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153章 朝中事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第153章 朝中事

作者:杰外生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03:33:20 来源:小说旗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道,“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运粮,而是安民。幽州一案,虽已查明,但地方官员贪污**,致使民怨沸腾,百姓流离失所,才是灾情蔓延的根本原因。

如今,王顺等人已伏法,朝廷威严得以彰显,百姓亦可安心。臣建议,不如将这些逃难的灾民遣返回乡,让他们重建家园,如此一来,河东道的灾情自然可平息。”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便有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纷纷附和。

“长孙大人所言极是!”

“灾民返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此举可安抚民心,稳定地方,实乃上策!”

李世民将众臣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一声。

他如何不知这些世家大族的盘算?

河东道乃是大唐粮仓,如今灾情严重,正是他们低价兼并土地的大好时机。

遣返灾民,看似仁慈,实则是为了掩盖他们的贪婪之心。

“诸位爱卿所言,朕已知晓。”

李世民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只是,此事并非如此简单。河东道灾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忽。”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来人,宣程咬金进殿!”

程咬金身着戎装,大步流星地走入朝堂,抱拳行礼:“臣程咬金,参见陛下!”

“知节,免礼。”

李世民抬手示意程咬金起身,“朕命你护送幽州查抄的粮食前往长安,一路之上,可有何见闻?”

程咬金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情,“回陛下,臣一路走来,见闻颇多……”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殿中那些衣冠楚楚的官员身上,又看向李世民,沉声道,“尤其是在那炎国境内……”

“炎国?”殿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众臣面面相觑。

“不错,正是那占据辽东之地的炎国。”

程咬金朗声说道,“臣奉旨前往长安,途径炎国边境,见那里虽是流民聚集之地,却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臣暗中派人打探,方知炎国君主,竟将土地分给流民耕种,还提供粮种和农具,让他们自给自足。”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荒谬!那炎国不过弹丸之地,如何能做到如此?”

“莫非是那程将军被蒙蔽了双眼?”

“绝无可能!流民刁顽,岂会轻易安分守己?”

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程咬金,“知节,你继续说。”

程咬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臣起初也不信,可亲眼所见,不由得臣不信。那炎国虽小,却极重视人口,视百姓为根基。

他们不仅分田地,还兴办学堂,教导百姓识字算数……”

程咬金说着,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呈给李世民,“陛下请看,这是臣在炎国所得之物。”

李世民接过一看,一样是几页纸张上写满了奇特的符号,另一样则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散发着丝丝凉意。

“这是何物?”李世民疑惑地问道。

程咬金正要解释,却听殿外太监高声唱道:“孔颖达,李靖觐见——”

李世民微微颔首,“宣。”

两员老臣缓缓步入大殿,朝李世民行礼。

李靖目光锐利,扫视了一眼殿中众人,沉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程咬金见孔颖达和李靖到来,声音愈发洪亮,带着几分激昂:

“陛下,臣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那炎国,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莫说其他,单说百姓所用之物,便远胜我大唐!”

他大手一挥,唾沫横飞:“冬天,他们烧一种叫做蜂窝煤的东西,屋里暖烘烘的,比烧柴火干净多了!耕地,他们用一种叫做曲辕犁的玩意儿,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教育!”

程咬金顿了顿,提高了嗓门:“炎国孩童,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入学读书认字!他们用一种叫做‘拼音’的法子,学习文字极为容易,短短数月,便可读书看报!臣敢断言,若我大唐百姓也能如此,必将士气大涨,国力倍增!”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世家大族的官员们面面相觑,若是百姓都识字了,他们还如何垄断知识,操控舆论?

程咬金仿佛没看到众人的神色,继续说道:

“臣一路走来,听到了不少百姓的怨言。他们说,大唐赋税沉重,官员贪腐,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若是陛下不能善待百姓,只怕……只怕他们会选择去那炎国,寻求生路!”

此言一出,李世民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深知民心所向的重要性,若是百姓离心离德,江山社稷将岌岌可危。

程咬金将手中的几页纸张递给孔颖达,说道:“孔大人,这便是那炎国的‘拼音’书籍,您是饱学之士,一看便知其中奥妙。”

孔颖达接过书籍,仔细端详片刻,他捻着胡须,缓缓说道:“此法……确有独到之处,若是能加以改良,或可为我大唐所用。”

世家官员们一听,顿时坐不住了。

若是让孔颖达真的研究出什么名堂,那他们的地位岂不是岌岌可危?

“孔大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是啊,那炎国乃是蛮夷之地,其文字岂能与我大唐相提并论?”

面对众人的质疑,孔颖达只是淡淡一笑,并不理会。

他将目光投向李世民,等待着他的指示。

李世民眼神复杂地看着手中的冰块,又看了看噤若寒蝉的百官,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将那‘拼音’书籍,呈给诸位爱卿传阅……”

书籍在朝臣手中传递,带着一股无形的重量。

丝绸摩擦的窸窣声,官员们翻阅时屏住呼吸的细微动静,汇聚成一种异样的寂静。

他们的目光从那些陌生的符号上划过,起初是不屑,继而是疑惑,最后化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恐。

那是对未知的恐惧,也是对自身地位受到威胁的本能反应。

长孙无忌接过书籍,老眼中精光闪烁,他久经官场,立刻意识到这套拼音一旦普及,对于世家大族把持的教育体系将是何等巨大的冲击。

“陛下,此物……”长孙无忌斟酌着字句,想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担忧。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朕要让你们见识一样更有趣的东西。”

他朝程咬金使了个眼色。

程咬金心领神会,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放在朝堂中央的空地上。

他打开布袋,露出一堆灰白色的粉末——硝石。

“陛下,诸位大人,俺老程今日就给你们变个戏法!”程咬金咧嘴一笑,露出粗犷的笑容。

他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接过一个水盆,将硝石倒入其中,快速搅拌。

朝堂之上,顿时弥漫起一股刺鼻的寒意。

水盆中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冰。

原本还对拼音不以为然的官员们,瞬间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是怎么回事?”一位年轻的官员惊呼出声,打破了朝堂上的寂静。

“神迹!这莫非是仙家手段?”另一个大臣颤声说道,

李世民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

这硝石制冰,是他从程咬金口中得知的炎国奇技淫巧之一。

今日展示出来,就是要震慑这些自视甚高的世家大族,让他们明白,大唐并非天下第一。

“诸位爱卿,此乃炎国之物,名曰硝石。无需冰窖,便可凭空制冰。”

李世民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诸位看到了吗?这炎国能掌握如此奇技淫巧。若是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我大唐还有胜算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朕知道,诸位爱卿对如今的教育体系颇有微词,认为科举取士,足以选拔人才。但朕要告诉你们,时代变了!那炎国不分贵贱,人人皆可读书识字。如果我们还抱着老一套的观念不放,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朕意已决,要在大唐推行新的教育体系,普及拼音,让更多的百姓能够读书识字。此事,刻不容缓!”

李世民掷地有声地说道,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陛下……”长孙无忌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李世民抬手制止。

“此事,不必再议!”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李靖,语气缓和了几分:“卫国公,你常年戍守边疆,对那炎国的情况,可有什么看法?”

李靖向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炎国虽小,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的声音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寒光。

“依卫国公之见,当如何应对?”李世民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李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世民,缓缓吐出几个字:“臣,请战!”

李靖声若洪钟,掷地有声:“臣请战!恳请陛下御驾亲征,联合高句丽,一举拿下辽东,永绝后患!”

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群臣,仿佛能洞穿人心。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如同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原本还沉浸在硝石制冰带来的震撼中的大臣们,瞬间炸开了锅。

“不可啊,陛下!”

一位官员慌忙出列,高声劝谏,“如今国库空虚,粮草不足,如何支撑大军远征?”

另一位官员也连忙附和:“是啊,陛下,那炎国偏安一隅,不足为虑。如今我大唐百废待兴,应当以休养生息为重。”

李世民端坐龙椅,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犀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

他知道,这些官员并非真的担心国库空虚,而是害怕战争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正是当朝元老裴寂。

“老臣以为,如今并非开战良机。前些日子,陛下为筹集粮草,曾向各世家募捐。当时,各家都倾囊相助,是因为听闻程将军即将攻打炎国,以为胜券在握。如今……”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如今,各家余粮不多,恐怕难以支撑大军所需。”

裴寂的话,如同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世家官员们的担忧。

他们纷纷出列,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对开战的反对。

“是啊,陛下,如今春耕在即,若是强行征粮,恐怕会激起民变。”

“微臣家中余粮确实不多,恐怕难以支援大军。”

“还请陛下三思啊!”

朝堂之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涌向李世民。

程咬金站在一旁,看着这些道貌岸然的官员,心中怒火中烧。

他粗大的手掌紧紧握住腰间的佩刀,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能感觉到刀柄的冰冷,如同此刻朝堂上的气氛一般,令人窒息。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这些世家大族,才是大唐最大的隐患。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裴爱卿,你方才说,各家余粮不多?”

裴寂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回陛下,正是如此。”

李世民的目光如同利剑般射向裴寂,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那朕倒是想问问,裴爱卿家中,究竟还有多少余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