来,“差一点把我给带偏了。”

卢萌嘿嘿一笑,跑去整理东西,“亏得我和惠媛一起,刚才去菜场买了东西回来,要不然今天出海就没东西可带了。”

“番茄买了没?”骆羽问,“我就爱吃番茄。”

“番茄没买,我买了西红柿,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西红柿也阔以。”骆羽说着,走过去拿起一个番茄,去厨房冲洗一下。啃了起来。

“嗯。今天的不错,好吃。”

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整理东西。

还有缺的,他先去村里的菜场里买了三十个鱼筐。

原本打算买二十的,一不小心就多买了十个。

回来又开始装冰,一筐筐的冰块被他们装上电三轮。

亏得自己买了个三百公斤的制冰机,要不然光买冰块也要不少钱。

这些片冰在筐子里整形之后,凝结成一个个长方形大冰块,一会儿就会被骆羽他们整齐地铺在爱甫号上的冰舱里。

等整理完,他开车带卢萌去码头,赵伟则开着电三轮,送冰块。

码头边,原来属于老朱家,现在已经归骆羽的那艘船,已经被从水里弄起来,架在了架子上。

维保人员正在检查船底,同时把附着在外表的海洋生物给清理掉,主要是藤壶,也有海藻。

清理完毕之后,就是除锈,喷漆等工序。

趁此机会,骆羽三人过去转了一圈,观摩了一番维保人员的工作。

维保人员认识赵伟,就跟他打招呼,通过他才了解到,这艘船的主人,正是站在他面前的两口子。

其中一个维保人员开口道,“正好你们在,把你们的船起个名字,到时候我们喷漆,就给你们喷在两侧。”

起名什么的,骆羽都是交给卢萌的,卢萌想了片刻,跟骆羽商量道,“要不就叫飞翔号吧,你觉得怎么样,哥?”

骆羽觉得也挺不错,就道,“那就飞翔号吧。展翅飞翔,遨游九天。”

“飞翔号好像更好听一点。”卢萌听了骆羽的话,忽然改主意了。

“行,那就飞翔号了。”骆羽倒是觉得差不多。

定下了船名,骆羽又提了个要求。

“别忘了把海水制冰机和船用吊机机给我装上,还有顶流机,这些都是必备的。”

赵伟跟他们一起把东西往船上一放,他继续在码头上待着。

维保人员瞧着骆羽的身影,对赵伟道:“老板挺豪横啊,这是奔着金枪鱼去的。”

骆羽则先给海钓船加油,花了半个小时左右加满油,付了四千五百块钱,驾驶着海钓船,带着卢萌出海。

“今天咱们去哪里钓鱼呢,哥?总不可能猫耳岛那边还有野生大黄鱼吧?”

“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呢?”骆羽道,“牛马岛附近,水下的礁盘上,之前还有那么大的银鲳鱼群,万一今天还在呢。”

“可我今天想换地方了。”

卢萌道,“要不,咱们去水屿那边的礁盘上面钓?”

“也行,就听你的。那就朝着水屿出发吧。”

水屿是潞城三星湾外的一处小岛屿,距离三星湾直线距离大概五海里左右,换算成公里的话,就是九公里多一点。

不过那里距离莱芜河河口挺远的,骆羽以25节的经济航速开过去开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刚开到那里,卢萌就准备做饭了。

无他,现在已经是中午的十一点二十分,此时不做饭,更待何时。

午饭很简单,一个拍黄瓜(主角就爱吃这,作者君也很喜欢吃,一年365天,天天吃拍黄瓜也愿意。)

一个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盐水海白虾。

简简单单三个菜,配白米饭。

卢萌做饭的时候,骆羽并没有停歇,他先是把锚下了,然后把昨天没用完的青占鱼块从冷冻舱里拿出来解冻。

水屿这边,可以说是海钓者的天堂。

整个水屿形状上细下粗,从空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大的水滴,这也是水屿名称的由来。

整个岛地势平坦,有环岛的跑道,一圈接近三公里,是很多跑步爱好者的天堂。

岛屿四周多出水礁,礁石大而平,许多海钓爱好者喜欢登礁垂钓。

骆羽把船停靠的位置在水屿南部,水滴大肚子外侧。

这地方海水深15-20米左右,多青衣,石斑还有鲷鱼。

不过现在是秋天,相对于春夏两季,秋天的石斑鱼会逐渐减少,外海会更多一些。

反倒是青衣,可能要多一点。

今天天气良好,除了骆羽他们之外,还能看到有三艘海钓船,停在附近。

至于在岛上的钓手,数量则更多。

“果然不愧是海钓爱好者的天堂,钓鱼人可真多啊。”骆羽感叹道。

“那我把这个地方作为今天的钓点,是不是选错了?”

卢萌说,“人一多,我们钓太多,会不会被人怀疑啊?”

“钓得多是我们的本事,凭本事钓的鱼,别人为什么要怀疑。”骆羽拨弄着青占鱼块,让它们表层的冰快点融化。

卢萌一个拍黄瓜拌好,淋上一点热油就成了。

等她西红柿炒蛋做完,骆羽已经开钓。

盐水海白虾起锅,第一条鱼已经在收线了。

“今天钓什么鱼啊,哥?”

“青衣,还有鲷鱼,黄鳍鲷。”

骆羽说着,把鱼从水里钓了起来。

“啊哈,一条青衣。”

骆羽把鱼钩摘下,抓起青衣炫耀一般朝卢萌展示了一遍,丢进活饵仓里。

青衣活的更好卖一点,就把它养着。

“等饭熟就可以吃饭了。”

卢萌把海白虾盛起来,搁在一边。

“还有几分钟,我也来玩一竿。”

说着,挂上青占鱼块,就投出一竿。

“哈哈,我也中鱼啦。”

卢萌慢慢回着线,海底的鱼很快就给口,感觉不是很大,钓起来看,一条黄鳍鲷。

“叮!时间到。”

卢萌提醒着骆羽,她把这条半斤左右的黄鳍鲷摘下来,先放进活饵仓再说。

“吃饭了,哥。”

“好嘞。我把这条鱼钓起来。”

骆羽摇动渔轮,很快就把鱼给钓了起来。

“咦,这不是黄脚立啊,萌萌。”

骆羽用抄网把鱼给抄了起来。

“这鱼还真没见过,头一次。”卢萌也摇摇头,鲷鱼下属种类太多,一般钓到了才会去想着认识它。

骆羽掏出手机,拍照片,发到网上搜索。

“这是红友,学名:紫红笛鲷。”网上一搜,什么都出来了,方便得很。

“原来这就是红友啊。”卢萌赞叹道,“身上都是红色的,难怪叫红友鱼。”

这条红友,大概四斤左右,放在手里也稍微有点沉了。

“网上说它鲜嫩美味,是维生素含量最高的鱼类之一。”骆羽拿着手机给卢萌进行科普。

“明天师傅来了,正好用来款待他和未来的师娘。”

“哦……嗯?不对啊,他们怎么来了?”卢萌奇道,“不过来了也好,反正有地方住,还能给我们帮忙。”

“我不是问师傅要一个建筑方面的人啊,他们明天送人过来。”

骆羽说着就把这条红友丢进了活饵仓。

“吃饭吧。”

卢萌把饭盛起,递给骆羽。

“我先打个电话。”骆羽说,“咱们从七月份挖的那几口大鱼池,到现在一直都没用,我打算把它用起来了,不等什么观赏鱼了。”

“怎么?养海鱼吗?”卢萌问道。

“咱们每天钓的鱼,要是尽量都能活着回去,直接丢咱们的鱼池里不就行了,我也不用一有鱼就要送,费时间。”

“反正现在什么都齐全,就是把里面的水清理一下,再换上海水就行了。”

骆羽挖的那几口鱼池都挺大,一共四口鱼池,小的三口两米长,一米八宽,深两米五。

大的那口不得了三米宽,四米长,可是两米五的深度。

这三口鱼池,要是养鱼的话,量就很可观了。

给赵伟去了电话,让他直接找马海明,简单又粗暴,想来一个下午就能搞定了。

两人吃饭吃得挺快,毕竟今天出门晚了,到现在才钓了几条鱼,下午不能磨叽了,要磨叽的话,还怎么钓鱼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饭还能慢悠悠地吃吗?那不可能。

所以,骆羽和卢萌三下五除二就把饭吃好,连碗筷干脆都不洗了,直接堆在甲板角落,开始钓鱼。

附近不远处,另外的三艘海钓船上,似乎也在吃饭。

不过他们吃的好像是干粮,钓手们一边啃着干粮,一边钓着鱼。

那三艘海钓船上,每一个钓位都有人,可能是租船出海钓鱼的人吧。

就是不知道,钓手的费用怎么样,钓一天鱼能不能回本?

不过看体型长度,那三艘海钓船比骆羽他们的爱甫号还短一点,估计只有**米的样子,想来一个钓位的出海费用,不是太高,但也不便宜。

毕竟这里离岸边近,油费相对较少。

比如骆羽,他们这条爱甫号,从大方村码头出来到水屿这里,单趟用的油费是六百七八十块,连七百块钱都不到一点。

来回就是一千四百块钱不到。

至于冰块,他们是自制的,如果是外面买的话。

按照骆羽他们脚下的这条爱甫号来算,大概4个方左右的冷冻舱,由于是短时间钓鱼,基本会装整体容积的40%的冰块,也就是1.6个方。

能装大概一千两三百公斤的冰块,按照外面买的,一条冰块五十公斤,15块钱。

那冰块费用就在360~390左右。

再加上船员费用,钓竿还有鱼饵的费用,午餐费之类的全部算起来,估计每个人的钓费在八百到一千左右。

也不知道这些人,一天能不能回本。

毕竟如果没有像骆羽这样的外挂,一天也不知道能上几条鱼。

不过骆羽他们俩的成本也不算低。

今天的成本就是一千块钱的租船费,加上一千四的油费,加上三百六的冰块费用,这三项的成本就是2760块钱。

那还不算鱼饵,吃喝拉撒,渔具消耗等费用。

要是算在一起,三千块都顶不住。

骆羽他们拿起鱼竿,对着外侧的水面继续投竿。

这里鱼的品种还挺丰富,就吃饭前那一会儿,钓起来三条鱼,三个品种。

“我又上鱼了,哥。”

“哦?好样的,多上点,最起码不要亏本了。”

骆羽说着,自己也上了一条鱼。

“我上的这条鱼有点大,不知道啥鱼。”卢萌说,“希望是条大石斑。”

骆羽中的这条鱼,也不算小了,估摸着有七八斤,要不就是石斑,要不就是大青衣。

两人各自溜了片刻,骆羽拿起抄网,竿交左手,把鱼抄了起来。

一条大青衣,好几百到手。

卢萌那边,骆羽又过去帮着抄鱼,原来是条海鲈,体重和骆羽这条差不多,更长一些。

两人接着钓了半个小时左右,各自钓起来五六条鱼,都是鲷鱼,青衣之类。

还有一条石斑,倒是条价格比较高的红斑。

有这么些鱼,成本基本已经出来了,后面钓起来的,那都是赚的。

“今天技能还没用过,我要开技能了。”

骆羽提醒着卢萌,同时开启技能。

“上鱼时间开始!”

接下来的这一个小时里。

骆羽和卢萌就像是两台钓鱼机器,重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

挂饵抛竿,回线上鱼。

“大青衣十条,鲷鱼二十五条。”

骆羽统计这一个小时的鱼获。

光青衣,估计就能卖五千块左右,剩下的鲷鱼还没算。

特别是有几条个头挺大的黄鳍鲷和和黑鲷,都有两三斤往上,能卖个好价钱。

另外还有一条真鲷,也是他们从来没钓到过的。

“哥,你看。”

卢萌又钓起来一条黄鳍鲷,摘下鱼钩,丢进活饵仓。

这超大的活饵仓真不错,还能当活水仓来用。

骆羽顺着卢萌的眼神,转身看过去,就见那三条海钓船中的两条,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了锚,正在往他们这边开来。

一般来说,钓友们为了相互之间不发生争端,海钓船之间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不然有人打了窝,而你开着船到他窝子附近钓鱼,这不就成了蹭窝子的了。

“咱们先起锚。”

骆羽警觉地放下鱼竿,跑到船头去起锚。

卢萌则警惕地看着那两艘海钓船,不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那两艘海钓船,原本距离骆羽他们,最起码有三百多米的距离,此刻却来到他们近前。

“这位兄弟,我们看你们鱼获挺多的,冒昧地问一下,我们能不能在你这附近钓啊?”

来人倒是挺客气,而且两艘船结伴而来,看着都像是认识的。

“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就在这钓了。如果不行的话,那我们就另寻地方。”

对面船长和船员没有发话,应该不是他们的主意。

骆羽看了下时间,现在是一点四十几分,将近两点。

“哥,给他们钓吗?”卢萌小声问着。

“可以,你们钓吧。”骆羽想了想,说道,“跟我们隔得开一点。”

他也是个顺毛驴,你要是好好说话,那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一上来趾高气昂,或者说满嘴喷粪,说不得就要跟你说道说道。

见对方态度挺好,就同意了。

反正他们有外挂,不管人家钓得到钓不到,他们肯定钓得到。

这两条船,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往外走了走,正好是在骆羽他们诱钓范围内的外面。

停船下锚,开始钓鱼。

还真别说,他们下竿没多久,就有鱼咬钩,其中三个各自钓起来一条将近一斤的钓鱼,把他们开心得喜不自胜。

接着,又有鱼上钩,钓起来一看居然是青衣。

这两船人,钓了一个上午都没钓到什么鱼。

现在刚下竿没多久就钓起来鲷鱼和青衣,这让他们重拾了钓鱼的信心。

不过,他们也得感谢骆羽,要不是在他们的钓点附近钓鱼,恐怕钓一天都不可能钓起来这些鱼。

接下来,不仅骆羽和卢萌连着上鱼,就连那两艘海钓船,这么多钓手,不是你上就是我上,轮流上鱼。

一直钓到太阳快要落山,骆羽和卢萌自然是满载而归,那两船人,也是十分开心。

他们也钓起来不少鱼,今天出海钓鱼的费用肯定能够,说不定还能稍微赚上那么一点点。

好几斤的大青衣,一个下午他们最起码钓起来,将近二十条,还有一条鲷鱼更多,石斑鱼也有好几条。

光红斑,骆羽就看见两条,而且是个头不小,应该有个四五斤的。

至于骆羽他们这边,那就不用说了,活饵仓塞得满满当当。

今天他们也没统计,等一会儿回到家再说吧。

收拾好东西,骆羽和卢萌开着爱甫号走了。

现在五点半左右,他们到码头都快七点了,回到家吃完饭,估计得有七点半,只能让赵伟他们先吃饭。

另外两艘船上的人,则是开开心心地坐着船回去。

他们是外地的钓鱼爱好者,今天包了两条船出来海钓,一个上午就钓起来没几条鱼。

多亏了骆羽和卢萌,下午才让他们钓起来那么多鱼,连船老大都羡慕不已。

出来海钓的人,除非是精于海钓,又舍得花本钱去深海的,才能钓到大鱼,回本并赚钱。

像他们这样,就是在附近的沿海钓钓鱼,基本都属于玩票性质,想赚钱那是痴人说梦。

很多都是钓一天,也就那么一两条小鱼,运气不好的话,连小鱼都没有,直接空军。

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这两个船长也是头一次见。

虽然水屿这边鱼确实不少,也是海钓爱好者的天堂。

但一次性钓到这么多鱼,就算他们人多,那也是相当厉害了。

不过刚才那两个开着爱甫号的年轻人,钓得更多,就他们的鱼获,卖个一万五,那都是往少了说的。

大方村距离这边不近,两个船长都不认得这条船。

但看这俩年轻人在船上又不穿救生衣,又是十分娴熟,显然不是刚出海的生瓜蛋子。

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渔民。

骆羽开着船,卢萌则在船头看活饵仓。

今天钓的鱼太多了,都在活饵仓里,一条死的都没有,时间一长,有些鱼就不大熬得过来。

亏得还有增氧泵在,要不然还不得全部死翘翘。

看到有快不行的,卢萌就把他们捞出来,直接放完血冰上保鲜。

等到回到大方村码头,已经死了十来条。

赵伟和曹雄一如既往地在码头上等他们。

今天的鱼已经收过了,一千斤的海鲈,还有两百斤的黄鳍鲷,两百斤黑鲷,三百斤米鱼。

收的量是越来越大,证明销量也越来越好。

“你们晚饭吃了没?”

“没呢,等你们。”曹雄回道。

“不是说让你们先吃吗?”骆羽道,“等我们干啥。”

“在公,你是老板,哪有员工先吃,不等老板的道理。”赵伟说,“在私,咱们又是什么关系,连等你们吃饭都等不了了吗?”

“那我们赶紧回吧。”

骆羽也不多说,让赵伟他们把三轮车和五菱宏光倒过来,开始从船上往车上捞鱼。

把鱼捞完,背上渔具包,坐车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