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287章 李宗仁:委座,日军已将东北如桶般包围,是否派兵支援

风云骤起:驰援之议

哈尔滨城外的临时指挥部里,马占山凝视着墙上被弹片划破的作战地图。

昨夜的硝烟尚未散尽,参谋们正忙着统计伤亡数字,满地的绷带与沾满血污的电报稿无声诉说着战斗的惨烈。突然,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闯入:“将军!南京急电!”

电报在马占山布满老茧的手中微微发颤。

蒋介石措辞含糊的嘉奖令下,藏着对东北局势的隐晦担忧。

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想起三天前那场伏击战中,王强倒下时仍紧握着机枪的模样,喉头不禁发紧。“备马,去医院。”他抓起军帽,大步迈向门外。

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大楼内,李宗仁的军靴在大理石地面叩出沉重的声响。他攥着最新的情报简报,推开委员长办公室的雕花木门。蒋介石正对着墙上的中国地图沉思,晨光透过窗棂,在他肩头投下斜长的阴影。

“委座,日军已将东北如桶般包围。”李宗仁将文件摊在桌上,标注着日军兵力部署的红点密密麻麻,几乎吞噬了整个东北版图,“哈尔滨、长春、沈阳三面受敌,马占山部虽拼死抵抗,但弹药告急,兵力悬殊......”

蒋介石缓缓转身,指间的雪茄在烟灰缸里积了长长的灰:“德邻,你可知华北防线尚未稳固?淞沪一带又暗流涌动,此时抽调兵力......”话音未落,桌上的电话突然炸响。李宗仁瞥见委员长接电话时骤然绷紧的下颌,知道局势远比情报显示的更危急。

黑龙江某野战医院内,马占山俯身查看一名腿部中弹的士兵。伤员昏迷中仍喃喃自语:“娘,咱家的苞米......”护士递来的伤亡名单上,熟悉的名字一个个被红笔勾去。他走到窗前,远处的松花江泛着冷冽的光,突然想起年轻时在江边策马的日子,如今却满是战火硝烟。

“将军,李长官的密电。”副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马占山展开密电,李宗仁潦草的字迹透着急切:“已面陈委座,力主驰援,然......”后半句被墨水晕染,模糊不清。他将电报凑近油灯,跳动的火苗映出他紧蹙的眉峰。

南京方面,李宗仁与何应钦的争执声从会议室传出。“东北若失,华北门户洞开!”李宗仁拍案而起,茶杯里的茶水溅在作战地图上,“难道要坐视日军长驱直入?”何应钦慢条斯理地放下钢笔:“德邻兄,剿共才是当务之急,况且......”

深夜的黑龙江前线,马占山独自走向阵地前沿。月光下,战壕里的冻土泛着青白,死去士兵的钢盔在风中微微摇晃。他弯腰拾起一枚弹壳,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记者会上的豪言壮语,此刻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报告!”黑暗中传来哨兵的低语,“有百姓送粮来了。”马占山望去,只见蜿蜒的山路上,火把如流萤般闪烁,渐渐汇聚成温暖的光河。白发苍苍的老农推着装满土豆的木车,妇女们挎着装满烙饼的竹篮,就连孩童也背着装满清水的葫芦。

“马将军,俺们把家底都带来了!”为首的老汉抹了把眼泪,“只要能打跑小鬼子,让俺们干啥都行!”马占山喉头哽咽,伸手接过一个硬邦邦的窝头,粗糙的麦麸硌得掌心生疼,却暖到了心底。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南京的会议仍在继续。李宗仁再次站起,声音沙哑却坚定:“委座,东北军民拼死抵抗,若此时不援,民心何安?军心何安?”他的目光扫过在座将领,有人低头不语,有人轻轻点头。蒋介石沉默良久,终于放下手中的铅笔:“先调一个师,秘密开往山海关......”

而在黑龙江,马占山将百姓送来的粮食分发给士兵。看着战士们啃着窝头露出的笑容,他握紧了腰间的配枪。远处传来日军侦察机的轰鸣,他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身后有百姓,有全中国的目光,这场保卫战,无论如何都要打下去。

夜幕再次降临,南京至黑龙江的电报线频繁闪烁,各方势力的博弈、前线将士的坚守、百姓们的期望,都化作电波在黑暗中穿梭。东北的命运,正系于这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的时刻,等待着历史的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