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453章 锈蚀王座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453章 锈蚀王座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20:03:43 来源:小说旗

三峡大坝3号标段

暴雨如注,谢一扬站在临时工棚里,指尖抚过施工图纸上被红笔圈出的“钢筋用量”。身后吴天青低声汇报:“武汉船厂拆解的十二艘报废货轮,钢板已全部切割成‘螺纹钢’尺寸。”

工棚外,起重机正将印有“扬帆建材”的集装箱吊入浇筑区。集装箱侧壁的青铜齿轮标记在闪电中泛着冷光,内部却是用船板废料伪装的“特种抗震钢筋”——表面刷着纳米级防锈涂层,x光检测仪扫过时,分子结构会被量子计算机篡改成标准钢材数据。

“地质局老陈的儿子在澳门欠了多少?”谢一扬突然问道。吴天青递过平板,屏幕上显示着地质局副局长之子在缅甸赌场狂输870万的监控画面,赌桌角落的筹码刻着与集装箱相同的齿轮纹路。

1月23日凌晨,宜昌防汛指挥部

陆铮盯着刚送达的《大坝抗震抽检报告》,手指在“全部合格”的结论上反复摩挲。窗外雷暴肆虐,他突然抓起强光手电冲向工地——光束穿透暴雨照向3号标段,本该泛着金属冷光的钢筋笼,在雨水冲刷下竟渗出暗红色锈水。

“陆处长看花眼了吧?”谢一扬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撑着的黑伞边缘滴落着与锈水同色的液体,“这是长江特有的红壤渗水现象。”说着递过平板,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中科院地质所”出具的证明:三峡库区岩层富含赤铁矿,地下水呈弱酸性属正常地质活动。

陆铮的检测仪刚接触锈水,警报声就被量子干扰器覆盖。三百米外的监理塔上,苏晚正用长焦镜头拍摄锈蚀点,取景框里却突然闪过谢一扬的虚拟影像:“苏记者,你父亲1985年在葛洲坝用的速凝剂……好像也有类似副作用?”

1月25日,北京国家质检总局

“绝对不可能!”周明远拍桌打断调查组汇报,全息投影切换成三峡库区立体地质模型,“中科院十三位院士联名背书,裂缝是印度板块挤压造成的!”他身后的电子屏突然跳转,显示1994年谢一扬捐赠“大坝健康监测系统”的新闻,配图中青铜齿轮状传感器正被植入坝体。

技术员小刘突然冲进来:“陆处长传回的锈蚀样本……”话音未落,他手中的试管爆出强光——纳米磁性颗粒在空气中组成三峡大坝全息图,裂缝位置竟与二十年后预测的地震带完全重合。

会议室灯光骤暗,周明远的眼镜反射着诡异蓝光:“既然地质运动早有预兆,扬帆集团应该追加投资‘抗震加固工程’。”他敲击键盘,30亿专项资金已通过区块链流向儋州湾账户,账目备注栏显示着与移民新村补偿金相同的量子密文编号。

深夜23:17,三峡库区水下探测舱

苏晚潜入60米深的水下,激光切割机刚触碰到坝体裂缝,就被汹涌喷出的锈水糊住面罩。浑浊水流中,隐约可见裂缝内部密密麻麻的船板残骸,其中一块钢板上“1987年汉江货轮”的铭牌尚未锈蚀殆尽。

头顶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陆铮安排的声呐探测仪被伪装成“岩崩”的定向炸药摧毁。苏晚的氧气表开始疯狂报警,面罩内却传来谢一扬的叹息:“你知道为什么船板比钢筋更抗震吗?因为沉没的船……永远比倒塌的桥多。”

尾声:锈染的长江

1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谢一扬“攻克红壤渗水难题”的专访,配图里他站在坝体裂缝处,脚下防锈涂料的颜色与移民新村墙漆相同。报纸边缘的天气预报栏中,未来三天降水概率100%的图标旁,印着肉眼难辨的青铜齿轮水印。

武汉扬帆数据中心内,吴天青将“地质运动报告”上传至量子服务器。屏幕右下角,儋州湾赌场的监控画面显示:地质局副局长之子正将最后一块印有三峡坐标的黄金筹码,推入轮盘上的“00”黑洞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