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 第33章 招贤纳士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第33章 招贤纳士

作者:山与大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7:44:43 来源:小说旗

残阳如血,兖州旷野上连绵的麦浪镀了一层金边。新垦的田埂间,农人赤脚踏过湿润的泥土,将青州匠人改良的曲辕犁深深插入地脉。赵云银枪横在马鞍上,远眺最后一支山贼溃逃入苍茫暮色,身后轻骑高举的“赵”字旗沾满烟尘,却掩不住流民跪拜时高呼的“万胜”之声。城郭外新垦的荒田间,曲辕犁剖开板结的地脉,老农颤抖的手撒下今春第一把麦种。

“泰山郡户籍新增七千户,半数来自青州流民。”简雍抖开竹简,眉头却紧锁,“只是徐州来的盐队,近日屡遭劫掠。”“箭镞上...有陶谦部将的徽记。”

刘备玄氅下的手按紧剑柄。俯身抓起一把混着麦种的泥土,任其从指缝簌簌而落:“陶恭祖忠厚长者,断不会行此卑劣之事。”

百里外的许昌城头,戏志才黑袍翻卷如夜鸦振翅。他指尖摩挲着从徐州快马送来的半截断箭,箭镞上“陶”字烙印被鲜血浸得模糊。“好一个忠厚长者。”他轻笑,身后阴影中跪伏的细作喉头滚动,周围的精神力让空气隐隐扭曲,这是戏志才的“弈道”,天地为盘,苍生作子。

细作不敢直视那双倒映着棋路的眼睛:“已按军师吩咐,东阿县周围三处庄园已于昨夜焚毁,留了丹阳兵的腰牌。”

“不够。”戏志才轻笑,袖中滑出一卷帛书,“将颍川陈氏私通的密信抄送陶谦长子,再让死士在徐州散播童谣——‘刘字旗,血染泥,陶家儿郎哭麦畦’。”他转身望向曹操军帐,帐内药香飘出,戏志才灰瞳骤缩,“曹公要的,是陶谦自斩臂膀,拱手让出琅琊。”

风过荒野,兖州与徐州交界的密林深处,惊起几声寒鸦凄鸣。

泰山郡府衙内,展昭蘸茶在案上画出两道水痕:“急设招贤阁,缓立熹平书院,双轨并行。”

刘备眸光骤亮,正欲开口,展昭却突然一手按在坐垫上,霍然起身!“请玄德公即刻下招贤令——广招天下贤才,不论出身,只问贤能!”

“啪!”荀攸手中的竹简砸落在地。他素来木讷的面容罕见地扭曲,广袖猛地拽住展昭的袍角:“君复慎言!此举是要掘天下世家的根!”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四百年的举荐制,岂能因一纸招贤令崩塌?届时颍川陈氏、汝南袁氏必群起攻之,使君将成众矢之的!”

刘备按剑的手背青筋暴起。雌雄剑穗上的双鱼纹绞成死结,正如他此刻心绪——他何尝不知此举凶险?自周代乡举里选,至汉武察举孝廉,世家门阀早已将仕途铸成铁壁。若真打破此制,莫说兖州,恐怕整个中原的士族都会视他为仇雠!

“公达可知洛阳焚城那夜,我看到了什么?”展昭裂纹瞳孔幽光暴涨,“太学生尸骨堆积如丘,只因他们出身寒门!十常侍卖官鬻爵时,颍川荀氏可曾为百姓发过一言?”他甩袖震开荀攸的手,茶案上水痕凝成“民”字,“若天下才俊尽困于门第,汉室才是真的亡了!”

荀攸踉跄半步,左耳“听道”之能疯狂鼓噪——刘备的心跳如战鼓擂动,血脉中奔涌的竟是破釜沉舟的决绝。他闭目长叹,终于明白展昭为何要在此刻发难:兖州新立,百废待兴,正是借流民之势冲破枷锁的绝佳时机!

“使君…”荀攸嗓音沙哑,指尖无意识摩挲腰间玉珏,“纵有万全之策,也需十年教化、百年经营。如今贸然行事,只怕……”

“等不起!”展昭厉声打断。东郡郊野的惨状历历在目,饥童匍匐在土坑中刨食草根,老妇用最后一口粟米喂给垂死的孙儿,“等世家高门施舍仁义?等他们开恩让寒门子弟入仕?公达,你听!”他猛地推开轩窗,夜风裹挟着流民夯土筑墙的号子声涌入,“这兖州的冻土下,埋着多少冤魂的哭嚎!”

刘备突然拔剑!雌雄剑寒光劈开案几,碎木飞溅中,他赤瞳如火:“明日张榜——凡有安民之策、强兵之能者,不问门第,皆可至招贤阁应试!”对着荀攸恭敬施礼,“公达若惧,此刻便可携荀氏五万石粮种离去!”

荀攸怔怔望着剑尖,忽地轻笑出声。他整了整凌乱的衣冠,从袖中抖出半卷《盐铁论》:“攸七岁读此卷时,曾问祖父——贤良文学为何宁死不改税制?”指尖划过竹简上“民困则国危”五字,“今夜方知答案。”他俯身拾起摔落的玉冠,重新戴正,“这招贤阁的考题……攸亲自来拟。”

“招贤阁需立‘三不问’。”展昭指尖蘸茶,在案几上写出淋漓水痕,“不问出身、不问过往、不问立场。”此时荀攸已经外出,大堂内只有自己和刘备二人,刘备紧蹙眉峰,似乎在犹豫,“今冬匈奴南下,袁绍吞并韩馥在即,我们没有时间甄别忠奸。”展昭明白刘备所想,但是现在的兖州,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刘备明白如今的处境:“招贤不问出身,若混入细作...”

“所以招贤阁需立‘三考’。”展昭指尖燃起幽蓝火焰,火中浮现文武两种幻象,“一考其能——献安民策、强兵术者,无论黄巾白身,皆可应试;二察其心——凡鹤立鸡群者,由我以众生瞳窥其内气,虽不能尽辨忠奸,却能见杀孽血气;三同其志——”他推窗指向城外新立的丈高石碑,碑文殷红如血,“凡入阁者,需明我等之志,若道不同,大可一走了之,不必苛责。”

刘备眸光骤亮:“若遇大奸似忠者…”

“所以要设‘缓’局。”展昭轻笑,推窗指向东方。夜色中隐约可见洛阳方向的天际泛着暗红,那是未熄的余烬,“蔡师已携文儿移居东郡,他昨日来信,愿在泰山脚下重建‘熹平书院’。”

展昭转身,“熹平书院不教权谋,只传《礼记》《农书》。但人心向善者,听圣贤言,自会耻于为恶。”

烛火忽地爆开灯花,映出刘备眼中的感动。洛阳焚城那夜自己救下蔡邕时,老儒生唯一拜托的就是救下徒儿展昭,师生之情,如同父子。而今蔡邕重开书院,不止是教化,更是将天下士林的目光引向兖州。

“昭姬姑娘可安好?”刘备忽然问。

展昭瞳孔细微一缩。瞳孔内闪过一丝温柔,几日前前去探望的场景历历在目,蔡昭姬指尖抚过焦尾琴,琴弦已经修好,在听到流民孩童诵读《急就篇》时,眸中泛起春水般的柔光。所知内情者都知那日与天对弈是为了天下百姓,可谁知道他内心也有能为文姬改变命运的骄傲。

“她在编修《流民录》。”展昭垂眸掩去异色,“记屯田之策、录匠人之技,说是要留给后世饥馑之年。”

说话之间,夜风忽卷急报入窗,关羽在东阿县焚毁的庄园灰烬中,搜出“陶”字箭镞百枚。

窗外忽有疾风掠过,一片枯叶飘落案头。展昭双指捻起枯叶,叶脉在他掌心燃起幽蓝火焰:“戏志才动手了。”洛阳的暗哨统一将重心搬到了泰山,“曹操要的不是离间,是逼陶谦自乱阵脚,好吞徐州残部。”

刘备跟着冷笑,“那就让子龙去徐州送份大礼,把截获的那批西凉战马,连同‘陶’字断箭,一并交给糜竺。”刘备将染血的箭镞拍在案上,冷笑如刀,“再告诉他,琅琊盐道的匪患,兖州管了!”

黑暗中有衣袂破空声远去。展昭望向案上燃尽的灰烬,恍惚又见戏志才灰瞳中交织的血色棋路。他指尖无意识摩挲下巴,想起了在颍川书院时郭嘉对戏志才的评价,神色莫名:“戏志才的‘弈道’能算十步,但百姓的脚,从来只踏眼前的路。”

四更梆子敲响时,第一粒麦种悄然顶破兖州的冻土。更漏滴尽时,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戏志才在许昌掐碎棋局幻象,而招贤令已化作无数信鸽,扑棱棱飞向九州四海。陈群在颍川摔碎茶盏,袁绍在邺城怒撕帛书,而糜竺在徐州抚掌大笑:“好一个刘玄德,这是要把天捅个窟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