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213章 福运之地:创业神话的起源与传承

2014年8月20日,京城初秋的微风拂过梧桐叶,沙沙作响。沈知意站在刚售出的300平豪宅门前,望着门把手上还残留的手印,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这扇门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1992年,年仅18岁的她,怀揣着从奖学金和兼职攒下的积蓄,毅然买下了这套房子。那时的她或许不曾想到,这里会成为改变她命运的起点。

“知意,你又在怀念过去了?”苏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同学兼创业伙伴的她,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相册,扉页上是一群穿着校服的年轻人在房子前的合影。“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开公司会议,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大家就围坐在地板上,吃着泡面讨论未来。”苏睛翻开相册,照片里年轻的沈知意眼神坚定,身旁是同样充满干劲的同学们。

这套房子确实有着神奇的魔力。创业初期,沈知意和团队在这里熬过无数个通宵,困了就倒在简易的折叠床上,饿了就煮一碗挂面。有一次,一位前来洽谈合作的投资人不经意间摸了摸门框,原本犹豫不决的他,当晚就敲定了投资协议。从那以后,“摸门得福”的说法不胫而走。

更令人称奇的是,楼下的两套房子被改造成创业孵化园区后,入驻的初创企业仿佛都被赋予了幸运光环。一家开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小公司,在这里成立三个月就拿到了千万级融资;还有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在这里研发出的教育类App,短短半年用户量突破百万。渐渐地,这里成了创业者们心中的“圣地”。

“你知道吗?”沈知意轻抚着门框,对苏睛说,“昨天新业主来交接时,我特意叮嘱他保留这个传统。只要是创业者来访,都可以摸一摸这扇门。”苏睛笑着点头:“这哪是门啊,分明是承载着梦想和希望的‘幸运符’。”

消息很快传遍了创业圈。当天下午,房子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年轻的创业者们怀揣着对成功的渴望,纷纷前来“沾沾喜气”。有人摸着门框喃喃自语:“希望我的项目能顺利拿到天使轮融资。”还有人拿出手机,对着门拍照发朋友圈:“打卡传说中的创业福门,下一个亿万富翁就是我!”

一位来自南方的90后创业者小陈,在摸过门后激动地说:“我做的是跨境电商项目,一直卡在供应链环节。听说这里有神奇的力量,我特意坐飞机赶来试试。”说着,他展示手机里的新消息——就在刚刚,一位海外供应商主动联系他,提出愿意降低合作门槛。

随着人越来越多,新业主不得不开启智能预约系统,安排来访者有序触摸门框。更有甚者,开始在网上高价售卖“摸门体验券”,引发热议。沈知意得知后,立刻通过星宁集团官方账号发布声明:“这里永远向真正的创业者免费开放,希望大家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努力和创新,而这扇门,只是承载梦想的起点。”

在创业孵化园区内,星宁集团还特意设立了“福门创业基金”,为那些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一位刚获得基金支持的创业者感慨道:“摸门或许是一种心理暗示,但星宁提供的实实在在的帮助,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夜幕降临,房子的智能灯光亮起,照亮了依然不愿离去的创业者们。沈知意站在远处,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扇门的故事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而星宁集团也会一直守护着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走吧,”苏睛挽起沈知意的胳膊,“还有更多的奇迹等着我们去创造。”两人相视一笑,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星宁集团大楼。在那里,新的科技项目正在孵化,新的创业神话即将书写。而那扇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门,将永远成为创业者们心中的精神图腾,见证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的诞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