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水东流 > 第116章 诗会风云起,寻踪意难平

汉水东流 第116章 诗会风云起,寻踪意难平

作者:陈留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8:09 来源:小说旗

诗词创作环节限时半个时辰,题目是 “秦淮春景”。

瞧见这题目,我的心 “咯噔” 一下。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来自后世的诗词,瞬间如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在脑海里翻腾起来。

我稍微定了定神,脑海中快速筛选着。很快就决定选取一首极为契合此刻情境的佳作。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有些激动的心神平复下来。紧接着,我提起笔,笔锋稳稳地落在纸面,整个人沉浸其中,书写的动作行云流水一般。

《沁园春?秦淮春景》

十里秦淮,画舫穿梭,翠柳拂堤。

看桃枝绽艳,红妆映水;兰舟逐浪,笑语盈溪。

燕舞晴空,莺啼暖树,一派春光入眼迷。

凭栏处,叹繁华如梦,今古情羁。

遥思六代传奇,忆多少、风流韵事遗。

有谢公雅望,东山再起;秦淮八艳,才貌称奇。

岁月悠悠,兴亡更替,唯有春辉总照兮。

抬望眼,盼山河锦绣,再谱新题。

待我搁下毛笔时,往四周一瞧。身旁不少人还在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过了不多会儿,陆续有人完成了作品,大家便开始互相交流、传阅起来。

起初,我的诗就像隐匿在草丛里的小花,没怎么引起旁人的注意。

可当一位在文坛颇具声望的文人偶然间看到我的诗作时,他的眼睛 “唰” 地一下亮了起来。

他先是压低声音,轻声诵读了一遍。读完之后,眼中满是惊叹之色,忍不住提高音量,高声念了出来:“这词意境雄浑壮阔,对秦淮春景的描绘细致入微,就像用画笔勾勒出来一样,同时又饱含着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慨,实在是上乘佳作啊!”

随着他这一嗓子落下,众人的目光 “刷” 地一下,纷纷聚焦到我的诗作上。

一时间,全场先是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随后,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妙啊!这首词把秦淮春景和千古风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般才情,真是难得一见,这首词一出来,我们这些人的作品都显得黯淡无光了!” 赞叹声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绝于耳。

沙凝玉站在一旁,她眼中闪烁着骄傲与惊喜的光芒,向我投来钦佩的目光。声音虽因身体虚弱而略显低沉,却充满了真诚:“你呀,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凭借这首词,我毫无悬念地在诗词创作环节中崭露头角。这为我们获取诗会入场资格增添了极为关键的筹码,也让在场那些原本对我这个看似普通的参赛者不太在意的人,纷纷对我刮目相看。

紧接着进入琴艺比拼环节,可谁能想到,沙凝玉这边出了意外状况。

她刚要抬手弹奏,那琴弦 “嘣” 的一声,突然断了一根。

刹那间,她的脸色变得像白纸一样惨白,眼神中迅速闪过一丝慌乱。

毕竟在这至关重要、决定成败的时刻,琴出了问题,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我在一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可一时间,脑袋里却像一团乱麻,怎么也想不出解决办法。

就在这千钧一发、火烧眉毛的危急时刻,人群里走出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柳如是。

她手中稳稳地捧着一张精美的古琴,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脚步轻盈地走到沙凝玉面前,轻柔地说道:“姐姐莫要着急,用我的琴吧。”

柳如是之所以在这时候出手相助,原因有好几个。

其一,我们之前对她有救命之恩,她一直铭记在心底,时刻想着找机会报答。

其二,她和沙凝玉虽说性格和经历不太一样,但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里,都展现出了坚韧聪慧的一面,她打心底里欣赏沙凝玉,仿佛在沙凝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再者,她知道我们一直在寻找宝儿,一心希望我们能顺利探寻到真相,揭露隐炎卫的阴谋诡计,所以才会在这关键时候伸出援手。

沙凝玉又惊又喜,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她接过琴后,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随后开始弹奏起来。

她的琴艺本就精湛娴熟,此刻在这张音色优美的好琴助力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曲《春江花月夜》从她指尖流淌而出,那琴声,时而像山间潺潺流动的溪流,清脆悦耳,叮叮咚咚;时而又像大海里澎湃汹涌的浪潮,气势磅礴,滚滚而来。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沉浸在这美妙绝伦的音乐世界里,无法自拔。

才艺比试结束后,我们满心焦急,像等待判决的犯人,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在原地来回踱步,等待着最终结果。

趁着这段时间,柳如是和我们交谈起来,分享她对这场诗会的看法。还特别严肃地提醒我们,一定要对隐炎卫多加小心,依她的判断,隐炎卫极有可能在诗会期间搞出什么动作。

正说着呢,一个小厮像一阵风似的匆匆跑来,告诉我们成功获得了诗会入场资格。

我们一听,那高兴劲儿,简直无法言表,激动得差点蹦起来。

我们赶忙再次向柳如是道谢,此时此刻,对于即将到来的诗会,我们心里既充满了期待,又隐隐有些紧张,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诗会当晚,秦淮河仿佛被施了魔法,变成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

河面上灯火辉煌,那神秘的画舫,就像一座漂浮在水上、会移动的华丽宫殿,装饰得美轮美奂,散发出令人着迷的璀璨光彩。

我们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登上画舫。

一进舫内,只见文人雅士们有的手持酒杯,开怀畅饮,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有的则兴致勃勃地吟诗作对,尽显文人的风雅之气。

我们表面上装作悠闲地欣赏周围悬挂的诗词画作,实际上,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暗中留意着每一个角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现陈圆圆的机会。

突然,一阵悠扬婉转的歌声飘了过来,那声音清脆得如同黄莺出谷,瞬间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众人如同被一根线牵着的木偶,纷纷朝着歌声传来的方向涌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满心盼望着能一睹歌者的风采。

我们也随着涌动的人流,快步向前挤去,心里激动得不行,想着说不定马上就能见到宝儿了。

然而,等我们好不容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到前面,却只看到一个空荡荡的船头。

那美妙动听的歌声已然戛然而止,而歌者却像一缕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周围的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我们心急如焚,赶忙向旁人打听,可得到的回应都是无奈地摇头和一脸茫然的表情。

无奈之下,我们决定从画舫的工作人员身上寻找突破口。

在舫内的一个角落里,我们找到了一位正在忙碌的老鸨。

我急忙走上前去,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递到老鸨面前,焦急地问道:“大娘,方才唱歌的那位姑娘可是陈圆圆?她现在去了什么地方?我们有非常要紧的事情找她。”

老鸨伸手接过银子,在手里掂量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一丝世故的笑容,说道:“公子,那唱歌的确实是陈圆圆。要说她的去向啊,前些日子,冒襄冒公子倒是一门心思要赎她从良,对她那可是用情至深,关怀备至。可冒公子家里人极力反对,这事儿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依我看呐,就凭冒公子对陈姑娘那股子痴情劲儿,如今陈姑娘说不定已经被他偷偷带走了呢。”

听到这个消息,我和沙凝玉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冒襄,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在江南文坛那可是颇有名气,是个风度翩翩的风流才子。

可他和宝儿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宝儿真的被他带走了吗?

看来,我们必须得找到冒襄,把事情的真相弄个水落石出。

从画舫出来后,我们四处打听冒襄的消息,不放过任何一条可能有用的线索。

在一家茶馆里,我们从一位常客口中得知,冒襄最近经常出现在城外一处别苑。

那别苑位置十分偏僻,平日里很少有人去,但冒襄似乎对那里格外关注,频繁出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