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水东流 > 第57章 从辽东到山西的转身

汉水东流 第57章 从辽东到山西的转身

作者:陈留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8:09 来源:小说旗

我把信里的事儿跟三桂讲了。

三桂一听,眼眸瞬间就蹿起怒火,那火像是能把天都烧着。紧接着,他猛地抡起拳头,“咚” 地砸在旁边树干上。拳风呼呼的,连那粗壮树干都晃了几晃。

他扯着嗓子怒吼:“这乱世,咋这么没天理!百姓咋就得遭这罪!”

我深吸一口气,使劲儿把心里那团乱麻压下去,沉声道:“洪大人正处在难处,咱们得赶紧回去帮衬。”

没怎么犹豫,我俩麻溜地去拜见玄逸真人。一见到真人,“扑通” 一声就跪下了,言辞恳切得不行,把奔赴辽东的决心表露得明明白白。

玄逸真人稳稳地坐在蒲团上,目光深邃得像望不到底的深潭。

他语重心长地说:“辽东战事凶险得很,你俩可得紧紧抱成团,互相照应着。施展本事的时候,得讲究个巧劲儿,全力辅佐洪承畴大帅,千万别莽撞行事。一路上,但凡瞧见百姓有难,能帮就帮,可不能辜负了大伙的期望。咱灵霄派,向来秉持清修、慈悲的门道,那‘灵霄御气决’厉害得很,可不能随便使,要是暴露了实力,害了无辜性命,就违背咱派的宗旨了。下山之后,做事得多动动脑子,用温和的法子化解麻烦,护好百姓,事事都得小心谨慎。”

等三桂先告退了,玄逸真人神色凝重,抬手示意我留下。随后,带我走进一处隐秘密室。

密室里,烛火晃来晃去,昏黄的光映着满墙古老书卷和奇异图纹,透着一股子神秘劲儿。

我微微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真人,当年我来灵霄山路上,误闯进一座山神庙,听说了‘魔族九子’的事儿。我一直琢磨不明白,真人您咋看这事儿?”

玄逸真人微微一怔,接着轻轻叹了口气,说:“于少侠,这次下山太急了,有些事儿来不及细讲。这‘魔族九子’啊,说白了,就是各方因为想法不一样,给对立的人安的名号,都想显得自己正义。你说的那山神庙,说不定是几百年前附近山里一个神秘部落用来供奉的地方。听说他们是西域某个王国的后代,以前在好些山林里好像都有踪迹。但这世事变得快,那部落早没影了,那山神庙,估计也是一两百年前的事儿了。你下山之后,多把心思花在拯救苍生、平息乱世上。往后啊,你自然还会回来找我的!”

我认真地点点头,把真人的话记在心里。可又纳闷,为啥真人这么肯定我还会去找他呢?真人像是有啥隐情,我也不好多问。

我们告别灵霄山,踏上了下山的路。连绵的山峦在脚下延伸,刚开始,山里还能听见清脆的鸟鸣。可越往下走,鸟鸣声就慢慢被远处隐隐约约的嘈杂声盖住了。

下山路上,遇到不少神色慌张的山民,背着破破烂烂的行囊,脚步匆匆,满脸都是惊恐和疲惫。听他们哆哆嗦嗦地讲,才知道山外面的世界乱成啥样了。每次和他们聊完,心里都像被大石头压着。

我心里又不安又着急,对要去的乱世更害怕了,可拯救苍生的决心也更坚定了。三桂呢,满脸都是气愤,拳头一会儿握紧一会儿松开,眼神里全是对那些坏人的恨。

一踏入山西境内,看到被洗劫一空的村庄,之前憋在心里的情绪 “噌” 地一下就冒出来了。刚进山西,那一片破败的村子就撞进眼里。断壁残垣间,全是焦糊味儿,塌了的房子横七竖八地倒着,有的还冒着青烟。

村口那棵以前枝繁叶茂的大树,现在就剩个光秃秃的树干。倒塌的房子下面,半截生锈的锄头斜插在土里,木把都断了,那可是村民们春耕秋收的好帮手,现在只能在废墟里,默默诉说着以前平静日子的破碎。

再往前走,又看到一个村子,村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全是绝望。家里的米缸早就见底了,仅有的那点存粮,还被强盗抢光了。山脚下本来就没几个存粮的山洞,最近也被各方势力抢来抢去,村民们为了一口吃的,跟邻村的人都能打起来,以前的和睦全没了。

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带隐炎卫闹得特别凶,还跟一些流寇勾结在一块儿,到处烧杀抢掠。我们进了城镇,找了家茶馆坐下,周围乱糟糟的,茶客们都在说最近听到的事儿。

邻桌几个像商人的人,神色慌张,小声嘀咕着:“听说那隐炎卫越来越嚣张了,上次有个商队,装满了货物,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一晚上就被他们抢光了,一个活口都没留。”

我和三桂对视一眼,心里一紧,赶紧凑过去听。

又有一天,在客栈碰到个行脚僧,一聊起来,那僧人长叹一声:“这世道,乱透了!那隐炎卫,组织得严严实实,等级也分明,带头的人更是神神秘秘,在江湖上搅起一堆风浪,可怜那些无辜百姓,遭老罪了。”

隐炎卫的人都穿着黑衣,行动鬼鬼祟祟的。有个商队路过这儿,隐炎卫半夜摸进去,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守卫,抢了东西后一个人都没放过,手段特别狠。跟他们勾结的流寇,大多是些在乡里作恶的乌合之众,到哪儿都是烧杀奸淫,百姓苦不堪言。

这时候,农民军也趁着乱起来了。里面有不少是走投无路的好汉,但也有些队伍纪律太差,给百姓带来不少灾祸。

在一个路口,我们碰到一个受重伤的老者。他衣服破破烂烂,沾满了血,气都快喘不上来了。这老者叫李二柱,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为人老实巴交,平时靠打猎过日子,还常帮村里的孤寡老人。他儿子跟着他学打猎,本想安稳过一辈子,没想到遭了这场大祸,一家老小都没能逃过。

老者硬撑着,断断续续地讲隐炎卫和一些不法农民军干的坏事。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心里的愤怒和担忧更强烈了。

三桂皱着眉头,看着我说:“师兄,山西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咱们要是还接着去辽东,实在不忍心啊。”

我心里乱成一锅粥,下山时对玄逸真人许下奔赴辽东、辅佐洪大帅的誓言还在眼前,当时我满心壮志,就想在辽东战场上为国家出力、拯救百姓。可现在,山西百姓的哭声好像就在耳边,他们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

要是现在去山西,咋对得起洪大帅对我们的指望?可要是不管山西百姓的苦,以后我自己都没法面对自己。

我长叹一声:“三桂,我咋会不知道呢。可咱们领了任务要去辽东战场,现在辽东战事正紧张,洪大人兵力不够用,宁远、锦州防线正被金国猛攻,每场仗都关系生死。现在改道,实在太难决定了。”

三桂目光坚定地说:“师兄,辽东战事是急,可咱们在灵霄山修行、学武,不就是为了保护百姓吗?现在山西百姓的苦就在眼前,要是不管,以后咋面对自己的良心?再说,咱们去辽东,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改变战局。可在山西,说不定能实实在在帮到百姓。我听说陕甘总督陈奇瑜治军特别严,手下兵强马壮,战术也灵活,一心为百姓,名声可好了。咱们要是能投奔他,平定山西的乱子,既能救百姓,等陈奇瑜稳住山西局势,还能调兵调物资支援辽东,也算间接帮了辽东,说不定还能壮大力量,以后对辽东战局作用更大。”

我说:“三桂,咱们要是去山西,洪大帅那边本来兵力就少,他不就更难了吗?这不是耽误大事了?”

三桂说:“师兄,山西百姓现在正遭难,要是咱们能帮陈总督平定山西,也能给辽东战场稳住后方,提供物资和兵力,从长远看,对辽东战事也有好处。”

我说:“话是这么说,可咱们刚进江湖,就这么冒冒失失地投奔陈总督,能不能被重用还不知道呢,要是耽误了救百姓,那可咋办?”

三桂说:“咱们在灵霄山学了那么多本事,陈总督治军严还爱才,咱们肯定能有作为,能为山西百姓出份力。”

我咬咬牙说:“话是这么讲,可咱们这么一去,辽东那边…… 咱们当初下山可是信誓旦旦要辅佐洪大帅的。”

三桂拍了拍我的肩膀:“咱们一开始就是为了拯救苍生,山西百姓也是苍生的一部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救眼前这些人。”

我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想着辽东复杂的战局,再看看眼前山西百姓的惨样,心里特别纠结。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沉声道:“行,就按你说的,咱们投奔陈奇瑜,先救山西百姓。”

我们到处打听,费了好大劲儿,终于有机会见到陈奇瑜了。

营帐里,陈奇瑜穿着威严的官服,脸绷得紧紧的,眼神透着股坚毅,一看就叫人敬畏。他出身行伍世家,从小就读兵书,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四处打仗,经历了无数次沙场的磨炼,太清楚战争有多残酷,老百姓日子有多难了。在这乱世里,他一门心思要平定匪患,让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可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心里也常常发愁。

我们恭恭敬敬地行礼,着急地把来意说了。

三桂往前一步,挺直了胸膛,坚定地说:“陈总督,我师兄武艺高强,还懂点奇门遁甲之术。在山里修行的时候,就老琢磨咋用本事救百姓。现在下山了,看到世间这么惨,救百姓的心更急了。我们知道总督剿匪安民不容易,愿意给您出主意、冲在前头,为这乱世拼尽全力。”

陈奇瑜沉默了一会儿,想了想,慢慢说:“本督欣赏你们的勇气和决心。不过这局势太复杂,一不小心就全盘皆输。既然你们有心,那就先留下,让本督看看你们有多大能耐。”

从那以后,我们靠着敏锐的眼光和精准的分析,给陈奇瑜分析战场形势,预测敌军动向,帮他出谋划策制定作战计划。商量军情的时候,我每次都想得特别仔细才开口,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还特别注意细节,提的建议又能行得通,还带着新意。

有一回,碰上复杂的地形,我用奇门遁甲之术,根据山川走势、风向水流,算出敌军可能藏的地方,还建议在特定位置设下疑兵,扰乱敌军判断。陈奇瑜照着做了,还真让敌军露出马脚,我军一下子掌握了主动,成功化解一场危机。

比如说有一次,我跟陈奇瑜说:“大人,依我看,这次敌军的动静看着乱,可仔细分析他们行军路线,就会发现他们想佯攻东边,引咱们主力过去,实际上是偷偷绕到西边包抄。咱们可以将计就计,在西边设下伏兵……” 我的建议被采纳了,在实战里效果特别好,成功打退敌军,保护了一方百姓。

因为表现出色,我们很快得到认可,和陈奇瑜配合得也越来越默契。

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陈奇瑜手下一支运粮的队伍在半道上突然没影了,军队里人心惶惶,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

我们主动站出来,说要去查这件事。

在一个山谷的隐蔽地方,我们找到了运粮车的残骸。车轮碎了,粮袋散了一地,一片乱糟糟的。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伤口的血都干了,变成暗褐色。

仔细一看,士兵的伤口大多是被利刃划的,口子又齐又深,致命伤都在要害,这手法特别熟练,跟隐炎卫杀人的手法很像。

看着眼前这一片乱糟糟的,我心里琢磨,隐炎卫和那些不法农民军在这一带到处烧杀抢掠,百姓家里早没吃的了。他们为了活下去,肯定想尽办法抢粮食。这支运粮队伍,拉着军队急需的粮草,对这些饿红了眼的坏人来说,就像一块大肥肉,他们咋可能放过?

运粮车的车辙印显示,车在这儿停过,然后被硬拖走了,车辙旁边还有乱七八糟的脚印,大小不一样,步子间距也不同,不像是正规军队的,倒像那些乌合之众,这让我们想到跟隐炎卫勾结的农民军。再看看周围陡峭的地势,这山谷两边山峰又高又陡,中间窄窄长长的,一看就是设埋伏的好地方。

我们猜,这是隐炎卫和一股势力大的农民军勾结设的埋伏,他们肯定对运粮路线特别清楚,才能在这儿准准地设伏。

为了找出背后的人,我们顺着敌人逃跑的痕迹一路追,那痕迹虽然被故意藏起来了,但我们仔细找,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追的过程中,我们被敌人埋伏了。几十号拿着刀的敌人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把我们围得死死的。周围的树林被风吹得沙沙响,山谷里潮乎乎的,还弥漫着血腥味,空气里都透着危险。

敌人一个个面目狰狞,有的脸上有吓人的伤疤,咧着嘴,露出发黄的牙,大声喊着要杀了我们。喊杀声一声接一声,在山谷里来回回荡,感觉要把整个山谷都震塌了。

三桂靠着一身好武艺,像下山的猛虎,每一招都直逼敌人要害,拳风呼呼的,敌人一个接一个倒下。我施展灵霄派独特的身法,身子轻飘飘的,不跟敌人硬拼,瞅准机会,手里的长剑像灵活的蛇一样,一下子刺向敌人要害。

这时候,我心里又气敌人,又担心三桂的安全,每次出手都又快又准,全神贯注地打。

打着打着,我突然看到一个敌人偷偷绕到三桂背后,情况危急,我一下子飞过去,用剑挡住了那致命一击,可手臂也被敌人划伤,血 “唰” 地流出来。手臂疼得厉害,可我顾不上,心里就一个念头,保护好三桂,打退敌人,守住正义。

经过一场恶战,我们好不容易打退敌人,接着追。

最后,找到了敌人的老窝,又经过一场激烈战斗,成功抢回一部分粮草,还知道了隐炎卫下一步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