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改嫁后夫君要造反?这皇后我当定了 > 第134章 他们竟是旧相识?

“兰台,发什么呆?”

正思量,身边传来一个温慈的声音。

谢兰台回过神,看到竟是韩老太太走了进来,脸上皆是温温笑容,边上福嬷嬷扶着。

“祖母,您来了?”

谢兰台连忙去扶:“听说昨日您还留在素园,兰台正想着回去寻您,请您入王府居住呢!”

“嗯,我着人把东西收拾了一下,这不就过来了吗?刚刚我才听说,长公主出了事!”

韩老太太坐下。

“是,夫君已出去打探消息。您莫急。”

谢兰台温声宽慰,另让春祺上了一盏茶。

韩老太太笑道:“祖母不急,祖母过来是想同你说另一件事的。”

“何事,您说,兰台谨聆教诲。”

谢兰台坐得端正。

“昨日宫宴之上,着实委屈你了。你与景渊正值新婚燕尔,却要你容下四位侧妃入门,这般安排,世间女子谁人能不心伤?好孩子,莫要怨怪潜之,他亦是身不由己。”

她挥挥手,让福嬷嬷到门外头守着,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起来:

“若潜之平庸无奇,宫中自无人问津。可偏生他太过耀眼。

“皇权之下,臣子须有才,却不可太有才——过慧近妖,反招天忌。

“长公主安乐曾助陛下出征,立下过不少战功,萧怀义这些年更是得尽皇上的信任,成了帝前第一红人。

“长公主和萧怀义关系恶劣,互相掣肘,潜之跟着定北王又建下了赫赫功勋。皇上一直没封赏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谢兰台静静听罢,接上一句话:“长公主,萧首辅,萧临,说白了,他们就是一家三口,若个个权倾朝野,一旦他们联手,架空皇权,不在话下。”

作为皇帝,岂能不忌惮。

毕竟皇上已迟暮,而这一家三口,两位正值盛年,一个更是烈如骄阳。

这一点她看得分明。

韩老太太听罢,眼中含笑,心知这孩子心如明镜,世事洞明。

“兰台果然看得通透。”

老太太轻抚茶盏,缓缓道,“以潜之如今的名声,若再迎娶贵女,这般权势交织,纵使圣上面上不显,心底终究是要忌惮的。为免权柄过盛,潜之只能留在京中,且再不能拿捏兵权。

“可若无兵权,潜之一身抱负,将无处施展。

“所以,我挑了你当潜之的妻子。”

“因为你是庶女,又因为谢氏虽是书香世家,可族中人才凋零,不成气候,正在走向衰落。比较适合。”

谢兰台听罢,目光咄咄然闪了又一闪,继而轻轻问道:

“所以,祖母,我救了您,不是偶遇,而是您刻意安排的?”

韩老太太却摇头:“不能算是安排的。那天,我的确是去寺里烧香,当时人不舒服也是真的,但是,我是去看你的。”

谢兰台困惑啊:“全玉京那么多姑娘,家势一般长相不错的,大有人在。为什么您就正好挑中了我?就比如说,秦琉璃就很不错……”

她举了一个例子。

韩老太太神秘一笑:“不是我挑中了你,而是潜之挑中了你。”

谢兰台又一呆,万分不解:“夫君怎挑中我了?他……以前就认得我?”

因为他知道她的血,可解百毒。

这事,不该有外人知道。

“祖母不知道他是怎么认得你的,但是有过一回,他回京过年,在石头县住了两天。

“那天,你和老太太逛街,他悄悄守在暗处盯着你看了好一会儿。后来入京时,他本可策马而行,可偏偏他坐了马车,一直落在你们后面,护着你们进了京城。”

还真有这样一桩往事。

谢兰台回忆了一下,那应该是两年前,他们进京时,另有一队人马,就在他们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

竟是他?

当时,她听说那马车内坐着一个病弱的郎君,要去京城求医。

晚上同住一间客栈时,她曾看到那一抹青色的背影,还听到他的轻咳声。

午夜,她睡不着时,到河边观星,曾听到笛声悠扬。

当夜,有贼人偷袭。

她险些被劫持,失去意识的那一刻,她看到了一张模糊的男子脸孔。

是他吗?

谢兰台惊奇极了。

他,何时认得自己的?

且一直不说,又是什么道理?

韩老太太笑笑:“否则,你觉得光凭我说我喜欢你这个小姑娘,他会那么乖,说娶就娶?别傻了,他可精着呢!”

谢兰台的心,咚咚咚乱跳着。

“可您让她纳侧妃,他不是二话不说都收了吗?”

她低低说。

语气当中到底是透出了几丝小情绪。

这是好事。

代表小姑娘也已心动。

韩老太太低低一笑,抚抚她丝滑的头发:“那些姑娘,早晚会被处理掉,你以为他是那种好脾气的郎君吗?”

谢兰台又是一惊:连老太太也存着这种心思?

韩老太太又一笑,慢悠悠解释道:

“留下谢云岚,是我留给你杀鸡儆猴用的。

“秦琉璃,家世一般,但脑子拎得清,回头你寻个机会,放她离开,这是长公主对儿子的爱护之心。

“余袅袅只是一颗棋子,将来用完,将她改嫁就行。那是个简单的孩子。

“至于江鸢那蠢货,我已经提点过江家,他们还要送进来,以后找她一个错处休掉便是。”

听老太太的意思是,韩景渊身边最后不会有别的女人。

可能吗?

她眨巴眨巴眸子,深吸气。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老太太,还是韩景渊,都心思叵测,她怎么应付得了?

祖孙俩说了一会儿话,谢兰台领老太太去她的园子,帮忙收拾,中午还一同吃了饭。

饭后,老太太要午休。

谢兰台回了房,脑子里乱糟糟的,想着这些复杂的事情。

本想午休的,见半个下午都已经没了,她挂念祖母,想去看看,金二娘突然出现,手上端着一撂账本,行了一礼说:

“王妃,这些账本,是上午王爷离开时,让奴婢送来给您的,但,所有东西在萧府别院,王爷说,请您寻个空儿去盘一盘。”

谢兰台接过一本:“都是什么东西?”

“说是给你的聘礼,之前在石头县,婚礼匆忙,又不宜把婚仪搞得过分盛大,这些聘礼更不好运去石头县,现在让您收下……”

金二娘笑着说。

“这么多?”

谢兰台翻开一看,全是贵重的东西。

这聘礼,比之前韩家给她的至少多三倍。

“是。足见王爷对您的看重。”

否则一个小庶女,怎可能得到这么厚重的聘礼。

“那这些呢?”

金二娘身后的婢女手上还有一撂账本。

“这是皇上给的赏赐,正在抬进来,等一下请您去清点。”

谢兰台接过又瞄了一眼,不敢相信皇帝的赏赐竟如此多。

可见现在的皇上对萧临是非常看重的。

谢兰台去了前院,果然看到有不少赏赐在搬进来。

她看着无比感慨,在谢家时,纵有祖母照顾,她手上的银钱却不多,虽然靠雕刻赚了不少钱,可都添给弟弟妹妹、还有母亲了。

后嫁陆霄,她手上几乎没什么钱,靠着给陆霄管钱,钱生钱,再加上开铺子,是挣了不少银子,可大多用在了陆霄身上。

这一世,祖母给了不少陪嫁,韩家给了不少聘礼,让她终于不至于为钱发愁,可比起今天这些,那些陪嫁和韩家的聘礼,算什么呀?

但同时,她也清楚,这些全是韩景渊的财富,与她没什么关系——想要活得舒坦,她还得自力更生。

为了入库这些财物,她忙到天黑。

谢府那头,她差人去看了看,祖母还是没醒。

晚膳,韩景渊没回来,只差人来交代了一句:“晚上不回,有事忙。”

累了一天,她睡得很沉。

*

这一日,韩景渊曾进过宫,想求见皇上。

乾帝让内侍总管回话:“不见。长公主的事,谁都不得过问。安北王犹是。”

关于宫里查到了什么线索,韩景渊不知道。

折腾了一个下午,就这件事的内幕,他得不到一个准确的消息。

入夜时分,阿飞来禀告:“王爷,有线人传来消息,说这几日,陆霄曾悄悄进过宁王府,聊了大半夜才出来的。

“今日,他们在宁王一处据点私下见面。”

韩景渊眸色阴沉沉的,看来长公主被诬陷一事,当真是陆霄所为——他一定知道很多谢兰台所不知道的事情。

“阿飞,今天晚上,诱出陆霄,将他悄无声息拿下……”

这个人,必须好好审上一审。

据他所知,宁王和陆霄以往没有任何交集。

现在有了交集,必是陆霄做出了一些改变,让宁王这条线,发生了惊人的变数。

是夜。

陆霄接到了宁王的传信,让他马上去据点见面,宫中事变,必须马上加以应对。

那是韩景渊安插在宁王据点的人,为了把陆霄钓出来,他折损了这条内线。

当陆霄悄悄自家中走出来,一口麻袋,将他给套住,劫走。

半夜时分。

陆霄被吊到了萧家别院的地牢内,当脸上的面罩被扯掉,惊乱的他在看到萧临那张铮亮的面具时,他吓得险些魂飞魄散,惊呼道:

“安北王,您……您何故将我掳来?陆霄虽然官职低微,却也是个朝廷命官,您怎能如此罔顾王法,私设刑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