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花开的季节等你 > 第五章 列车终到站

我在花开的季节等你 第五章 列车终到站

作者:余味也愚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抹光亮逐渐飞来,像一只扑火的飞蛾,执着地撞向车窗。列车驶出隧道后,窗外的山峦在眼前又清晰起来,连绵起伏的轮廓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离开兰州不足两个小时,地貌已经悄然变化——山上不再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稀疏的绿意点缀其间,让人终于能够分辨出这个季节本该有的色彩。

我收回目光,转向对面座位。那个惊魂未定的小姑娘此刻安静了许多,只是耳垂仍然通红,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裙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见我看过来,田宝怡又迅速低下头去,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

"谢谢哥。"她的声音比蚊子的振翅声大不了多少,却在这嘈杂的车厢里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

我淡淡点头,从背包侧袋掏出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拧开瓶盖递过去。田宝怡条件反射般地想要推辞,却在看到我眼神的瞬间怯生生地接了过去。她小心翼翼地抿了几口,喉间传来轻微的吞咽声。看来刚才那场突如其来的骚扰确实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姑娘心有余悸。

车厢里弥漫着方便面和人体混合的气味,空调的冷风也吹不散这种独特的"火车味"。田宝怡似乎想打破沉默,她抬起头,嘴唇微微颤抖着:"哥,你是去旅游吗?"

"回家。"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温和一些。她的紧张像一层透明的薄膜,稍有不慎就会被戳破。

"哦哦,我还是第一次一个人出来..."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消失在空气里。我注意到她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咬着下唇,留下一排浅浅的牙印。

这确实不像一个经常出门的女孩会有的表现。一般这个年纪的女孩不会选择在火车上穿短裙——除了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外,行动也不方便。她的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双肩包和一个超市购物袋,里面装着几包零食和一瓶喝了一半的饮料。

"你是兰州人吗?"我问她。

田宝怡摇摇头,几缕发丝从马尾辫中逃逸出来,垂在脸颊旁。"不是,我是云南的。高考完后报了兰州的大学,自己提前去看看。"

"西北师范大学?"

她眼睛一亮,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

我只是笑笑岔开话题"兰州挺好的,"我说,"不过你刚开始可能会不习惯这边的干燥。记得多喝水,备点润唇膏。"

"嗯嗯,我同学也这么说。"她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矿泉水瓶上的标签,"其实我想去学校看看的,可是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保安不让进。"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记忆深处的某扇门。禄丰——昆明的一个县级市,2022年我曾到过那里。那时的正月,天气已经比六月的兰州还要炎热。我走出禄丰南站,羽绒服里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站外广场上的小饭店里,老板娘告诉我没有面条,只有米线和米粉。最终我只能妥协,点了一份回锅肉盖饭,却怎么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吃完将包寄存在这间小店后我在广场四周漫无目的的溜达着,三三两两的出租车司机用着特有的方言招揽着旅客,下午四点多我盯着烈日再次踏进禄丰南站,当在站台的尽头找到加1节车厢后我背上行囊再次离去,依旧是这趟Z372次列车。

"哥?"田宝怡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你也是师大的吗?"

"师大对面。"我微笑着回答,"以后你上了学可以去看看。"

"不是你们学校的能进去吗?"她眨着眼睛问道,睫毛像蝴蝶翅膀一样轻轻扇动。

"放心,我们学校的保安还是很宽容的。"我开了个玩笑,她咯咯笑起来,声音清脆得像风铃。

阳光透过车窗斜射进来,我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云南女孩。她的皮肤比其他云南人更加白皙细腻,像是上好的瓷器,但一双手却显得粗糙,指关节处有几处明显的老茧——那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痕迹。我没去细问,只是问她兰州之行玩得如何。

田宝怡的笑容凝固了一瞬,眼神飘向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没怎么玩,"她的声音低了下去,"以后机会还多着呢。"

我没有追问。每个人都有不愿提及的故事,就像我背包里那张被折了又折的照片——沈小玉站在师大校门口,阳光洒在她的长发上,笑容比身后的郁金香还要灿烂。

但田宝怡似乎怕我误会,急忙解释:"其实我是想看看学校附近有没有长期能干的兼职,但是没找到,不然就不用回去了。"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听不见。

就在那一刻,我注意到她眼中的光芒正在暗淡下去,那种神情我太熟悉了——和沈小玉得知她父亲糖尿病恶化时的眼神一模一样。即使过了这么久,那个画面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多说几句。"等开学后,你可以先在学校里的商店找个兼职。军训结束后,可以试试家教。"我的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师大的学生在兰州很受欢迎。"

田宝怡的眼睛重新亮了起来,像是夜空中突然被点亮的星星。"真的吗?"她向前倾了倾身子,"哥,那你知道那些家教群从哪加吗?"

"我这就有。"我掏出手机,"你现在要吗?"

"可以吗?"她惊喜地问,"那我能不能加你微信?"

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她的头像是几只动画小猫,朋友圈里大多是校园生活和家乡风景。我把她拉进大学时加的家教群,她兴奋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连声道谢。

"对了哥,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她低头在手机上输入备注。

"任远。"我说。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希望我以后能够走的很远,确实我也走过了很远的路,却依旧在拥挤的人潮里流浪,始终未曾找到自己的归宿和方向。

"任远哥,"她认真地念了一遍,然后抬起头笑了,"谢谢你。"

列车在轨道上轻微摇晃,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声。田宝怡渐渐放松下来,断断续续地讲起她的故事:母亲早逝,父亲在新疆打工,她和爷爷奶奶在云南的小村庄里长大。她说这些时语气平静,但手指始终绞在一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我想自己赚生活费,"她轻声说,"不想给爸爸添麻烦。"

生活就是这样,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我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想起沈小玉也曾说过类似的话。那时我们还在师大对面的校园里,她靠在我肩上,说毕业后要一起开家小店,过简单的生活。

哈达铺站到了,又一批旅客涌上车厢。之前那个找不到座位的老爷子踉踉跄跄地走过来,拘谨地站在我们旁边。他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像是被岁月刻下的沟壑,手里提着几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

"姑娘,我能坐一会儿吗?"老爷子小心翼翼地问田宝怡,"有人来了我就走。"

田宝怡连忙往窗边挪了挪:"您坐您坐,没关系。"

老爷子感激地坐下,塑料袋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他解释说不会用手机买票,在车站买了站票,却不知道站票和坐票一个价钱。他的方言很重,但语气温和,让我想起老家的祖父。

不知为何,这个奇怪的三人组合竟出奇地和谐。老爷子从塑料袋里掏出花生和苹果,硬塞给我们。"自家种的,"他骄傲地说,"可甜了。"

田宝怡礼貌地接过,小心地咬了一口苹果。"真甜!"她惊喜地说,眼睛弯成了月牙。

夕阳西沉,车厢里的光线逐渐变暗。广播里响起"前方到站陇南站"的提示音。我起身取下行李架上的背包——蓝白色的配色已经有些发黄,那是大学开学前沈小玉陪我买的。这些年它跟着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如今旧物仍在,人事已非。

"再见,路上小心。"我对田宝怡说。

"任远哥再见!"她挥挥手,"谢谢你!"

老爷子又抓了一把花生塞进我手里:"娃,拿着,路上吃。"

走出车厢,陇南站的站牌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暖。我站在站台上,看着列车缓缓启动,田宝怡的脸在车窗后渐渐模糊。手中的花生还带着老人的体温,散发着淡淡的泥土香气。

久违的,我感到心头涌上一丝暖意。在这熟悉的列车上,陌生人的善意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或许,这就是旅途的意义——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偶然相遇,彼此温暖,然后继续各自的旅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