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阳叫来服务生。
“给这位小哥哥来一杯咖啡。”
“好的,老板。”服务生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妹妹,长得青春靓丽,大长腿。
“小哥哥要什么咖啡呢?”服务生微笑看着骆羽。
骆羽被她一口一个老板叫得有点出神,敢情对面这家伙还在这开了家咖啡馆,有钱啊!
“啊?噢。”
“人家问你要什么咖啡呢,你发什么呆,难道是看上我们的漂亮小妹妹了?”刘海阳揶揄着他。
“这个,冰美式吧。”
骆羽对咖啡不是很懂,冰美式是他知道的为数不多的一种。
“好的,小哥哥请稍等。”
等服务生走之后,骆羽问刘海阳,“哥,这店是你的?”
“怎么,很惊讶吗?”
“不,不惊讶。”
“就是你这店里的服务生,说话都这么嗲吗?”骆羽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受不了啊。”
“别跟我装嫩,搞得你跟初哥一样。魔都也算我半个主场,你要是感兴趣,哥哥晚上带你尝尝鲜,大洋马,大毛,二毛,白毛,阿毛,统统都有……”
嚯!大哥你玩得挺嗨啊。
骆羽摆摆手,“先别说这个。你刚才说大水冲了龙王庙,这是咋回事,刘总你家还卖海鲜不成?”
“魔都这边第三大水产品进出口公司就是我家的,A股上市公司,你说我卖不卖海鲜。”
骆羽把嘴巴张成了一个o型,要不是面前有桌子挡着,怕不就要跪下来了。
大哥,请收下我的膝盖,以后就跟大哥你混了。
“刘总,刘哥,你是我大哥,求带发财。”
这时,那个服务生又来了。
“小哥哥,你的冰美式。”递给骆羽之后,对着他甜甜一笑,转身走了。
骆羽喝了口咖啡,好悬没吐出来,“这么苦嘛。”
话题一转,又开始问刘海阳,“那我买三文鱼的事情,就要着落到刘总,不,刘大哥你身上了。”
“不光三文鱼,其他的鱼你要你也可以跟我拿,回头我让人跟你对接一下。
不过咱们在商言商,我的鱼只到魔都本港,你买了运到潞城,我可以给你叫车,但运费要你自己出。”
“没问题。”
骆羽没想到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的大问题,而且以后只要跟刘海阳拿货就行。
像他们这种做进出口水产贸易的大公司,国外什么货都能拿到,这就相当于骆羽有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供应商。
并且这个供应商还能供应全球大部分的水产品,种类相当齐全。
解决了三文鱼的事情,骆羽心情大好之下,陪着刘海阳在魔都玩了两天。
当然,这里所说的玩,指的就是出海钓鱼。
刘海阳也有船,而且他的还是那种豪华的游艇,相较于骆羽的飞翔号,不但更大,装修也更豪华,更奢侈。
毕竟这是用来玩的,而骆羽的飞翔号是用来生产赚钱的。
在这两天里,骆羽极尽发挥他的能力,给刘海阳钓起了不少海里的大石斑。
但凡魔都外面海里有的,他都能给他钓起来。
刘海阳最喜欢这种大鱼,特别是要钓起来的这种,可把他开心的。
两天后骆羽告别刘海阳,回到沙南。
他先是带着魔都特产去看望了樊荣光,当然张英也不能落下。
随后又去了曹雄家里,看望了曹秀玲和两个孩子。
在沙南过了一夜,骆羽才打车去高铁站,坐上回潞城的火车。
总体来说,这一趟还挺圆满。
回到潞城,歇了一宿。
第二天上午,骆羽把刘海阳公司一个销售的电话给了赵伟,让他联系对接。
同时又让他开始着手招聘第三个主播。
十月底这一个星期,对于骆羽他们来说,算是比较忙的一个星期。
首先是青蟹塘里设备全部调试安装完成,青蟹苗入塘。
李鸣打算采用鱼虾蟹混养的模式。
这样的养殖方式鱼塘利用率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产出物多,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
其缺点是,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对各水产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要求较高,捕捞时比较复杂。
骆羽没想到的是,当初他说可以联系学校里的考的老师和教授来进行指导,竟然成为了现实。
他把他们学校里的一位副教授给请来了,对养殖青蟹的师傅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系统性培训。
并且,以后还会不定期地对师傅们进行培训,让这些跟青蟹打交道多年的老师傅们,学会科学养殖。
当然,老师傅们对此是多有不屑的,但骆羽有办法,每次培训后进行一次考试,考试通过的人,当月加五百块钱的工资。
这可比其他的任何招数都管用,至少他们的积极性是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件事情是,第一批来自魔都的三文鱼到货了,全部都是帝王鲑。
这一批帝王鲑总共重五百公斤。
骆羽的拿货价是160一公斤,同样的批次,比刘海阳卖给其他人的最低价还要低上三块钱一斤。
看来刘海阳对他还是很照顾的。
第三件事是新的主播也招到了,叫萧文娴。
虽然名字里带着文和娴这两个字,可和郑倩倩差不多的性格,一点也不文,一点也不娴。
她和司徒静组成的娴静组合,在网上被人戏称大喇叭组合。
骆羽通过第二场直播,把第三个号的粉丝也带到了三万多。
第四件事情,顾清莲联系到了丹麦那边的销售商,但骆羽这边还需要先办理相关的进出口资质,这就让事情变得有点尴尬,只能先作罢。
最后一件事情是,骆羽他们搬家啦。
其实也不能说是搬家了,因为住址没变,只是直播卖货的场地搬了而已。
大方村村委后面,有几间新造的房子常年空着,骆羽花钱把它租了下来。
由于是新造的,什么都不用装修,倒是省了骆羽不少功夫。
只需要牵网线进来,把宽带通了就行。
为此,骆羽又招了好几个人,专门为直播服务。
不过这些人,他有意地用的都是村里赋闲在家的年轻人,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有一份收入的同时也能获得村民们的好感。
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要,懒到骨子里,没有任何纪律性,的人那是绝对不能要的。
人一多,焦律和张建梅一起编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起到了作用。
骆羽甚至安装了人脸打卡机,按照各岗位的上班时间,开始对所有人进行考勤。
自此,公司才算是真正地成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