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101章 智造之光与星辰之志

2007年2月26日,杭城郊外的星达组装厂外,警戒线将道路封锁得严严实实,数百名媒体记者举着长枪短炮,镜头对准厂房大门。随着液压门缓缓升起,机械臂阵列的嗡鸣声裹挟着科技的冷冽气息扑面而来——星达最新一代全自动生产线首次公开亮相,银白色的机械臂如精密的舞者,在传送带上空划出流畅的弧线,将零部件组装成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星达3G手机。

“各位请看!”沈知意身着银灰色科技感套装,手持最新款手机走上演示台。她指尖轻点,手机屏幕瞬间亮起,自研的“星穹”操作系统界面如银河倾泻,流畅的动画切换引得现场一片惊叹。“我们的生产线采用AI视觉检测系统,每台手机的组装误差控制在微米级,生产成本降低40%,产能提升3倍。”她突然松开手,手机从两米高空坠落,落在特制的钢板上,机身仅留下轻微划痕,“这得益于航空级铝合金框架与纳米涂层技术,真正实现‘摔不坏’的硬核品质。”

最震撼的当属20瓦快充技术的展示。沈知意将电量耗尽的手机插入充电器,倒计时开始跳动。当屏幕显示“100%”时,时间定格在35分钟,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诺基亚最新款手机充满电需3小时,而星达重新定义了充电速度。”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目光扫过台下面色凝重的老牌手机厂商代表。

更令人瞩目的是手机内部的“心脏”——星宁自研的七纳米芯片。大屏幕上,芯片剖面图缓缓展开,纳米级的电路如同微观宇宙的星轨。“光刻机技术曾是我们的‘卡脖子’难题,但星宁的工程师们用了三年时间,从图纸到量产,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沈知意调出性能对比数据,“这块芯片的运算速度是海外竞品的1.5倍,能耗降低28%,这就是中国智造的力量。”

发布会现场,股票交易数据实时更新。星达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股价如同火箭般窜升,最终以856亿的涨幅收盘,彻底超越诺基亚在华市值。远在芬兰的诺基亚总部,高管们盯着屏幕上的曲线,不得不承认:一个属于中国手机品牌的时代正在来临。

当晚,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的战略会议室,全息投影中,一片现代化的科技新城正在杭城东部崛起。“这里将是中国的硅谷新区。”她用激光笔指着虚拟沙盘,“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园、国际学校、生态社区,我们要打造一个产城融合的科技乌托邦。”她转向沈宁,“金融板块立刻启动专项贷款,为入驻企业提供低息融资。”

而在慈善领域,星宁再次引发震动。沈知意面对镜头宣布:“星宁集团将捐赠60亿,成立‘星辰公益基金’。这笔资金将用于三个方向——扶持偏远地区的科技教育,助力国产芯片技术攻关,以及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她展示着湘西山区的实时画面,那里的孩子们正在使用星达捐赠的智能学习设备,“科技的温度,在于让每个人都能触摸到未来。”

消息传开,整个商界为之震撼。马云发来贺电:“知意,你这是要让杭城在科技领域‘弯道超车’!”马化腾则提出合作意向:“腾讯的游戏生态需要星达的硬件支持,我们联手打造下一代游戏手机!”宿华的火种短视频迅速推出“中国智造”专题,无数用户上传星达手机的创意测评视频,话题播放量短短一天突破10亿。

深夜,沈知意来到星达组装厂的监控室。透过大屏幕,她看着机械臂不知疲倦地运转,AGV小车有序穿梭,质检机器人的蓝光如银河星辰。手机震动,传来一封特殊邮件——来自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感谢信,信中提到星宁捐赠的光刻机技术,让国产芯片研发进度提前两年。

她走到厂区天台,远处,硅谷新区的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探照灯刺破夜空。沈知意打开手机,调出“星辰公益基金”的捐款明细,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双渴望改变命运的眼睛。2007年的这个春天,星宁以科技为笔,以慈善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属于中国智造的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