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203章 光影交织的创新实验场

2014年7月6日上午,横店科技影视院校的环形会议室内,全息投影将未来城市的3d模型投射在半空,霓虹光影在参会者脸上流转。沈知意站在模型中央,身后是跃跃欲试的群演代表、刚从艺术院校选拔出的年轻导演,以及星宁影视的技术团队。

“两部网剧,总成本1000万。”沈知意的声音在空旷的室内回响,她轻点掌心,模型中的建筑开始变形重组,“一部叫《量子城事》,以2080年的悬浮都市为背景;另一部《古韵新章》,讲述古代匠人灵魂穿越到现代科技社会的故事。我们要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打破观众的审美疲劳。”

台下的群演们交头接耳,议论声中带着兴奋与忐忑。来自东北的群演老周举手提问:“沈总,拍未来戏是不是得穿奇怪的衣服?我们能行吗?”沈知意笑着调出虚拟服装库,数百套流光溢彩的未来服饰在全息屏上旋转:“所有服装、场景都通过虚拟现实生成,你们只需专注表演。而且,参演这两部剧的群演,日薪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000元。”

年轻导演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刚从中央美院毕业的林小夏握紧了手中的导演手册,她的毕业设计《赛博园林》曾惊艳学界,此刻终于有机会将天马行空的创意付诸实践。“沈总,我能尝试用中国水墨风格渲染未来城市吗?”她的提问引发一阵骚动,却得到了沈知意的赞赏:“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突破!传统美学与前沿科技的融合,才是核心竞争力。”

拍摄筹备工作在48小时内极速推进。科技院校的球形摄影棚被改造成“量子实验室”,工作人员调试着动作捕捉系统与环境模拟设备。沈知意亲自参与选角,AI选角系统通过分析演员的面部特征、声线特质,为每个角色匹配最适合的人选。当群演小张被选中饰演《量子城事》中的快递无人机调度员时,他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我一个跑龙套的,居然能演有台词的角色!”

在《古韵新章》的片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为直观。群演们身着汉服,手持智能终端,在虚拟生成的量子计算机前“操作”。年轻导演陈阳戴着AR眼镜,实时调整场景中的光影效果:“古代服饰的纹理要和赛博朋克的光效自然过渡,这是最考验技术的地方。”

星宁影视的技术团队为此开发了全新的“虚实融合引擎”。当演员在绿幕前做出抚琴动作,系统能瞬间将其映射到虚拟古琴上,琴弦震动与手指动作完美同步。“我们还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数据库。”技术总监展示着系统界面,“比如《古韵新章》中角色使用的算法,灵感就来源于《九章算术》。”

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量子城事》的一场追车戏中,虚拟现实场景与演员动作出现0.3秒的延迟,导致拍摄NG了十几次。沈知意召集技术团队连夜攻关,最终通过引入星达五纳米芯片,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升5倍,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拍摄渐入佳境,两部剧的独特风格开始显现。《量子城事》中,悬浮列车穿梭在水墨风格的楼宇间,赛博特效与工笔线条交织;《古韵新章》里,青铜器纹样化作全息投影,古老的哲学思想通过AI角色重新诠释。这些创新尝试吸引了圈内众多目光,老牌导演们纷纷前来探班,有人摇头质疑,也有人若有所思。

“沈总,投资方要求增加流量明星。”制片人焦急地找到沈知意,“他们担心群演撑不起收视率。”沈知意却调出拍摄花絮视频:“看看这些群演的眼神,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的投入比很多专业演员更真实。我们要相信观众的审美,更要相信科技赋能的力量。”

2014年7月下旬,两部网剧顺利杀青。当最后一场戏的导演喊出“cut”时,片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群演们围着沈知意,有人眼角泛泪:“谢谢您给我们机会当主角,这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时刻。”年轻导演们则捧着素材拷贝,迫不及待地开始后期制作——他们知道,这场科技与传统的实验,或许将成为改变影视行业的起点。而沈知意站在暮色中的摄影棚前,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已有了下一个创新计划的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