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 第227章 快传太医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第227章 快传太医

作者:杰外生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3 09:20:52 来源:小说旗

郭朝站在破旧的客栈里,手中紧紧握着那个装有玻璃玉玺的布袋。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他望着布袋中的玻璃玉玺,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这玉玺的质地和重量都与寻常玉器不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从不远处传来,打破了他心中的宁静。

“郭将军,金吾卫的队长前来询问,您是否继续前往大炎。”

郭朝抬起头,望向那布袋中的玻璃玉玺,他深吸一口气,果断地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庭院里,金吾卫的队长站在一旁,显得有些焦虑。

阳光照在他的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郭朝走上前,目光坚定地看着金吾卫队长。

“队长,我需要返回长安,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给陛下。”

金吾卫队长眉头微皱,显然有些不解。

“将军,我们已经启程多日,按原计划前往大炎,若突然折返,恐怕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郭朝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紧紧握着布袋,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我理解你们的辛苦,但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即返回长安。金吾卫的职责是保护国家,而不是盲目跟随计划。”

金吾卫队长见郭朝态度坚决,不敢再问,只好吩咐车队调头。

郭朝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他知道时间不等人,每多耽搁一刻,局势就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车队调头后,郭朝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但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浓。

玻璃玉玺的重量仿佛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释怀。

傍晚时分,郭朝终于回到了长安。

宏伟的城门和繁华的街道一如既往,但他的心情却显得格外沉重。

他径直来到秦琼的府邸,急匆匆地步入内堂。

秦琼正在书房中批阅公文,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郭朝,忙放下手中的笔。

“郭将军,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匆忙?”秦琼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

郭朝深吸一口气,将布袋放在桌上,缓缓揭开布袋,露出了那块玻璃玉玺。

秦琼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他仔细端详着这块玉玺,眉头逐渐皱起。

“这……这究竟是什么?为何你如此郑重其事地带来见我?”

郭朝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从玻璃玉玺的来历,到他在客栈的疑惑,再到金吾卫队长的询问,一五一十地向秦琼讲述。

秦琼听完后,脸色骤变,

“这分明是大炎朝廷设下的圈套!他们故意将这玻璃玉玺交给你,就是为了引诱我们上当!”秦琼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怒气,拳头狠狠地砸在桌上。

郭朝点了点头,心中的不安更加明显。

他紧紧握住布袋,坚定地说:“秦将军,我们必须立即向陛下汇报此事,不能再拖延。”

秦琼点了点头,接过玻璃玉玺,重新装入布袋中。

他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大炎的阴险手段让他愤怒不已。

他转身吩咐亲卫,准备前往皇城。

“郭将军,你随我一同前往,此事必须尽快禀报陛下。”

郭朝紧随其后,两人迅速登上马车,朝皇城疾驰而去。

马蹄声在街道上回响,激起阵阵尘土。

秦琼的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布袋,仿佛握住了国家的未来。

郭朝的心中也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马车穿过层层城门,终于来到了皇城脚下。

秦琼下车后,抱着布袋,大步流星地走向太极宫。

郭朝紧跟在后,两人的脚步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示他们的决心。

秦琼停在太极宫的大门前,眼神坚定地看向郭朝,轻声说道:“无论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郭朝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迈步向前,太极宫的大门在他们面前缓缓开启。

秦琼的脚步在空旷的宫殿回廊中发出沉闷的回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他的心头,沉重而压抑。

他紧紧抱着手中的布袋,那里面装着揭露大炎阴谋的关键证据——另一块玻璃玉玺。

他快步穿过重重宫门,直奔太极宫而去。

此时的太极宫内,李世民正悠闲地坐在龙椅上,手中把玩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玺。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玉玺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映照在他喜悦的脸上。

这块玉玺,正是前些日子大炎使臣进贡的“稀世珍宝”,据说价值连城,象征着两国永世修好的盟约。

他摩挲着玉玺光滑的表面,感受着它温润的触感,心中充满了得意和满足。

“这大炎国还真是识时务,如此宝物也舍得进贡。”李世民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扬。

他将玉玺高举过头顶,对着阳光仔细端详,仿佛要将这宝物的光芒尽收眼底。

玉玺在他手中熠熠生辉,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心中对大唐盛世的憧憬。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李世民眉头微皱,有些不悦地看向殿门。

只见秦琼和郭朝快步走入,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焦急的神色。

“秦琼,何事如此慌张?”李世民沉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秦琼走到李世民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手中的布袋高举过头顶,声音颤抖着说道:“陛下,臣有罪!臣有重大事情要禀报!”

李世民看着秦琼异常的举动,心中升起一丝疑惑。

他放下手中的玉玺,目光落在秦琼手中的布袋上,问道:“何事如此惊慌?慢慢说来。”

秦琼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布袋,露出了里面一块与李世民手中几乎一模一样的玉玺。

这块玉玺同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与李世民手中的玉玺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李世民看到这块玉玺,顿时愣住了。

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伸手接过秦琼手中的玉玺,与自己手中的玉玺仔细对比。

两块玉玺的大小、形状、颜色、甚至连雕刻的纹路都完全一致,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这……这怎么可能?”李世民的声音颤抖着,难以掩饰心中的震惊。

他紧紧握住两块玉玺,感觉手心一阵冰凉,仿佛握住的不是玉玺,而是两块冰冷的石头。

秦琼跪在地上,沉声说道:“陛下,臣在返回长安的途中,发现这玉玺的质地与寻常玉器不同,便派人前往大炎暗中调查。结果发现,这玉玺在大炎的市面上随处可见,只需五十文钱便可买到一块。”

“五十文?!”李世民听到这个数字,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眼前一黑,身体不由自主地晃了晃。

他手中的两块玉玺滑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愚蠢和无知。

“大炎……竟然敢如此戏弄朕!”李世民怒吼一声,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龙袍的前襟。

他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重重地倒在了龙椅上。

“陛下!”秦琼和郭朝惊呼一声,连忙上前扶住李世民。

鲜血顺着李世民的嘴角不断流出,染红了金黄的龙袍,触目惊心。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充满了压抑和恐慌。

“快!传太医!”秦琼大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久久不散……

“皇后娘娘,陛下他……” 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凤仪殿,话还没说完,便被殿内紧张的气氛吓得不敢再说下去。

太医署的太医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提着药箱,脚步匆匆地穿梭于凤仪殿与太医院之间。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草味,混合着龙涎香的气息,令人窒息。

金漆雕龙的药炉中,火焰熊熊燃烧,翻滚的药汁咕嘟咕嘟作响,映照着太医们紧张而苍白的脸庞。

长孙皇后站在床榻边,凤目含泪,手中的丝帕早已被泪水浸湿,绞得变了形。

她紧紧握着李世民冰冷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李世民面色苍白如纸,双目紧闭,呼吸微弱,胸口的起伏几乎难以察觉。

御榻四周,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个个低垂着头,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出。

秦琼站在一旁,魁梧的身躯仿佛失去了支撑,微微颤抖。

他看着昏迷不醒的李世民,这位身经百战、杀伐果断的大将军,此刻却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

他紧握的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都怪臣……都怪臣识人不明,轻信了大炎的奸计,才让陛下遭此大难!”秦琼的声音嘶哑,带着浓浓的自责,仿佛每一个字都如刀割般刺痛着他的心。

太医们轮番上阵,施针、喂药、推拿……各种救治手段轮番上场,却始终不见李世民有苏醒的迹象。

一位年迈的太医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禀告:“皇后娘娘,陛下……陛下龙体受损,气血逆行,情况……不容乐观啊!”

长孙皇后闻言,娇躯一颤,险些晕倒。

她强忍着悲痛,扶着床沿,声音颤抖地问道:“那……那该如何是好?你们一定要救救陛下,一定要救救他!”

太医们面面相觑,皆是无奈地摇头。

看着秦琼的脸色和太医的反映,长孙皇后那被泪水冲刷的眼睛中闪过一丝坚毅,她知道此刻不是悲伤的时候,作为大唐的皇后,她必须站出来,稳定局势。

“秦将军,”长孙皇后努力平复着情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陛下如今这般模样,朝中不能无主。还请将军速速将此事告知程咬金、尉迟敬德等诸位将军,让他们立刻进宫,商议对策。”

长孙皇后抬起头,望着窗外被夕阳染红的天空,那鲜红的颜色如同李世民吐出的鲜血,刺痛了她的眼睛。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另外,传令金吾卫,立即加强皇城戒备,没有本宫的手谕,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再调动长安城外的驻军,封锁长安所有城门,严禁任何人进出!大唐……绝不能乱!”

秦琼闻言,他单膝跪地,抱拳领命:“臣遵旨!臣这就去办!”

说罢,秦琼转身大步走出凤仪殿,高大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的脚步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敌人的心头。

他知道,此刻的大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他,必须肩负起守护国家的重任。

秦琼离开后,长孙皇后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两行清泪再次滑落。

她强忍着悲痛,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李世民能够平安度过此劫,希望大唐能够渡过这次危机。

与皇宫内的紧张气氛截然不同,长孙府后堂却是一片欢声笑语。

精致的红木圆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醇香的美酒在夜光杯中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长孙无忌、裴寂、萧瑀三人围坐桌旁,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他们身着华服,面色红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等!没想到大炎如此愚蠢,竟用如此珍贵的镇国神器来换取与我大唐的和平!”长孙无忌举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他手中的酒杯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庆祝着他们的胜利。

裴寂捋着胡须,眯着眼睛,笑呵呵地说道:“这还要多亏了无忌兄的妙计!若不是你提出用那块玉玺来试探大炎,我们又怎能得知这惊天秘密?”

萧瑀也附和道:“是啊,无忌兄果然是算无遗策!如今这镇国神器落入我们手中,大炎的气运便掌握在我们手中,这大唐的江山,将来还不是任由我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长孙无忌打断:“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长孙无忌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才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缓缓说道:

“只要运用得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