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 第113章 铁腕清扫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第113章 铁腕清扫

作者:三千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30 07:19:45 来源:小说旗

【系统:当前‘设立女官’提案,朝堂反对率:78%。成功推行概率:低。】

系统的判断冷冰冰的,一点不掺水分。

朝会僵住了,前所未有的僵。

赵承昭看着底下跪了一地的大臣,再看看孤零零站着的姜无尘,脑袋嗡嗡疼。

这女官,到底设还是不设?

姜无尘扔出来的这颗炸雷,在朝堂上炸开了锅,掀起的浪头又高又猛,差点要把这好不容易稳下来的局面又给撕开。

他顶得住这翻江倒海的浪吗?

这个听起来异想天开的提议,最后到底会怎么样?

所有人的心思,都系在了龙椅上那个年轻的天子,和那个站在风口浪尖的靖安侯身上。

朝会散了,金銮殿门口,炸了锅。

官员们三五成群地聚着,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殿里吵翻天的动静,好像还贴在耳朵边上嗡嗡响。

“荒唐!简直荒唐透顶!让女人当官?靖安侯到底想干什么!”礼部尚书李宗言袖子甩得呼呼响,声音都在发颤。

“可不是!那沈家丫头片子,不就是会写几个字吗?侯爷竟然为了她,闹出这种事来!”旁边一个御史搭腔,话里淬了毒。

“国本啊!这是要动摇国本!老祖宗的规矩传了几百年,他说改就改?”

这些话跟长了翅膀似的,扑棱棱飞出宫墙,钻进京城的大街小巷。

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比说书先生的段子还精彩。

茶馆里,说书的正讲到“靖安侯大战匈奴”,底下听得入神。

忽然有人高声问:“哎,听说了没?今儿早朝,出大事了!”

“啥事儿啊?”

“靖安侯爷提议,要让女人也进衙门当官!”

“噗——”有人一口茶喷出来。

茶馆里嗡的一声,比刚才听书还热闹。

“真的假的?娘们儿也能当官?”

“胡闹!女人家不在家待着,跑衙门去像什么话!”

“就是!到时候公堂上飘着胭脂味儿,成何体统!”

一个老学究摇头晃脑:“《女诫》有云: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可没说要当官理政!”

角落里却有人嘀咕:“王家那事儿,不就是沈家姑娘捅出来的?要不是侯爷,那一家子早没活路了。人家有本事,侯爷看重,有啥不行的?”

“就是,我家婆娘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比我强多了!让她去管账,那些贪官污吏还敢伸手?”

京城里沸反盈天,说什么的都有。

守旧的声音大,骂得也凶,可零星几句不一样的调调,也悄悄冒了头。

暗地里,更难听的话也传开了。

“听说啊,那沈清秋长得跟狐狸精似的,把侯爷魂儿都勾走了,才撺掇侯爷干这糊涂事!”

“靖安侯年轻气盛,手握大权,这是想安插自己人,把朝廷当他家后院呢!”

“女人干政,亡国之兆啊!我看侯爷这是包藏祸心!”

脏水一盆盆地泼过来,又黑又粘。

沈家小院。

外头的风言风语,像苍蝇一样嗡嗡往耳朵里钻。

送来的邸报上,那些含沙射影的文章,字字诛心。

沈清秋坐在窗前,手里攥着支笔,指节都发白了。

她知道,自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流言蜚语她不怕,她怕连累侯爷。

侯爷救了她全家,给了她机会,现在却因为她,惹了一身骚。

“娘,弟弟,外头的话别信。”她转过头,脸上没什么血色,却还是扯了扯嘴角。

夜里,她翻来覆去睡不着。

侯爷的恩情太重了。

她不能就这么躲着。

必须做点什么。

天刚蒙蒙亮,她铺开纸,笔尖蘸饱了墨。

写了一封信,没有半分女儿家的哀怨,字字句句,都是骨头。

她告诉姜无尘,京城的流言她听到了,那些冲着他和“女官”提议来的脏水,她也看到了。

“民女才疏,难堪大用。然侯爷不弃,恩同再造。今侯爷因民女受谤,清秋寝食难安。”

“若侯爷信得过,清秋愿以笔为戈,以所学为盾,驳斥荒谬,澄清视听,为侯爷分谤,为女子正名。纵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靖安侯府,书房。

姜无尘看着手里的信,纸张被捏得微微发皱。

这沈清秋,比他想的还要硬气,也更聪明。

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系统提示:目标人物沈清秋忠诚度、潜力评估更新…】

【分析:沈清秋对宿主认同感极高,忠诚度已达峰值…主动请缨,勇气决心超出常人…结合其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可塑性极强。】

【价值评估:极高。具备培养为核心智囊或特定领域独当一面负责人的潜质。】

姜无尘指尖在桌上轻轻点了点。

这颗棋子,活了。

而且是主动往棋盘中心走。

他唇角几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这浑水,才刚开始搅动呢。

他扬声:“顾一剑。”

去,告诉沈姑娘,本侯应了。

姜无尘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听不出喜怒。

给她准备笔墨纸砚,要最好的。

再找几个靠得住的印坊,把她写的东西,印出来,散出去。

内容让她自己拿主意。

派人护着点,别让她一个人顶在风口浪尖上。

是。

顾一剑的身影隐没在阴影里。

没过两天,京城里就悄无声息地多了一些纸张。

不是官府的邸报,就是普普通通的白纸,印着墨字,出现在书院门口,茶馆桌上,甚至有人在街角偷偷散发。

上面没署名,有的干脆用了个谁也没听过的化名。

可那字里行间透出来的东西,却让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

这些文章,不骂人,也不喊口号。

就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说古时候那些有名的女人,不是非要争权夺利,而是怎么在自己能干的地方,帮衬着家里,帮衬着国家。

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不是圣人说的,是后人自己瞎琢磨,拿来捆女人的绳子。

还仔仔细细分析了那个“内务司”是干嘛的。

说白了,就是管宫里、管工坊那些鸡毛蒜皮的账,查查有没有人贪墨,教教宫里女眷规矩。

这跟外朝打仗、收税、断案子,根本不是一码事。

这些活儿,繁琐得很,正需要心细的人。

文章写得不绕弯子,大白话,但逻辑一条条的,跟梳子似的,把事儿捋得清清楚楚。

“嘿,这话说的……有点意思啊!”一个穷酸秀才捏着一张纸,看得直咂摸嘴,“以前怎么就没往这儿想呢?”

“可不是嘛!我家那婆娘,算盘珠子拨拉得比我还溜!让她去管那些糊涂账,兴许真能给朝廷省下不少银子!”旁边一个做小买卖的也凑过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