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水东流 > 第46章 灵霄试炼:破幻寻真

汉水东流 第46章 灵霄试炼:破幻寻真

作者:陈留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8:09 来源:小说旗

踏入深山,浓雾仿若一层厚重且密不透风的纱帐,严严实实地将前路裹藏起来。

每一次呼吸,都似吸入了冰窖中的湿冷气息,寒意顺着呼吸道直抵心肺。

山风在山林间如脱缰的猛兽般肆虐横行,发出仿若野兽低沉咆哮的呼啸声,令人毛骨悚然。

脚下蜿蜒崎岖的山路,布满了尖锐如刀的石子与突兀狰狞的树根,每迈出一步都艰难异常。

稍有不慎,便可能被绊倒,陷入那深不可测、危机四伏的未知险境。

我下意识地紧了紧身后的行囊。

身旁的三桂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四周,一边灵活避开脚下的障碍,一边压低声音对我说:“师兄,这深山里透着古怪,咱们得多加小心,我总觉着暗处好像有双眼睛盯着咱们。”

他身形矫健,时刻留意着队伍的前后,那份机敏劲儿就像一只久经狩猎的猎犬,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进山不久,我的目光瞬间被一棵苍劲古朴、仿若饱经岁月沧桑洗礼的古树牢牢吸引。

只见一道刻痕如利刃划开的伤口,深深嵌入粗糙的树皮之中。

那神秘符号与我怀中玉佩上的纹路,恰似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遥相呼应,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

我压低声音,仿若生怕惊扰了山林中的隐秘之物,向士兵们叮嘱道:“大家务必小心谨慎,仔细搜寻周边的每一寸土地,莫要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三桂一下子兴奋起来,转身便要向周围的士兵们大声布置:“都听好了,仔细找,谁要是先发现有用线索,那可是大功一件!”

我赶忙轻轻拉了他一下,低声提醒:“三桂,先冷静,咱们得小心观察周围环境,别打草惊蛇。”

三桂听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调整状态。

开始认真观察符号周围的情况。

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地面,随后小声与我交流:“师兄,你看这符号附近的草,有被踩踏过的痕迹,而且方向朝着山谷深处,说不定那里有重要线索。咱们不能贸然行动,得小心行事。”

他目光专注,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此刻的机敏与刚才的急切形成鲜明对比,却又过渡得十分自然。

众人迅速如训练有素的猎犬,呈扇形散开,脚步轻缓却沉稳有力,小心翼翼地探寻着每一处可能隐藏秘密的角落。

顺着符号的指引,我们踏入了山谷,仿若闯入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神秘世界。

山谷中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巨石宛如张牙舞爪、欲择人而噬的狰狞兽首,有的则似振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

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身旁的峭壁高耸入云,仿佛是巨人筑起的通天壁垒,陡峭的崖壁上偶尔有山鹰盘旋翱翔,发出凄厉而尖锐的鸣叫。

那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更增添了几分孤寂与肃杀之气。

士兵们渺小的身影,在这巍峨磅礴的山景衬托下,显得愈发微不足道。

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丝毫浇不灭我们心中那团熊熊燃烧、探寻真相的炽热火焰。

不知艰难跋涉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条狭窄逼仄的山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两侧的石壁光滑如镜,在幽暗中闪烁着清冷的光,上面刻满了奇异诡谲的符号,与玉佩上的纹路竟有着几分相似,仿佛在暗示着某种神秘而紧密的联系。

三桂抢在我前面,侧身贴着石壁,一边缓缓前行,一边仔细观察着符号,嘴里嘟囔着:“师兄,你看这符号的走向,说不定里面藏着什么机关或者通路,我先探探路。”

他那谨慎又机敏的样子,让人安心。

怀着忐忑的心情穿过山缝,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如梦似幻的静谧山谷骤然出现在眼前。

谷中云雾缭绕,轻纱般的雾气在谷间缓缓流动,如梦如幻,仿若仙境一般,让人恍惚间以为踏入了世外桃源。

山谷尽头,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群落拔地而起,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天宫降临凡间,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庄严气息。

朱红色的宫墙高大巍峨,上面雕刻着精美绝伦的道家图案,龙凤呈祥,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腾空而起;仙鹤起舞,灵动飘逸,似乎在演绎着一场跨越时空的仙韵之舞。

巨大的石门紧闭,门前两侧各矗立着一尊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它们张牙舞爪,双目圆睁,似在忠诚地守护着这片神秘之地,任何妄图闯入的不速之客都将被它们无情驱逐。

当我们靠近时,石门缓缓打开,涌出一群身着青色道袍的弟子,他们手持长剑,剑身寒光闪烁,目光警惕地打量着我们,仿佛我们是意图侵犯圣地的敌人。

为首的是一位年轻的内门弟子,神色冷峻如霜,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上下打量着我们,冷冷开口道:“此处乃灵霄派,闲杂人等不得擅入。”

我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江湖礼,言辞恳切地说道:“在下于言,为探寻身世之谜而来,特来拜见贵派掌门玄逸长老,还望行个方便。”

那弟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嘲讽的冷笑:“想见掌门,哪有那么容易?需通过三重考验,证明你的实力与诚意。”

我们被带到一间摆满古籍的石室,里面的书架高耸入顶,仿佛要直插云霄,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那弟子从中随意抽出一本道经,泛黄的书页在他手中轻轻翻动,最后停留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段,他目光犀利地看向我,说道:“这是《道德经》中的经典段落,历代掌门对此皆有批注,你需阐述出与众不同且合乎道义的见解。”

我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脑海中迅速梳理着平日积累的知识,结合当下江湖中各门派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混乱局势,缓缓开口道:“道,乃世间万物的根源与法则。在这乱世之中,‘一’ 可视为灵霄派所坚守的正义之道,秉持此道,衍生出阴阳两极,即正邪之分,是为‘一生二’ 。而‘二生三’,这‘三’ 可看作是在正邪对抗之间,还有那些摇摆不定、受利益驱使的中间势力。若要实现江湖的太平,需以灵霄派的正义之道为引领,调和正邪,感化中间势力,使其归于正道,如此方能实现‘三生万物’ 的和谐局面,让江湖重归安宁,这也正契合灵霄派‘修身、济世、护道’的宗旨 。”

那弟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外,似乎对我的回答颇为认可。

三桂在一旁听着,不住地点头,小声说道:“师兄就是厉害,这见解,把灵霄派的宗旨都给升华了。我得好好琢磨琢磨,以后多读读书,提升提升自己。”

答题考验结束后,三桂主动找到我,和我讨论对道经的理解:“师兄,你从江湖局势来解读这段道经,角度太妙了。我之前只知道死记硬背,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以后我得多向你学习,拓宽自己的见识。”

此时,石室之外,几个灵霄派弟子正小声议论着。

“这外来之人,看着普普通通,竟能对道经有这般见解,莫不是有备而来?” 一个圆脸弟子挠了挠头说道。

旁边一个高个子弟子撇了撇嘴:“哼,说不定只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后面的比武和心之试炼,才是真考验,且看他能不能撑过去。”

接着是第二重考验 —— 比武。

我们来到演武场,场地上早已站满了围观的灵霄派弟子,他们交头接耳,对这场考验充满期待,目光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

一名身材魁梧的弟子走上前来,手中长剑挽出一个漂亮的剑花,剑刃划破空气,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朗声道:“得罪了!” 说罢便如猛虎扑食般攻了过来。

他的剑法尽显灵霄派以柔克刚的特点,剑招看似轻柔飘逸,如春风拂面,却暗藏卸力与借力的巧劲,每一次剑刃的挥舞,都蕴含着强大的内力。

我迅速抽出佩剑,身形灵活地躲避着他的攻击,起初有些不适应他的剑路,多次攻击都被他巧妙化解,心中暗自惊叹灵霄派剑法的精妙。

但我并未慌乱,在不断的周旋中,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我发现他过于追求防守反击,破绽在于防守转换进攻的瞬间。

于是,我故意卖个破绽,诱使他进攻,在他转换招式的刹那,我猛地加快剑招速度,剑影闪烁,如闪电般凌厉,打乱了他的节奏,最终成功将他的剑击飞。

场下一片哗然,有人惊叹出声,有人鼓掌赞赏,对我的剑法表示钦佩。

三桂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叫好:“师兄,好剑法!这一招制敌,太漂亮了!我看着真是羡慕,不过我也知道不能光羡慕,我得好好琢磨,把你的技巧融入到我的刀法里。以后咱们多切磋,你可得多指点我。”

比武结束后,三桂认真地向我请教:“师兄,灵霄派这以柔克刚的剑法太棘手了,我刚才看你应对,很有心得。你快给我讲讲,以后我遇到这种剑法,该怎么应对才好?”

而在演武场的角落,几位灵霄派的资深弟子也在交谈。

“这于少侠的剑法,看似凌厉,实则也巧妙地抓住了咱们派剑法的破绽,此人不简单。” 一位白须老者抚着胡须说道。

“是啊,不过心之试炼才是真正的难关,那可是对人内心的极致考验,不知他能否承受得住。” 旁边一位中年弟子神色凝重地回应道。

此前,在追寻身世的漫长旅程中,我时常在午夜梦回时,被一些模糊的画面惊扰。

有时是宝儿天真无邪的笑脸突然扭曲,陷入无尽黑暗;有时是于家满门鲜血的场景与前世和小诗的甜蜜瞬间交织,让我在睡梦中惊醒,冷汗湿透衣衫。

这些梦境,当时只以为是旅途劳顿所致,却不想,竟是命运悄然埋下的伏笔。

在踏入灵霄派之前,我们于深山村落中短暂休憩。

当地村民围坐篝火,低声讲述着山中的奇闻轶事,其中便提及这灵霄派所在之地,有神秘试炼,能看透人心,唯有内心坚定之人方能通过。

彼时,我只当是乡野传说,如今想来,却与即将面临的心之试炼隐隐呼应。

此刻,我被领进一个黑暗的洞穴,里面弥漫着诡异的雾气,雾气如幽灵般在洞穴中飘荡,各种幻象接踵而至。

与此同时,洞穴之外,三桂和一众随行士兵焦急地等待着。

三桂在洞口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灵霄派的弟子们也聚集在一旁,小声议论着。

“这心之试炼,向来是极为严苛,不知这位于公子能否顺利通过。” 一位年轻的灵霄派女弟子轻声说道。

另一位年长些的弟子接口道:“心之试炼,考验的是内心最深处的信念与情感,稍有动摇,便会陷入万劫不复。我曾听闻,有一位天赋极高的弟子,就因为在试炼中无法割舍一段错误的情感,最终迷失自我,再没能走出洞穴。”

我刚踏入洞穴,脚下便踩到一块松动的石头,差点摔倒。

借着火把微弱的光,我看到洞穴内石壁潮湿,上面布满了青苔,脚下的地面崎岖不平,有不少尖锐的石块突出。

最先出现的,是宝儿那充满恐惧与绝望的呼救声:“哥哥,救我!”

这声音在洞穴内不断回荡,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直直刺中我的心脏。

宝儿那可爱的模样瞬间在我眼前浮现,她那满是泪痕的小脸,颤抖的身躯,无一不让我心急如焚。

我不假思索地朝着声音的方向狂奔而去,可双腿却似被灌了铅般沉重,每一步都艰难无比。

周围的黑暗仿若有生命一般,不断拉扯着我,试图将我拖入无尽的深渊。

我在心中不断呐喊,宝儿,等着哥哥,哥哥这就来救你!

就在我奋力奔跑时,宝儿的呼救声戛然而止,洞穴内陷入一片死寂。

我猛地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突然,一阵浓烈的烟火味钻进我的鼻腔,紧接着,于家被灭门的惨象如汹涌潮水般将我淹没。

熊熊大火燃烧着房屋,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喊杀声、哭嚎声不绝于耳,交织成一曲人间炼狱的悲歌。

于家上下老小的身影在火光中痛苦挣扎,扭曲的面容充满了恐惧与绝望,鲜血染红了地面,那浓烈的血腥味仿佛真的扑面而来。

我心中的仇恨瞬间被点燃,如同一颗被投入火海的炸弹,轰然爆炸。

我疯狂地挥舞着手臂,想要扑灭火焰,想要将那些凶手碎尸万段,可眼前的一切却如幻影般无法触碰。

在这极度的痛苦与仇恨之中,我的内心开始动摇,我质问自己,为何如此无能,为何保护不了家人?为何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无能为力?

迷茫如浓雾般笼罩着我,让我几乎迷失在这无尽的黑暗之中。

这时,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之前那些诡异的梦境,那些混乱的画面与眼前的惨象重叠在一起。

我心中一震,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命运对我的考验,就像村民们传说的那样,只有战胜内心的恐惧与迷茫,才能找到真相。

就在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一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火海边缘。

那是小诗,她站在一片花海之中,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笑容灿烂,一如往昔。

她向我招手,轻声呼唤我的名字,声音温柔而甜美,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

我下意识地迈出脚步,想要走向她,想要再次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安宁。

可就在我的脚即将踏出的瞬间,母亲和妹妹那充满期待与质问的面容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

母亲临终前的嘱托,妹妹那纯真的眼神,都如重锤般敲击着我的心。

我猛地停下脚步,心中痛苦地挣扎着,一边是前世刻骨铭心的挚爱,一边是今生血海深仇与难以推卸的责任。

我想起从小,母亲就教导我要做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

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母亲总是鼓励我要勇敢面对。

还有妹妹,她那么依赖我,我怎能为了一时的情感冲动,就放弃为家人报仇,放弃寻找她的希望?

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

母亲在昏暗灯光下为我缝补衣衫的身影,妹妹在院子里欢笑奔跑的模样,都如同一束束光,穿透黑暗,照亮我心中的信念。

我在心中默默念叨着报仇和寻找妹妹的誓言,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坚定。

同时,我脑海中浮现出道家 “致虚极,守静笃” 的理念,努力让自己的心境平复下来,摒弃杂念。

渐渐地,小诗的幻象开始模糊,周围的火海也渐渐消散。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次睁开双眼,眼前的幻象渐渐消失,洞穴出口出现一道亮光,那亮光如同希望的曙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黑暗。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向洞口。

每一步都迈得极为艰难,双腿像是灌满了铅,手臂也因刚才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微微颤抖。

我的眼神中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与解脱,历经这场内心的风暴,我仿佛获得了重生。

考验之后

当我走出洞穴时,阳光洒在身上,暖烘烘的,让我感到一阵久违的舒适。

我眯起眼睛,适应着这明亮的光线,看到周围灵霄派弟子们正一脸惊讶与敬佩地看着我。

三桂激动地冲上前,紧紧地抱住我,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师兄,你终于出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随行的士兵们也纷纷围过来,欢呼雀跃,他们的眼中满是对我的钦佩与喜悦。

那位之前冷峻的内门弟子,此刻眼中除了敬佩,还多了一丝思索。

他走上前,微微躬身说道:“阁下通过了考验,请随我来。”

我注意到,他的眼神中似乎在思考着灵霄派未来是否也能有像我这样,历经考验坚守本心的人,为门派带来新的气象。

或许他也曾在类似的考验中挣扎过,所以更能体会我此刻的心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