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水东流 > 第8章 奇谋特战,力挽京师狂澜

汉水东流 第8章 奇谋特战,力挽京师狂澜

作者:陈留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8:09 来源:小说旗

我们立刻朝着山海关进发,满心期待能顺利入境,投身这场关乎国运的战事。

然而,当我们抵达山海关下,却被守城的明军拦住了去路。守关将领一脸警惕,目光在我们身上来回打量。

冷冷说道:“如今局势紧张,山海关戒严,没有兵部调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你们二人,报上身份,来此何事?”

我们赶忙解释,称是江湖义士,听闻京城被围,欲前往相助。可那将领只是冷笑一声,不为所动。

无论我们如何求情,他都坚决不放行,还警告我们若再纠缠,便以扰乱军心论处。

无奈之下,我们只得离开山海关,另寻他法。

一番思索后,我们听闻毛文龙在海上拥兵自重,麾下有不少精锐之士,或许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毛文龙所在的海岛。

历经数日颠簸,终于见到了毛文龙。此人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与不羁。

我们向他表明来意,详述了京城的危急局势以及我们突袭金军后方的计划。毛文龙听后,先是沉默不语。

许久,才缓缓开口:“你们这计划,倒是有些胆量。只是,我这兵马也不是随便能借的。”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以在金国调查到的朝鲜势力与金国某些贵族勾结的情报作为交换,毛文龙这才答应借调百余精锐骑兵给我们。

我们带着从毛文龙处借来的骑兵,登上战船,向着对岸进发。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舷,我们的心也如这波涛般起伏不定。此去突袭,生死未卜,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冲破金军的围困,拯救北京城。

当战船缓缓靠近海岸,望着远处金军营地的点点火光,我们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刚一上岸,还没等我们整顿好队伍,金兵的巡逻小队就发现了我们,尖锐的号角声瞬间划破夜空。紧接着,金鼓齐鸣,大批金兵从四面八方朝着我们的方向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

我和三桂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长刀,刀刃在月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我们大声呼喊着,带领着百余骑兵迎着如汹涌浪潮般的金兵冲了上去。

刹那间,喊杀声震耳欲聋,似要将这天地都掀翻。刀光剑影疯狂闪烁,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雾。金兵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扑来,我们的骑兵队伍在金兵的阵营中如同一叶扁舟,却又似一把锐利的尖刀,左冲右突,身上很快便溅满了敌人温热的鲜血。

有金兵从侧面突袭而来,手中长枪直刺战马,战马嘶鸣着倒下,将骑手狠狠甩落,瞬间便被金兵的马蹄淹没;又有骑兵奋力挥舞长刀,一口气砍倒数名金兵,却因用力过猛,长刀卡在敌人的铠甲中,被趁机冲上来的金兵乱刀砍死。

战场上一片混乱,断臂残肢随处可见,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我方渐渐显露出疲态之时,远处突然扬起一阵遮天蔽日的尘土,好似一条黄色的巨龙奔腾而来。一匹人马如闪电般疾驰而至,为首的一员大将,银盔银甲,在日光下闪耀着刺目光芒,威风凛凛,正是袁崇焕率领的九千铁骑前来驰援京师。

袁军的铁骑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入金兵阵中,金兵的防线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袁军的加入瞬间扭转了战局,金兵开始出现慌乱,阵型大乱。

我们见状,士气大振,与袁军里应外合,对金兵展开了更猛烈的攻击。士兵们呐喊着,不顾生死地冲向敌人,手中的兵器不断挥舞,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必杀的决心。

经过一番苦战,金兵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逃窜,战场上留下了无数金兵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

战斗结束后,我们跟随袁崇焕来到了他的大营。营帐内,烛火摇曳,将袁崇焕那凝重而不失威严的面容映照得更加深沉。

他转过身,目光在我和三桂身上缓缓扫过,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你们这些江湖义士,竟有如此胆量,着实令人钦佩。”

我和三桂连忙抱拳行礼,三桂脸上带着几分谦逊,抢先说道:“督师大人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尽一份绵薄之力,如今京城被围,国家危难,自当挺身而出。”

我心里也暗自想着,能得到袁崇焕这样的名将夸赞,着实是一种荣幸,但此刻局势严峻,可不是骄傲的时候。于是我接着补充道:“是啊,将军您率领大军千里驰援,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我们不过是恰逢其会,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

袁崇焕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示意我们坐下。

待我们坐定,我神色郑重地对袁崇焕说道:“督师大人,我等在盛京调查时得知,皇太极因妻儿遇刺,已匆忙赶回盛京。如今敌方主帅不在,金军士气必然有所波动,这正是我们反击的大好时机。”

袁崇焕听闻,原本微微眯起的双眼瞬间精光一闪,我心里一紧,知道这消息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他上身前倾,目光紧紧锁住我,急切地问道:“此消息属实?你是如何得知的?”

我挺直脊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沉稳,有条不紊地回道:“将军,此消息千真万确。我们在盛京多方打听,从不同渠道得到了证实。当时我们为调查大玉儿夫人遇刺一事,深入各方势力,才偶然探听到皇太极已因家事赶回盛京。”

我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袁崇焕的表情,见他神色专注,似乎在思考消息的可靠性,我暗自庆幸自己和三桂在盛京的调查足够细致。

袁崇焕靠回椅背,右手轻轻摩挲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消息至关重要,只是如何利用,还需从长计议。”

我见状,身子往前挪了挪,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自信:“将军,依我之见,我们可在广渠门与金兵决战。广渠门地势开阔,利于我军骑兵展开冲锋,且此处离京城较近,便于我军获得后援。金兵如今群龙无首,在这种地形下,我们的优势便能充分发挥。”

我心里清楚,这是个大胆的提议,成败在此一举,所以格外希望袁崇焕能认可。

三桂也在一旁附和,他大手一挥,激动地说道:“不错,而且金军此时军心不稳,我们可借此良机,一举将其击溃。若选择其他地势复杂之处,反而可能限制我军兵力和战术的施展。”

我看向三桂,心中涌起一股默契,庆幸有他在一旁支持。

袁崇焕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思索之色,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细节。我紧张地屏住呼吸,心脏砰砰直跳,等待着他的回应。

随后,我又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督师大人,我还想向您借调五百精锐士卒。我虽出身江湖,但知晓一些独特的作战之法,类似现代特种作战技术,若能对这五百士卒进行突击培训,让他们突袭金军大营,定能打乱敌军部署,为我军决战增添胜算。”

话一出口,我心里就开始打鼓,担心袁崇焕会觉得这提议太过离谱。

袁崇焕目光炯炯地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好奇:“独特的作战之法?这倒新鲜,你且详细说说,是何种战法?”

我心里一喜,知道他有兴趣,赶忙清了清嗓子,认真解释道:“将军,这种战法注重小股部队的灵活作战,强调隐秘行动、精准打击和快速应变。士卒们可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悄然接近敌军大营,专打敌军的要害之处,如粮草囤积地、指挥营帐等。而且他们行动迅速,打完就撤,让敌军防不胜防。”

我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回想那些现代特种作战的场景,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着。

三桂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补充道:“将军,这法子听起来新奇,实则十分实用。若能成功,必定能让金军大乱。”

我感激地看了三桂一眼,心里默默祈祷着袁崇焕能同意。

就在这时,营帐的门帘被掀开,祖大寿大步走了进来。他一眼便看到了坐在营帐中的我和三桂,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哎呀,转眼间,都过去十年了,当年的少年郎如今已成长为这般顶天立地的好男儿,真是令人欣慰啊!”

我们连忙起身,恭敬地向祖大寿行礼:“祖将军,多年不见,一向安好!”

祖大寿笑着摆摆手,转向袁崇焕说道:“督师大人,我给您介绍介绍,这两位可都是大有来头的青年才俊。这位吴三桂,乃是吴襄之子,吴襄将军您想必也有所耳闻,他在辽东也是赫赫有名。而这位,是辽东名门于田畴之子。二位皆是名将之后,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好贤侄。”

袁崇焕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饶有兴致地再次打量我们,眼中的欣赏之意更浓了:“哦?原来是将门虎子,难怪有这般胆识与谋略。今日听他们一番言论,已然觉得不凡,没想到还有如此身世背景。”

祖大寿走到我们身边,拍了拍我们的肩膀,接着说道:“就说这次,他们在盛京深入险境,不仅查明了大玉儿夫人遇刺背后的隐情,还探听到皇太极回盛京的重要消息,这等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将门虎子,名不虚传呐!”

袁崇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如此看来,二位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此次京城之围,若能得二位相助,定能增添几分胜算。”

我和三桂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振奋。能得到祖大寿的夸赞和袁崇焕的认可,让我们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我们再次向两位将军行礼,坚定地说道:“多谢二位将军赏识,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为解京城之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崇焕听完,没有立刻作答,而是眉头紧锁,在营帐内来回踱步,神色凝重。他的目光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不定,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细节。我的心也随着他的脚步七上八下,不知道他到底作何打算。

过了好一会儿,他停下脚步,目光直直地看向我,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你所言的独特作战之法,虽闻所未闻,但毕竟事关重大,不可草率决定。这五百士卒若交予你调配,训练时间需多久?作战时又有几成胜算?其中风险,你可曾仔细思量过?”

我挺直脊背,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有力:“将军,训练时间半月足矣。此战法注重小股部队灵活作战,强调隐秘、精准与快速应变。士卒们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专打敌军要害,行动迅速,打完即撤。只要训练得当,定能打乱敌军部署。至于胜算,金军如今群龙无首,军心本就不稳,我军突袭其大营,可攻其不备,再配合大军正面进攻,胜算至少有七成。当然,作战必有风险,可若不冒险一试,京城之围难解。我愿立下军令状,若行动失败,甘愿受军法处置。”

袁崇焕微微颔首,眼中思索之色更浓,他又看向三桂:“吴公子,你对此有何看法?”

三桂抱拳行礼,朗声道:“将军,此战法看似冒险,实则出奇制胜。我与他相识已久,深知他有勇有谋。半月时间,我们定能将这五百士卒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为解京城之围立下战功。”

袁崇焕又沉默片刻,最终目光坚定地看着我们:“好,就依你所言,这五百士卒便交由你调配,望你莫要辜负我的信任。”

我和三桂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兴奋与感激,连忙起身再次行礼:“多谢将军信任,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此时,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同时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利用好这次机会,不辜负袁崇焕的重托。

得到袁崇焕的应允后,我和三桂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五百精锐士卒的突击培训。

培训首日,我站在一片开阔的练兵场上,看着眼前这五百名精神抖擞、眼神中透着坚毅的士卒,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诸位兄弟,接下来的日子,训练会异常艰苦,但我们肩负着解京城之围的重任,必须全力以赴!”

士卒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那股子热血劲儿让我信心倍增。

我先从最基础的队列与潜行技巧教起。“都听好了,保持低姿,脚步要轻,像猫捕食那般,悄无声息。”

我一边示范,一边在队伍中穿梭纠正动作。只见士卒们弓着身子,压低重心,小心翼翼地前行,起初不少人还显得有些笨拙,脚步拖沓,发出不小的声响。但在一次次的重复练习中,他们渐入佳境,动作愈发轻盈流畅,整个队伍移动起来就像一条潜伏在草丛中的蟒蛇,几乎没有一丝动静。

随后是武器使用与格斗技巧的特训。我拿起一把特制的短刃,向士卒们展示:“这短刃在近身搏斗中至关重要,要快、准、狠地出击。”

三桂也在一旁协助,与士卒们一对一进行模拟对抗。“看,当敌人刺来时,侧身躲避,顺势用刀划向他的手臂,卸去他的武器。”

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士卒们两两一组,你来我往,刀光闪烁,喊杀声此起彼伏。训练中,有人不小心被划伤,却只是简单包扎后便又迅速投入练习,没有一人退缩。

而特种作战中最为关键的团队协作与战术配合,更是训练的重中之重。我将士卒们分成若干小队,每个小队各司其职,有负责侦察的,有主攻的,还有负责掩护与断后的。“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我严肃地说道。模拟演练开始,各小队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相互配合,紧密协作。一开始,小队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常常出现沟通不畅、行动脱节的情况。但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磨合,他们逐渐心有灵犀,行动如臂使指。

在一次夜间演练结束后,袁崇焕与祖大寿悄然来到练兵场。他们看着满身尘土、疲惫却又斗志昂扬的士卒们,眼中满是惊讶。

袁崇焕走上前,问道:“这些战术与训练方法,是出自哪本兵书?我竟从未听闻。”

我笑着回答:“督师大人,这并非出自传统兵书,是我结合一些实战经验与独特见解所创。”

祖大寿在一旁赞叹道:“绝妙!绝妙啊!如此新奇有效的训练方法,定能让这五百士卒脱胎换骨。”

半个月转瞬即逝,五百精锐士卒已完成了高强度的特训,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与杀气,让人不敢小觑。

决战的日子终于来临,袁崇焕与祖大寿率领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奔赴广渠门与金兵交战。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双方士兵如潮水般相互冲击,刀枪碰撞声不绝于耳。

我和三桂则率领着那五百精锐,趁着混乱,迅速向金军大营潜行。我们沿着一条隐蔽的山间小道鱼贯前行,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彼此轻微的呼吸声和脚步声。月光洒在身上,映出我们坚毅的身影。

途中,前方侦察小队突然发来停止前进的信号,原来是一队金军巡逻兵正迎面走来。

我迅速打出手势,士卒们立刻分散,隐没在道路两旁的灌木丛中,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巡逻兵们手持火把,脚步匆匆,丝毫没有察觉到近在咫尺的危险。

待巡逻兵远去,我们才重新集结,继续前进。

当靠近金军大营时,我打了个手势,各小队迅速分散,按照预定计划展开行动。

侦察小队身手敏捷,如鬼魅般率先摸进,他们利用夜色和营地里的杂物作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外围的金兵岗哨。只见一名侦察兵猛地跃起,用手中的匕首精准地捂住金兵的口鼻,另一只手迅速划过,金兵还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软绵绵地倒下。

就这样,侦察小队以极快的速度解决了几个外围岗哨,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

主攻小队见状,如猛虎下山般迅速跟进。他们手持利刃,目光坚定,直扑金军的粮草囤积地与指挥营帐。一进入营地,他们立刻分散开来,各自寻找目标。

一名主攻队员发现了粮草堆放处,他迅速冲向守卫,一个侧身躲过金兵的长枪刺击,同时手中短刃狠狠刺向金兵的咽喉。

其他队员也纷纷与金兵展开近身搏斗,他们动作迅猛,配合默契,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在营地内回荡。金兵不甘示弱,拼死抵抗,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混战。

有的金兵力大无穷,挥舞着狼牙棒,将周围的主攻队员逼得连连后退;有的主攻队员则灵活异常,在金兵的围攻中左躲右闪,寻机发动致命一击。

在混乱中,主攻队员们成功点燃了粮草,大火瞬间熊熊燃烧起来,火光照亮了整个夜空,滚滚浓烟直冲天际。

负责掩护与断后的小队则在四周严阵以待,他们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张弓搭箭,密切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当金军的支援部队从四面八方赶来时,掩护小队立刻发动攻击。利箭如雨点般射向金兵,冲在前面的金兵纷纷中箭倒地。

但金兵人数众多,源源不断地涌来,掩护小队的压力越来越大。断后小队则在后方筑起一道防线,防止金兵从背后偷袭。

他们用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屏障,与试图突破的金兵展开殊死搏斗。金兵呐喊着,挥舞着兵器,一次次冲向防线,却一次次被挡了回去。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防线前堆满了金兵和明军的尸体。

在我们的突袭下,金军大营陷入了一片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与此同时,广渠门战场上的金兵,得知大营被袭,军心大乱。袁崇焕与祖大寿抓住时机,指挥主力部队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金兵腹背受敌,终于彻底崩溃,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这一战,我们大获全胜,成功解除了京师之围。士兵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相互拥抱、击掌。战场上硝烟尚未散尽,弥漫的尘土与残火交织,却难掩众人兴奋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