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 第136章 最佳导演到手

在台上,林枫与伊桑·霍克以及格温妮斯·帕特洛拥抱后,接过奖杯,并来到话筒前,望了望奖杯说道:“大家好,我是来自华国的尼托·林,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奥斯卡的舞台。感谢学院将这个奖颁给我......”

接着林枫将这部电影的原型、原着、老师、剧组工作人员和朋友,特别是他的父母都感谢了个遍。

最后才说道:“电影是一种魔法,它能够触动人心,改变世界。我为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一部分而感到自豪。谢谢大家!”

鞠躬,下台。

毕竟最佳改编剧本只是一个小奖,林枫根本没有用心准备。

他倒是无所谓,但是远在太平洋对岸的华国可不淡定。

由于时差,这时候正是华国的上午上班时间,许多的行业内人士和影迷都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这场电影圈的盛宴。

在原世界,六公主是从75届奥斯卡开始直播的,也就是明年。

主要还是因为那时的《英雄》的国产大片开始冲击奥斯卡,当时还有一个富含时代特色的名词“冲奥”。

不过今年有林枫的电影入围多项奥斯卡奖,提名数量排在所有影片的第二位。

加上被大家称为奥斯卡前哨站的金球奖中,林枫大杀四方,这次的六公主没有吝啬,直接向迪士尼(Abc电视台)购买转播权,提前一年开启奥斯卡直播。

六公主甚至还邀请了林枫的老师谢小晶担任解说嘉宾,从开始前就一直分析着这届奥斯卡林枫获奖的前景。

当屏幕中传来林枫的名字,演播厅也一片惊呼,这可是林枫今晚的第一个奥斯卡,也是林枫本人的第一个奥斯卡奖。

虽说这确实是一个小奖,以前华国人,或者说大陆人也不是没有获得过这类奖项。比如苏聪在1988年,就凭借电影《末代皇帝》获得第60届奥斯卡最佳音乐奖。

更别说去年《卧虎藏龙》的谭盾、鲍德熹也获得过技术类奖项。

不过,在一般人的认知中,一部电影的主创主要包括编剧、导演、制片、主演这些,所以技术类奖项一直都是被大众忽视的存在。

所以林枫的这个最佳编剧奖还是很给大家提气的。

演播室里的谢小晶看到林枫身着中山装,从容淡定地下台的身影,心中不停地默念道:这孩子,长大了。

随着最佳编剧奖的颁发,典礼也来到了后半段。

紧接着出现了创造奥斯卡历史的一幕:最佳女主角颁给了哈莉·贝瑞。

哈莉·贝瑞也凭借《死囚之舞》成为首位非裔奥斯卡影后。

她在致辞中还泣不成声:“这个奖杯属于所有被拒绝、被忽视的黑人女性。今晚,这扇门终于打开了。”

好吧,美国黑人就是矫情,天天利用苦难争取特殊待遇,还有一颗敏感的玻璃心,这些应该就是在美国跟犹太人学的,一脉相承。

不单单是女性黑人如此,接下来凭借《训练日》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丹泽尔?华盛顿也是如此,他在台上向波蒂埃致敬:“你的存在让我们相信,黑人演员也能站在聚光灯下。”

听得林枫在台下差点翻白眼,好在还是控制住了,不然被这么多镜头抓拍下来,那乐子可就大了,黑哥哥们能把林枫给撕了。

这帮人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搞事情的本事天下第一。

不过林枫没再想这些有的没的,因为大奖马上要来了。

无论是哪个电影节,最后压轴的永远都是最佳影片奖,这代表这这一年中所有电影的最高成就,奥斯卡也不例外。

如果是欧洲三大,最佳影片的归属,看看前面的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佳导演的分布就能看出端倪。

不过奥斯卡不一样,这届奥斯卡的最佳摄影给了《指环王:护戒使者》的安德鲁·莱斯尼。

最佳剪辑却被《黑鹰坠落》的彼得罗·斯卡利亚收入囊中。

紧接着就看下面这个最佳导演奖的归属了。

这届最佳导演奖的提名一共五人,分别是大卫·林奇《穆赫兰道》、彼德·杰克逊《指环王:护戒使者》、罗伯特·奥尔特曼《高斯福庄园》、雷德利·斯科特《黑鹰坠落》和林枫《美丽心灵》。

外界的评估中,彼德·杰克逊和林枫的机会是最大的。

不多时,林枫看见梅尔·吉布森拿着一个小信封来到台前。

对,就是《勇敢的心》的那个梅尔·吉布森,在他拍《耶稣受难记》前,他在好莱坞可是红的发紫。

至于为什么拍摄《耶稣受难记》之后就凉了,呵呵,你要看看《耶稣受难记》里的反派是谁就清楚了。

一段毫无营养的废话后,梅尔·吉布森拆开了信封,缓缓念道:“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是——《美丽心灵》,尼托·林。”

话音落下的瞬间,场内立刻出现了人生百态,有兴奋,有气愤、有失落,有无奈......当然,更多的还是微笑鼓掌的吃瓜群众。

《美丽心灵》剧组自然是兴奋的那一拨,没见到伊莎贝拉拥抱林枫时,都快把林枫压迫断气了吗。

林枫最后重重抱了罗素·克劳一下,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

罗素·克劳以为林枫是因丢失最佳男主角一事在安慰他,也笑着回应了林枫胸口一拳。

罗素·克劳凭借《美丽心灵》,在这一年的中获得了所有的男主角奖项。

赢得了金球奖、评论家选择奖、SAG奖和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看起来他将成为自汤姆·汉克斯以来第一个连续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人。

但是后来他在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之夜对英国广播公司制片人马尔科姆·格里发表了愤怒的、广为人知的长篇大论被竞争对手抓住,不断地抹黑,也是他丢失奥斯卡的原因之一。

奥斯卡的任何奖项的竞争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水底下的血腥只有真正参与过的人才知道,这就是欧美的丛林法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