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 > 第107章 金陵·琴弦与星光

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 第107章 金陵·琴弦与星光

作者:哈里星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5 13:32:43 来源:小说旗

杜朗的短信在屏幕上闪烁:\"巴黎展三天后开幕,机票已订好。\"

我轻轻挪开阮清靠在我肩头的脑袋,她皱了皱眉,但没有醒来。晨光透过阁楼的天窗,在她脸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我小心地站起身,膝盖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这才意识到我们在地板上坐了整夜。

叶蓁的画作散落一地。我蹲下来整理,发现最下面压着个牛皮纸信封,封口处已经泛黄开裂。里面是一叠乐谱,首页写着《给未出世的孩子》,落款\"叶蓁1995.5\"。

\"这是...\"阮清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她跪坐到我身边,身上还带着睡意,头发乱蓬蓬的。\"妈妈...不,林媛从没提过这个。\"

\"她可能也不知道。\"我翻到最后一页,乐谱在最**处戛然而止,像是被迫中断。\"看日期是你出生前一个月。\"

阮清接过乐谱,手指轻轻抚过那些音符:\"她会作曲?\"

\"应该也会演奏。\"我指向墙角的小提琴盒,\"刚才发现的。\"

阮清几乎是扑向那个黑色琴盒。打开时,一股松香和陈旧木材的气味弥漫开来。琴身比普通小提琴略小,侧面刻着\"叶蓁1994\"的字样。令人惊讶的是,四根琴弦全部断裂,却被人精心保存着。

\"为什么断弦还要留着?\"阮清不解地问。

我拿起一根断弦对着光看:\"可能对她有特殊意义。\"翻到琴盒夹层,一张照片滑落出来——十七岁的叶蓁站在舞台上,怀里抱着这把琴,笑容明亮得刺眼。照片背面写着:\"市青少年音乐比赛一等奖\"。

阮清突然倒吸一口气:\"你看她的手腕!\"

在叶蓁持弓的右手腕内侧,有个小小的纹身——不是星星,而是一个音符。我猛地想起少管所档案里叶蓁的死因记录:\"割腕自杀\"。

\"她是在演奏时...\"阮清的声音哽住了。

我合上琴盒,不想再看。晨光此刻变得残忍,照得那些尘封的往事无处遁形。阮清却固执地翻找着,从琴盒暗袋里又抽出一张纸条,上面是稚嫩的笔迹:

\"妈妈,我会照顾好妹妹。—欢欢\"

纸条从我指间滑落。欢欢?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昵称。阮清拾起纸条,突然瞪大眼睛:\"这不是你的字迹!\"

\"当然不是。\"

\"但署名是欢欢...\"她翻到背面,发现一行小字:\"给小星星的承诺\"。

我们面面相觑。小星星?阮清下意识摸向自己锁骨上的星星纹身,那是她十八岁生日时刻的,说是为了纪念林媛带她看的第一场流星雨。

\"也许...\"我艰难地开口,\"叶蓁不止一个孩子。\"

阮清脸色刷地变白。她抓起手机拨通老杨的电话:\"少管所'北极星计划'的档案,确定只有我一个婴儿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我查查原始记录...\"

等待的十分钟像十年那么长。阮清神经质地摆弄着断掉的琴弦,把它们绕在手指上又松开。我则反复查看那张\"欢欢\"的纸条,试图从歪扭的字迹中找出更多线索。

\"找到了!\"老杨的声音突然炸响,\"原始登记表上有两个女婴!另一个编号039,出生日期比阮清早三天,领养记录显示...\"

\"显示什么?\"阮清急问。

\"被法国籍夫妇领养,1995年12月离境。\"老杨停顿一下,\"奇怪的是,这个婴儿的生母栏空白,生父栏也是037号。\"

电话从我手中滑落。阮清呆立原地,嘴唇颤抖着:\"所以...你可能有另一个女儿?\"

\"不可能!\"我声音大得吓人,\"叶蓁怀孕时我才十五岁!而且时间对不上...\"

\"除非是双胞胎。\"阮清轻声说,\"叶蓁生了双胞胎,但只登记了一个。\"

这个推测让阁楼陷入死寂。阳光此刻变得刺眼,照在那些画作上,仿佛要把十五年前的秘密全部晒出来。我机械地收拾着叶蓁的画,突然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背面发现一行字:

\"给我的两个孩子\"

画中是育婴室的窗台,阳光里隐约可见两个襁褓的轮廓。

\"看这个。\"我声音发紧。阮清凑过来,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像两个侦探,拼凑着别人的人生谜题。

\"得找到039号。\"阮清突然说,\"如果她真是...\"

\"即使找到,又能怎样?\"我打断她,\"告诉她我是她生物学父亲?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少管所少年犯?\"

阮清被我的爆发震住了。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握住我的手。那只手冰凉得不似活人。

\"对不起。\"我抹了把脸,\"巴黎展的事...\"

\"我们得去。\"她坚定地说,\"杜朗已经安排好了。\"

\"我们?\"

\"当然。\"她直视我的眼睛,\"不管发生什么,我们共同面对。这是约定。\"

我望向她锁骨上的星星纹身,想起纸条上的\"小星星\"。命运像个恶劣的剧作家,把最荒诞的情节强加给我们。但此刻,在这个充满回忆的阁楼里,我竟感到一丝诡异的平静。

\"好。\"我点头,\"一起去。\"

离开老宅前,阮清突然说:\"等等。\"她跑回阁楼,片刻后拿着那把断弦的小提琴下来:\"带上这个。\"

\"为什么?\"

\"直觉。\"她抚过琴身上叶蓁的名字,\"也许巴黎会告诉我们更多。\"

机场的喧嚣让人恍惚。杜朗在登机口等我们,看到阮清时明显松了口气:\"太好了,你们一起来了。\"

\"展品都准备好了?\"我问。

\"完美无缺。\"杜朗微笑,目光却在我们之间游移,\"你们...还好吗?\"

阮清抢在我前面回答:\"很好。谢谢关心。\"

飞机起飞时,阮清靠窗坐着,一直望着云层。我则翻看叶蓁的乐谱,试图在脑海中还原这段旋律。奇怪的是,尽管我不懂音乐,那些音符却仿佛自带声音,在我心里奏响。

\"欢喜。\"阮清突然说,\"你看。\"

她指向舷窗外。我们正飞越一片雷雨区,下方乌云密布,但云层之上却是璀璨星空。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许愿了吗?\"我轻声问。

她摇头:\"愿望太多了,不知道该选哪个。\"

空姐送来餐食,我们都没动。杜朗在前排座位回头看了几次,最终忍不住过来:\"巴黎那边安排了个小型记者会...\"

\"取消。\"我和阮清同时说。

杜朗愣住了:\"但这是很好的曝光机会...\"

\"取消。\"我重复,\"或者你去。\"

他悻悻地回到座位。阮清悄悄握住我的手:\"紧张?\"

\"嗯。\"我老实承认,\"不仅是展览...还有可能找到...\"

\"039号。\"她接上我的话,\"我已经让马克帮忙查了。法国那边的领养记录应该也有存档。\"

我握紧她的手:\"如果真找到她...我们该说什么?\"

\"真相。\"阮清毫不犹豫,\"就像你对我做的那样。\"

飞机降落在戴高乐机场时,巴黎正下着小雨。杜朗安排的接机车直接把我们送到酒店,一路上他滔滔不绝地介绍展览安排,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酒店房间比想象中小,窗户正对蒙马特高地。阮清放下行李就扑到窗前:\"看!圣心大教堂!\"

我站到她身后,远处的白色教堂在雨中若隐若现。这个场景莫名熟悉,像是某幅画中的景象。翻找记忆,才想起是叶蓁的一幅作品——画中正是雨中的巴黎,只是角度略有不同。

\"她来过这里。\"我脱口而出。

\"谁?\"阮清转身,随即明白过来,\"叶蓁?\"

\"看这个。\"我从包里拿出那幅画,\"日期是1994年,她死前一年。\"

阮清仔细查看画面:\"这是...留学吗?\"

\"可能是交流生。\"我回忆档案内容,\"叶蓁是美院附中的,也许学校组织过欧洲游学。\"

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击中我:如果叶蓁来过巴黎,那么039号被法国夫妇领养...会不会是刻意安排?

阮清仿佛读懂了我的心事:\"你怀疑叶蓁认识那对法国夫妇?\"

\"也许不只是认识...\"

我们同时看向那把断弦的小提琴。琴身上\"叶蓁1994\"的字迹在巴黎的雨声中显得格外鲜活。

杜朗的敲门声打断了思绪:\"开幕式彩排一小时后开始!\"

卢浮宫侧厅的临时展区灯火通明。我们的《星空》系列被安排在中央位置,四周是其他亚洲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令我惊讶的是,策展人特意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创作历程\"区,展出了我少管所时期的素描本复印件。

\"这...\"我转向杜朗。

\"观众需要了解艺术家的全部。\"他理直气壮,\"苦难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阮清冷笑一声:\"消费苦难?\"

\"不,是展现重生。\"杜朗指着展板上的文字,\"看,'从037号到艺术家',多励志!\"

我胃部一阵绞痛。那些被公开的私密画作,那些被展览的创伤记忆,现在成了供人评说的艺术商品。最讽刺的是,素描本最后一页被放大展示——那是我十五岁时画的星空,角落里写着\"给小星星\"。

\"得撤下这一页。\"我对杜朗说。

\"为什么?这是最动人的部分!\"他抗议,\"观众会想知道'小星星'是谁...\"

\"撤下。\"阮清突然厉声道,\"否则我们退出展览。\"

杜朗被她的气势吓到,最终妥协。但伤害已经造成——几个提前入场的记者已经拍下了那幅画,正兴奋地讨论着其中的\"浪漫故事\"。

彩排结束后,阮清拉着我逃离现场。巴黎的夜雨停了,我们漫无目的地走在塞纳河畔,远处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碎成千万颗星星。

\"对不起。\"阮清突然说,\"我不该坚持来巴黎。\"

\"不,你是对的。\"我望向星空,\"有些事情必须面对。\"

河对岸传来小提琴声。我们循声走去,发现是个街头艺人在演奏《玫瑰人生》。阮清浑身一震:\"这是...\"

她从包里拿出叶蓁的乐谱,快速翻到某一页:\"听!这段旋律!\"

琴声与乐谱上的音符神奇地吻合。艺人注意到我们的异常,停下演奏:\"喜欢这曲子?\"

\"您知道作曲者吗?\"阮清急切地问。

\"老民歌了。\"艺人耸肩,\"不过这段变奏很少见,我是跟圣图安市场一个古董商学的。\"

我们立刻要了地址。艺人写在一张节目单背面,还画了简易地图:\"老马塞尔,他收集各种冷门乐谱。\"

回到酒店已是凌晨。阮清趴在床上研究叶蓁的乐谱,我则给马克发邮件询问法国领养记录的事。窗外,巴黎的灯火渐次熄灭,只剩下埃菲尔铁塔还在闪烁。

\"欢喜。\"阮清突然叫我,\"你看这段。\"

她指着乐谱末尾几个小音符,旁边用铅笔标注着\"pour étoile\"(给小星星)。

\"étoile...\"我念出这个法语单词,\"星星?\"

\"也是巴黎的一个地铁站名。\"她打开手机地图,\"就在蒙帕纳斯附近。\"

我们相视一眼,同时想到了039号——那个被法国夫妇领养的\"小星星\"。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艺人给的地址找到圣图安市场的古董店。老马塞尔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一副古董眼镜,店里堆满了乐谱和旧乐器。

\"这段旋律?\"他看过叶蓁的乐谱后,眼睛一亮,\"啊,是那个中国女孩的作品!\"

我和阮清屏住呼吸:\"您认识叶蓁?\"

\"1994年夏天,她常来我店里。\"老马塞尔回忆道,\"琴拉得极好,说是音乐学院交流生。这段曲子她说写给家乡的朋友...\"

\"朋友?\"阮清追问。

\"一个男孩。\"老人推了推眼镜,\"她说男孩有双星星般的眼睛。\"

我胃部一阵抽搐。1994年,我还在少管所,从未见过星空以外的任何风景。

老马塞尔继续翻找:\"她临走前给了我一份完整乐谱,说要出版...后来听说她...\"他突然停住,\"你们是她什么人?\"

\"亲人。\"阮清轻声说。

老人点点头,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泛黄的文件夹:\"这是她留下的全部资料。我一直等着有人来取...\"

文件夹里有叶蓁在巴黎期间的照片、音乐会节目单,还有几张乐谱手稿。最令人震惊的是一封未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étoile\"(小星星),邮戳日期是1995年6月——阮清出生当月。

\"能打开吗?\"阮清声音发抖。

老马塞尔做了个请便的手势。信纸上是叶蓁工整的字迹:

\"亲爱的小星星: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妈妈可能已经不在了。但请记住,你和妹妹永远是我的骄傲。你们的生父是个善良的男孩,他叫...\"

信在这里戛然而止,后半页被撕掉了。阮清的手剧烈颤抖着:\"她果然生了双胞胎...\"

\"039号。\"我喃喃道,\"她叫小星星?\"

老马塞尔突然拍了下额头:\"等等!étoile...去年有个华裔女孩来问过类似的曲子!说是找亲生母亲!\"

我们同时站起来:\"她叫什么?\"

\"不记得全名...只说她是个小提琴手,在音乐学院教书。\"

马克的邮件就在这时进来。我颤抖着点开:\"法国领养记录查到了!039号现名艾斯特·杜兰德,巴黎高等音乐学院教授,住址...\"

地址就在étoile地铁站附近。

离开古董店时,老马塞尔叫住我们:\"那把琴...能给我看看吗?\"

阮清取出叶蓁的小提琴。老人仔细检查后,指着琴颈处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刻痕:\"果然是同一把!这里有个星星标记,是叶蓁自己刻的。\"

\"琴弦为什么断了?\"我问。

老人神色突然悲伤:\"这是音乐家的传统...当同行去世时,我们会断弦以示哀悼。\"

\"所以叶蓁...\"

\"她去世后,这把琴被人带回巴黎。\"老人轻抚琴身,\"断弦是最后的告别。\"

巴黎的阳光下,那把断弦的小提琴突然变得无比沉重。我们告别老马塞尔,按马克提供的地址来到一栋奥斯曼风格的公寓楼前。

\"就是这里。\"阮清核对门牌号,\"5楼。\"

电梯上升的几十秒里,我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腔。阮清紧握着小提琴盒,指节发白。

\"如果她不愿见我们呢?\"我突然问。

\"那就把琴留下。\"阮清按下门铃,\"至少让她知道,叶蓁爱她。\"

门开了。站在我们面前的女人约莫二十五六岁,黑色长发,杏仁眼,锁骨上有个小小的星星纹身。看到我们,她明显愣了一下:\"请问...\"

她的目光落在我脸上,突然僵住了。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看着她那双与我如出一辙的眼睛,知道无需任何解释。

\"欢欢?\"她轻声问,声音里是掩不住的颤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