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104章 和亲?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第104章 和亲?

作者:杰外生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03:33:20 来源:小说旗

房玄龄的话音刚落,殿内瞬间像被投入一颗巨石的湖面,激起轩然大波。

秦王府旧臣们个个面色震惊,如同被雷劈中一般。

他们跟随李世民一路浴血奋战,打下这片江山,骨子里最重荣誉与尊严,如今却要靠牺牲一位公主来换取苟延残喘的和平,这简直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长孙无忌更是怒发冲冠,他须发皆张,指着房玄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尖锐刺耳:

“房玄龄,你疯了吗!和亲?亏你想得出来!我大唐铁骑纵横天下,何曾需要用这种手段!简直是辱没了我大唐的威名!”

他的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房玄龄脸上,可见其愤怒之情。

房玄龄面色平静,他早料到会是这样的反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长孙无忌咆哮。

其他秦王府旧臣虽没有长孙无忌这般激动,但也纷纷出言表示不赞同。

“房相此言差矣,公主乃金枝玉叶,岂能轻易远嫁蛮夷?”

“是啊,和亲之事,有损国威,不可轻言!”

“我等誓死追随陛下,保家卫国,绝不容忍这种屈辱之事发生!”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情激奋,反对之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压抑和愤怒的气息。

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看着下方争吵不休的臣子,脸色阴晴不定,目光深邃得让人难以捉摸。

长孙无忌怒气冲冲地转过身,向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一拜:“陛下,臣请您收回成命!和亲之事,万万不可啊!”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阻止这在他看来荒谬至极的提议。

李世民依旧沉默不语,殿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他做出最终的决断。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杜如晦缓缓走了出来,对着李世民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朝堂上僵持的局面。

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案,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颤。

“岂有此理!朕堂堂大唐天子,竟要靠和亲苟延残喘!这是奇耻大辱!”他怒目圆睁,龙袍下的身躯微微颤抖,可见其内心之愤怒。

房玄龄神色不变,依旧平静地拱手道:

“陛下息怒!臣知道和亲有损国威,但如今我大唐内忧外患,不得不为之啊!”

他顿了顿,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在大殿中回荡,“突厥大军压境渭水,虎视眈眈;国内又连年灾荒,民不聊生。若不答应和亲,突厥铁骑南下,我大唐边境将生灵涂炭!到那时,陛下又该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房玄龄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李世民的心上。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沉声问道:

“难道除了长乐,就没有其他公主可以和亲吗?”

房玄龄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陛下,只有长乐公主才能让突厥重视。长乐公主聪慧贤淑,才貌双全,又是陛下最宠爱的女儿。只有她,才能体现我大唐的诚意,才能让突厥相信我们和亲的决心。”

“长乐……”

李世民低声念着女儿的名字,心中五味杂陈。

他仿佛看到女儿天真烂漫的笑脸,听到女儿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想到要将心爱的女儿远嫁他乡,他的心就如同刀绞一般疼痛。

房玄龄察言观色,知道李世民内心正在挣扎,于是继续说道:“陛下,为了大唐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还请陛下三思啊!”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李世民眉头紧锁,目光投向殿外,仿佛要看穿那迷雾重重的未来。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此事……容朕再想想……”

长孙无忌见状,上前一步,正欲开口……

长孙无忌猛地向前一步,打断了李世民的沉思。

“陛下,臣万万不敢苟同!长乐公主乃金枝玉叶,怎可远嫁蛮夷之地?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

他语气坚决,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长孙无忌心中盘算着,若是长乐公主远嫁,他便无法让自己的儿子长孙冲娶到公主,巩固家族地位的计划也会落空。

“长孙大人此言差矣,”一直沉默不语的秦琼突然站了出来,他身披铠甲,声如洪钟。

“我大唐男儿皆是铁骨铮铮,何惧一战?与其委曲求全,不如放手一搏!末将愿率领大军,将那蛮夷之辈赶出我大唐疆土!”他双拳紧握,眼中闪烁着熊熊战火,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厮杀。

“秦将军,你的忠勇之心,朕明白。”

房玄龄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但如今我大唐内忧外患,若是与炎国开战,必然会消耗大量国力,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到那时,内乱外患一起爆发,我大唐危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我们必须先稳住外部局势,才能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

李世民沉吟片刻,看向房玄龄,问道:“玄龄,你与突厥使者商议过此事吗?他们可愿意接受和亲?”

房玄龄躬身答道:“回禀陛下,臣已经与突厥使者私下会晤过。他们表示,只要我大唐愿意和亲,他们便愿意出兵,并与我大唐签订和平协议。”

李世民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

和亲虽然有损国威,但却能换来短暂的和平,让他有时间处理国内的危机。

可是一想到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远嫁他乡,他的心就如同被刀割一般疼痛。

“陛下,”房玄龄再次开口,“如今形势危急,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李世民的最终决定。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朕……”他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身上,“辅机,你似乎还有话要说?”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他没想到李世民会突然点到自己,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

长孙无忌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慌乱,沉声道:

“陛下,臣……臣只是觉得,和亲一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突厥狼子野心,签订和平条约,明日或许就会撕破条约。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

房玄龄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长孙大人所言甚是。和亲只能暂时稳住炎国,为我们争取时间。但若要长治久安,还需自身强大。”

李世民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秦琼身上。

“叔宝,你觉得呢?”

秦琼抱拳道:“陛下,末将以为,无论和亲与否,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当务之急,是加强边防,操练兵马,随时准备迎战!”

李世民点点头,环视群臣,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良策,能解我大唐之困?”

大殿内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众臣都明白,此时此刻,除了和亲,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见状,长叹一声:“罢了,此事容后再议。诸位爱卿先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议。”

“臣等告退!”

众臣齐声应道,躬身退出大殿。

长孙无忌走在最后,他回头望了一眼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他快步走出大殿,心中暗自盘算着:“长乐公主绝不能嫁去炎国!得想个办法……”

回到府中,长孙无忌立刻召来心腹,密谋一番。

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阻止长乐公主和亲。

“陛下,”长孙无忌突然又出现在了李世民面前,躬身说道,“臣以为,若是和亲,也并非一定要长乐公主。我大唐公主众多,或许……”

李世民眉头一皱,打断了他的话:“辅机,你想说什么?”

“臣以为,新城公主年幼,但聪明伶俐……”长孙无忌试探着说道。

“住口!”李世民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新城才几岁?你也忍心将她送去和亲?你还有没有人性!”

长孙无忌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息怒,臣……臣只是一时糊涂,绝无此意!”

李世民怒视着他,胸口剧烈起伏,良久才平复下来。

他冷冷地说道:“辅机,你退下吧。朕不想再听到这种话。”

长孙无忌不敢再多言,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长乐公主寝宫内。

长乐公主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盛开的鲜花,眼中却充满了忧愁。

她已经听说了朝堂上的争论,也知道自己很可能成为和亲的人选。

“公主,该用膳了。”侍女轻声说道。

长乐公主摇了摇头:“我不饿,你先下去吧。”

侍女退下后,长乐公主起身走到桌前,拿起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她心中烦乱如麻,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长乐妹妹,我可以进来吗?”

长乐公主一愣,随即起身,脸上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冲哥哥,请进。”

长孙冲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粥。

“长乐妹妹,我看你脸色不太好,特意给你熬了碗莲子粥,你尝尝。”

长乐公主接过莲子粥,轻轻地吹了吹,小口小口地喝着。

她心中明白,长孙冲此来,绝不仅仅是为了送粥。

长孙冲看着长乐公主,他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长乐,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