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间风华 > 第271章 张相功过玉微瑕,口腹蜜剑林侍郎

人间风华 第271章 张相功过玉微瑕,口腹蜜剑林侍郎

作者:邀月酌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30 13:52:39 来源:小说旗

长安的冬夜比往年都要冷些。李白踩着新雪往平康坊去,腰间的酒葫芦撞着秋莲剑柄,叮当作响。

月光照在宰相府的素白灯笼上,将\"张\"字照得惨白。

\"太白兄。\"灵堂前跪着的素衣青年抬起头来,孝服下的金线暗纹在烛火里一闪。

李白怔了怔,才认出这是张垍。

不过旬月未见,他眼下的青黑竟比守夜的烛泪还要深重。

张垍抬起布满血丝的眼,乌纱幞头压着额角新添的白发。

案上鎏金香炉突然爆开一粒火星,惊得捧祭文的侍从踉跄后退,雪浪笺飘落在李白脚边。

他弯腰拾起时,瞥见\"结党营私\"四字墨迹未干,落款处赫然盖着吏部侍郎李林甫的私印。

门外忽起骚动,十二幅蜀锦屏风被人推得东倒西歪。

李林甫紫袍玉带的身影踏碎满地纸钱,腰间金鱼袋随着步伐叮当作响。\"听闻张公子近日整理令尊遗稿,不知可寻见《望月亭记》的下卷?\"

他抚着蓄了半月的短须,目光掠过张垍惨白的脸,“圣人昨日问起骊山行宫的营造账目,本官少不得要借张相的笔记参详。”

李白将酒葫芦重重砸在青铜雁鱼灯上,惊得灯焰窜起三寸高,将张垍护在身后。

\"侍郎好记性,去岁重阳马球会,您那匹大宛马踏碎的何止是半卷《望月亭记》?\"

张垍解下腰间蹀躞带,露出御赐的龙纹金符,\"不如我们现在就进宫,请圣人评评这'借'字该当何解?\"

只是可惜,哀极伤肺,他突然剧烈咳嗽,袖中滑出半块断裂的玉璜。

那是三日前父亲临终时塞进他掌心的,断裂处还沾着褐色的药渍。

他想起最后一次与父亲对弈,老相国颤抖的手指将黑子落在\"天元\"位,棋盘下的密格藏着半封未写完的《谏征吐蕃疏》。

\"李侍郎可知'月亭'典故?\"

张垍撑着香案起身,孝服广袖扫落供台上的白玉貔貅,

\"开元三年,家父督建望月亭时,亲手在梁木刻下'清辉可鉴'四字。昨夜风雨大作,那亭中铜铃却仍能奏出《幽兰》古调——想来是先帝御赐的南海沉香木,终究比寻常木料经得起岁月。\"

李林甫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当然记得那个暴雨夜,自己安插在工部的眼线回报说望月亭基座发现前朝女帝赐下的玉圭。

此刻灵堂外的梧桐树上,二十名金吾卫正屏息待命,只等摔杯为号。

突然有琵琶声破空而来,穿堂风卷着《霓裳羽衣曲》的残谱扑灭半数蜡烛。

李白拔剑挑开翻飞的素幔,剑锋映出来人玄色幂篱下的金丝履——竟是玉真公主府的首席乐伎裴十二娘。

她怀中琵琶的凤颈处,一道新裂的纹路蜿蜒如蛇,正是三日前张说在病榻上以朱笔勾画的路线。

\"妾身奉公主命,特来为张相奏《广陵散》最后一阙。\"

裴十二娘指尖扫过冰弦,暗红血珠顺着银甲滴落在地砖缝隙里。李白的剑尖微微发颤,他认出血迹勾勒的,分明是潼关守军布防图的轮廓。

李林甫突然放声大笑,腰间金鱼袋的蹀躞七事相互撞击,发出催命符般的脆响。

\"好一曲《广陵散》!不知张公子可还记得,上月你们在终南山猎场射中的白鹿…...\"

他故意拖长尾音,袖中滑出一支淬毒的银箭簇,箭杆上\"陇西李\"的烙记已被刮去大半。

张垍的指甲掐进掌心,那日羽箭破空时,他分明看见李林甫的家奴在松林深处闪动。

父亲临终前呓语中反复出现的\"鹿鸣\"二字,此刻化作万千银针扎进太阳穴。

灵堂后的柏树林里传来夜枭啼叫,三长两短,正是他与不良人约定的信号。

李白仰头灌下一口烈酒,酒液顺着胡须滴在青石砖上,晕开几朵墨梅般的痕迹。剑锋忽然转向供桌上的青铜冰鉴,剑气激得其中湃着的西域葡萄酿腾起三尺酒泉。

\"林大人既爱望月亭,何不共饮此杯?\"

李白手腕轻振,酒泉化作银龙直扑李林甫面门,却在距鼻尖半寸处骤然散作细雨。

“就像去年你在沉香亭,用这招'云龙三现'款待突厥使臣那样。”

李林甫明朝暗讽张说贪没钱财之事,张垍却以李林甫讨好突厥使臣还击。

众所周知,李林甫的祖父就死在了当年征讨突厥的战役之中。

而张说作为天兵军大使,他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落,仅率20人深入敌营,成功平息因诛杀突厥降户引发的危机。

两人稍一对比,高下立判。

李林甫不躲不避,任由酒水打湿自己的衣服,也没有因为张垍的话气急败坏。

他身为朝廷重官,他自然听说过李白的名号,笑意盈盈地说道:

“李诗仙是铁了心要护他吗?哪怕本官是奉了皇上的旨意。”

李白对张垍心有亏欠,此刻便是弥补之时,自然是一步不让。

李林甫的幞头已被酒气浸透,屏风后传来佩刀出鞘的铮鸣,二十柄横刀映着烛光在素幔上投下森然刀影。

裴十二娘的琵琶声陡然转急,《广陵散》的杀伐之音震得梁间蛛网簌簌飘落。

张垍手中的玉璜应声而碎,李林甫袖中的银箭簇掉在地上,溅起细小火星。

眼见双方剑拔弩张之时,李白长啸一声震落梁上积尘,剑光在灵牌前划出半个青莲:\"张公当年在幽州写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今日倒要在这长安城里应验了。”

虽未有修为加持,但李白的一身武艺也足以震慑在场众人。

他劈开冰鉴,任由琥珀色的酒浆漫过李林甫的紫锦靴,\"侍郎若急着查账,不妨先去鸿胪寺问问,昨日突厥使团为何多要了三十车青盐?\"

青盐与铁同色,而铁粉与青盐远看并无二致。

更鼓恰在此时敲响,裴十二娘的五弦琵琶\"铮\"地断了第三根弦。

李林甫盯着地上蜿蜒的酒渍,那形状竟与陇右道地形图分毫不差。他弯腰拾起沾了酒液的《望月亭记》残页,指尖突然传来灼痛——张垍何时在纸上涂了火油?

\"本官忽然想起圣人召见...\"李林甫甩袖转身,蟒纹袍摆扫翻了供台上的鎏金烛台。

火苗窜上素幔的瞬间,李白剑尖挑起冰鉴中残余的清水,凌空画出一道水幕。

当最后一缕青烟散去,李林甫早已不见踪影。

张垍跌坐在父亲棺椁旁,发现垫棺的七星铜板竟错位了半寸。

他伸手摸索棺底暗格时,触到一卷用突厥文字写就的《河西屯田策》,页脚钤着李林甫私印。

五更梆子敲响时,李白在相府后院的古槐树下挖出两坛杜康。张垍抱来父亲最爱的犀角杯,却发现杯底刻着\"开元五年,上赐张说\"的字样已被酸酒蚀去大半。

他们对着将熄的纸钱灰烬举杯,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里。

\"父亲在《幽州胡马歌》里写'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此时万国来朝,却有奸臣弄权……\"

张垍突然将犀角杯砸向石阶,飞溅的瓷片划破自己的手背,血珠滴在翻开的《河岳英灵集》上,恰好染红\"长风破浪会有时\"七个字。

太白轻声一叹,拔出秋莲,却四顾茫然,剑鸣如龙吟,惊起满树栖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