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160章 时光淬炼的价值坐标

2013年10月13日清晨,阿宁的薄雾还未散尽,沈知意已发动那辆哑光黑的兰博基尼驶上高速。车载智能系统自动规划出最优路线,全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显示:预计22小时抵达京城,途经17个服务区。她轻抚方向盘,想起1999年那个夏天——刚满17岁的她,用勤工俭学攒下的钱,在京城三环内买下了那套300平的复式公寓。

“那时候怎么敢想,自己能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落脚?”沈知意对着车载AI喃喃自语。彼时的她,不过是清北校园里行色匆匆的学子,在图书馆与实验室之间连轴转。而当年的同窗苏睛,总爱挽着她的胳膊说笑,谁能料到二十年后,两人的财富分别攀升至286.9亿与难以估量的商业帝国版图。

高速路上,智能驾驶模式启动,沈知意得以抽空查看手机。班级群里,同学们正热烈讨论着她即将到来的行程。“知意的那套房子,现在可是‘黄金屋’!”有同学发了张京城房产均价图,三环内核心地段每平米已突破20万。“算下来,那套300平的房子市值至少6个亿!”消息刚出,群里瞬间被惊叹号刷屏。

而此刻的沈知意,目光更多投向窗外掠过的服务区。这些由星宁集团参与改造的智能服务区,早已不是简单的休憩站点。无人机在空中盘旋配送餐食,新能源充电桩前车辆有序排队,共享办公舱里年轻创业者敲击着键盘。她调出后台数据:仅今年,旗下服务区已为周边居民提供超5000个就业岗位,从智能设备运维到无人超市管理,每个岗位都经过星宁职业培训学院的系统培训。

“沈总,前方桐城服务区有位创业者想求见。”助理的电话打断思绪。半小时后,沈知意坐在服务区的咖啡吧,听着25岁的李阳讲述他的“公路经济”项目——利用服务区闲置空间,打造集仓储、直播、物流于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您的《商业破局》里提到‘场景再造’理论,我就想,服务区不该只是歇脚的地方!”李阳激动地展示着3d模型。

沈知意笑着点头,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批注:“增加智能分拣系统,接入星宁物流网络。我让投资部明天联系你。”看着年轻人眼中迸发的光彩,她想起1999年那个在出租屋里啃馒头写代码的自己——每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都始于敢想敢为。

当夜幕笼罩华北平原,沈知意驶入最后一个服务区。这里的星空露营基地正举办创业者交流会,篝火旁,年轻人们围坐分享创意。她悄悄混进人群,听着有人讨论如何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农产品运输,有人提出在服务区设置“微型创业孵化器”。“要是二十年前有这样的环境……”她低声感慨,摸出手机给苏睛发了条消息:“快到了,准备好迎接‘古董房’主人。”

抵达京城时,晨光初现。兰博基尼缓缓驶入熟悉的小区,保安小跑着敬礼——早在十年前,沈知意就推动物业完成智能化改造,人脸识别系统早已将她录入VIp名单。电梯上升至18层,指纹锁“滴”地一声解锁,推开雕花木门的瞬间,记忆如潮水涌来:墙角的旧书桌,曾堆满五个专业的书籍;飘窗上的仙人掌,依然顽强生长。

“知意!”苏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哭腔。两个女人紧紧相拥,窗外三环的车流声与二十年前宿舍里的夜谈声重叠。“你知道吗?这套房子现在是网红打卡地。”苏睛抹着眼泪笑,“中介天天带人来看,说‘天才少女的故居’,挂牌价都炒到8亿了!”

沈知意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京城的朝阳。手机不断弹出消息,最新一条是服务区项目的盈利报表——当日流水突破千万。她转身对苏睛说:“房子的价值不在于标价,而在于它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就像那些服务区,给了无数年轻人改写人生的可能。”

此刻,京城的晨雾渐散,阳光洒在300平的客厅里,映照着墙上沈知意1999年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少女眼神清澈,与如今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企业家重叠,共同书写着一个关于奋斗、传承与超越的故事。而那套承载着时光的房子,早已超越了不动产的意义,成为铭刻着时代印记的精神坐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