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380章 光谷的学术傀儡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380章 光谷的学术傀儡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8 18:02:13 来源:小说旗

1994年4月23日,武汉东湖高新区。

暴雨冲刷着“光谷科技创新中心”的玻璃幕墙,谢一扬站在刚落成的光电子实验室外,指尖摩挲着胸口微型硬盘的金属边缘。昨夜珠海航展的辐射警报仍在他耳边嗡鸣,而此刻,实验室里传来机械臂运转的嗡响,与雨声混成一片诡谲的节奏。

“谢总,武钢的除尘器滤芯检测报告出来了。”张铁柱从雨幕中钻出,递来一份盖着“国家环保局”红头的文件,“铀238残留量比三峡泄洪闸钢材还高47倍,但奇怪的是——”他压低声音,“这批滤芯的采购单上盖的是光谷‘863计划’专项基金的章。”

谢一扬冷笑。他早该想到——周明远用三峡移民款洗白的资金,最终流向的不仅是防汛工程和汉派服装的关税骗局,还有这座号称“中国硅谷”的学术殿堂。

推开实验室大门,十台标着“ASmL技术合作”的光刻机正在运转,但谢一扬一眼看穿猫腻:机箱外壳是日本尼康的淘汰型号,内部核心部件却是用武钢劣质钢材仿制的假货。操作台前,财务总监老陈正与一位穿白大褂的教授低声交谈,见他进来,教授慌忙将一叠文件塞进抽屉,可谢一扬已经瞥见扉页上“三峡移民技术补偿项目”的烫金字体。

“林教授,听说您刚申报了‘量子通信隧道技术’的专利?”谢一扬抓起操作台上的硅晶圆,指腹蹭过边缘的毛刺,“用防汛沙袋里的废料提纯的硅,也能通过中科院验收?”

林教授额头渗出冷汗。他是周明远安插在光谷的“学术傀儡”,名义上是武汉大学微电子学科带头人,实则是替黑产技术洗白的操盘手。抽屉里那份文件,正是用540亿移民款中的3%虚构的“科研经费”,而所谓的专利,不过是抄袭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过期论文,再篡改数据套取国家补贴。

突然,实验室警报骤响。张铁柱冲进来吼道:“央行的人封了我们在汉正街的离岸账户!冻结令附件里有一份光刻机进口报关单,上面——”他咽了口唾沫,“有您和周书记在1991年南巡考察时的合影!”

谢一扬瞳孔骤缩。那是周明远埋的雷——当年陆家嘴2号地块土壤检测报告造假时,合影背景里恰好拍到了如今光刻机骗局的关键证据:一台贴着“防汛物资”标签的集装箱,箱体编号x-370正是澳门沉船的致命线索。

他猛地砸碎操作台玻璃,抽出林教授抽屉里的文件。专利申请书最后一页的签名栏上,周明远的钢笔字迹晕染开铀238特有的荧光蓝——和防汛车底盘夹层里发现的筹码如出一辙。更讽刺的是,专利附图竟是用亚运会纪念金条熔铸记录上的微雕技术复刻的,而金条纯度检测表的空白处,赫然写着“技术来源:珠海航展苏联核废料提纯工艺”。

“谢总,现在怎么办?”老陈声音发颤,“《科技日报》的记者已经在楼下,说要采访‘光谷首台国产光刻机’的突破……”

谢一扬看向窗外。暴雨中的光谷广场上,巨幅广告牌正循环播放周明远视察的新闻,背景里“863计划成果展”的展台上,那台山寨光刻机熠熠生辉。他忽然笑了,从口袋里摸出一枚澳门赌场的筹码,轻轻按在操作台指纹识别器上。

“告诉他们,这台机器要用三峡泄洪闸的电流才能启动。”筹码背面刻着的移民身份证编号在紫外灯下显影,与央行冻结令编号完全一致,“再给周书记带句话——他的‘学术傀儡’该谢幕了。”

实验室角落的保险柜突然弹开,露出半本烧焦的账册。那是老陈从防汛指挥部偷出的“阴阳账本”残页,记载着林教授用虚报的科研经费购买铅罐的记录。而此刻,铅罐正埋在光谷地下三米处,罐体上“防汛专用”的钢印,与武钢除尘器滤芯的质检章严丝合缝。

雨更大了。谢一扬转身走向暴雨中的黑色轿车,身后传来林教授歇斯底里的吼叫:“你们根本不懂!这些技术是拿命换来的!”他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车窗升起时,微型硬盘的投影在雨帘中展开——周明远用钢笔圈出的光谷规划图上,所有标红的“科技创新区”,坐标都与澳门沉船里的铅罐分布图重叠。

轿车驶过长江大桥,谢一扬凝视着浑浊的江水。江底某处,藏着焊进三峡大坝的防汛车残骸,车里封存着足以让周明远身败名裂的原始账本。而现在,他要去“深海”保税区取出最后一块拼图——那枚刻着林教授指纹的筹码,将会在深圳湾的海关x光机下,显影出整个光谷骗局的终极证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