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12章 宝钞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12章 宝钞

作者:脑袋蒙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23:34:13 来源:小说旗

外面等候的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微微点头。

果然是我的标儿,聪明得很!

考虑问题比老四周全得多。

老四啊,只适合领兵打仗,守住疆土罢了。

让他当皇帝?那是万万不行的。

朱元璋心中暗喜,对自己的长子倍感欣慰。

可一想起韩成告诉他的噩耗——标儿余生不过十年,连皇位都坐不上,朱元璋眉间闪过一丝阴影,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朱元璋原本的好心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到他回过神来,才觉得头疼不已,仿佛老虎想要吞天却找不到入口一般,被宝钞贬值的问题困扰着,情绪更加低落。

早知道这些人谈的是宝钞的事情,自己就该回避的。

这不是自讨烦恼吗?一大清早给自己添堵。

可是这些人怎么越聊越偏离主题,最后竟扯到了大明的宝钞上?

还有那医学院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们为何突然提起要创办医学院?

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疑问。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他决定继续听下去……

屋内,朱棣因朱标屡次否定而哑口无言。

虽然他不明白为何不能大量发行宝钞,但既然大哥这样说,他也无话可说。

大哥的话他是信任的!

既然大哥指出这样做会导致宝钞出现问题,那这件事就不能做。

但如果不印刷宝钞,又该如何筹集资金呢?

没有钱,又怎能推动医学的发展?

若医学不发展,妙云一旦像韩成说的那样生病了,自己该怎么办?

想到妙云早已离世,留下自己孤零零地活在世上,朱棣内心无比痛苦,仿佛心被刀割。

偏殿里的气氛再次变得沉重。

谁能料到,一个是储君,一个是手握重权的藩王,按理说该能统筹天下事的两人,此刻却被区区银钱绊住了脚。

“韩成,你可有法子应付眼下这局面?”

片刻后,朱棣盯着韩成,语气显得颇为纠结地开了腔。

话一出口,朱棣便觉着无比尴尬,甚至不敢直视韩成的眼睛,只觉得脸颊滚烫。

回想起刚才的请求,他都觉得有些羞愧。

之前韩成为了救治妻子的病,已提出两条建议,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可如今,他又不得不向韩成请教如何筹措钱财……

身为堂堂大明藩王,却连一个问题都无法**解决,事事都要向韩成讨教……

更令他沮丧的是,他隐隐觉得自己的提问毫无意义。

毕竟,自古以来,银钱之事便是世间最难处置的难题之一。

若轻易可解,他大哥又怎会为此烦恼不已?

然而,朱标的态度却与朱棣截然相反,他对韩成充满期待,希望能听到不同于常人的见解。

在他看来,困扰他们的棘手问题,或许在韩成眼中不过寻常。

屋外负手而立的朱元璋,闻言微微蹙眉,暗道老四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钱的事情,不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大臣们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啥好法子。

韩成又能想出什么门道?

宝钞贬值已是定局,根本无法逆转!

然而,韩成接下来的话却让朱元璋呆住了。

“这事我倒真有几招,虽说不能彻底阻止宝钞贬值,可要是照做的话,能大幅减缓贬值速度。”

韩成这话一出,朱元璋虽然在墙外,也禁不住愣了一下。

这小子真有办法?

不会是在胡吹大气吧?

朱元璋心里不信,嘴巴却撇了撇。

但他身子却没动,反而探着耳朵往屋里凑,屏息凝神地听着。

生怕漏掉一个字。

当然,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听到什么绝妙之计。

而是想看看韩成还能编出啥花活。

他得替儿子把关,别让儿子被韩成糊弄了!

对,就是这样!

屋里的朱棣和朱标眼睛发亮,满怀期待地看着韩成,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要深入理解这个难题,首先要搞清楚钱的本质,明白钱究竟是个啥。”

韩成这么一开口,屋里的两人与屋外的那一个顿时都有些**。

什么叫钱?

怎么问得这般怪异?

钱不就是钱吗?

金银、铜钱、宝钞,这不就是所有的钱了吗?

还能有什么别的?

钱的本质?

难道钱还有什么别的本质?

这事对他们来说太寻常,从没深究过。

此时被韩成突然问起,都觉得莫名其妙,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多余。

若非韩成提出来,朱元璋和朱棣都想揍他一顿了!

这算什么愚蠢的问题?

“钱,也可称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象征。

能当作钱使用的物品种类繁多,常见的如金银、铜钱,当然也有纸币,往后或许还会有数字货币。

虽然同为钱,但不同形式的钱有着差异。

金银铜之所以能成为价值的象征,是因为它们稀有。

它们自身就具备很高的价值。

这也是为何金银铜作为货币能够流传至今。

相比之下,纸币这类钱的功能单一,仅仅作为价值的象征,用于交易的媒介。

相较于金银铜这样的金属货币,纸币本身并无价值,但它能被当作钱使用,是因为官府借助行政力量及其他方式,赋予了它作为价值象征的功能。”

韩成的话语缓缓传来,他在为朱标、朱棣讲解金融货币的相关知识。他未曾料到,当年高中课堂上学到的内容,竟在此刻派上了用场。

关于价值符号等新概念,让朱标、朱棣甚至门外的朱元璋都感到困惑不已。那些本熟悉的“钱”,经韩成一番阐述后,竟显得有些陌生了。

然而,朱标很快展露出了理解的表情,他看向韩成问道:“所以,宝钞作为纸币,由于没有实际价值,且获取方式远比金银简单,只需意愿便可短时间内大量获得,因此迅速贬值?”

“正是如此。”

韩成肯定了朱标的话。他继续解释道:“大明宝钞快速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滥发无度。市场运作有其内在规律,所需资金也有固定数量,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不足,确实会制约发展。”

然而,一旦钱财泛滥,便会使其丧失价值,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样巨大。

切不可把这宝钞视作能不断产出财富的聚宝盆。

否则,日后必将承受极其可怕的后果。

这宝钞也注定会走向衰败!

据我所知,这宝钞在大明不过百年时光,便沦落为一张毫无意义的废纸。

面值几百贯的宝钞,仅能换回几文铜钱!

最终被扔进垃圾堆,成为连擦拭都嫌坚硬的无用之物。

同时,这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在这宝钞快速贬值的过程中,更引发了巨大的**乱,带来了不少灾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