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间风华 > 第278章 唐军妙计雪前耻,凶豚入唐吞天下

人间风华 第278章 唐军妙计雪前耻,凶豚入唐吞天下

作者:邀月酌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28 来源:小说旗

历史最无情,记不住无数个大牛。

历史最有情,只字片墨便是一生。

有战歌云:

《都山骨》

寒甲凝霜刃,连营夜吹角。

烽火照渝关,胡尘蔽天高。

契丹饮马处,血沃黄沙焦。

将军匣中剑,犹带临洮潮。

降奚鼓声乱,突厥狼旗摇。

陌刀断残月,铁衣裂重霄。

少年挽弓急,老卒拾断矛。

都山埋忠骨,春来发新蒿。

六千人同歌,声震阴山道。

头颅悬竿日,汉帜不肯倒。

金铃碎雪泥,孔雀衔残刀。

忠魂不归家,化作山河春。

燕山边军全员死战守国门一事传入大唐境内,李隆基勃然大怒。

薛楚玉身为战神薛仁贵之子,却未继承其父英姿,又因当初与哥哥进行军事改革惹了众怒,被众保守派官员趁机上谏坐罪免官,幽州节度使一职由兵马使张守圭代替。

开元初,张守圭以平乐府别将跟随郭虔瓘驻守北庭。突厥入侵轮台,张守珪奉命领兵援救,在半路上与敌军相遇,其身先士卒,奋力苦战,杀敌千余人,生擒敌军统领一人。

他战过突厥,胜过吐蕃,悍不畏死,屡立奇功,可谓一代名将。

张守圭到任之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频频取得胜利。

开元二十二年,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对张守珪非常害怕,他们感到在战场上取胜无望,商讨以诈降的奇招取胜,却不知这为契丹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幽州城头的角楼在暮色中拉出狭长的影子,张守珪解下猩红披风,指节敲击着沙盘边缘。

青铜烛台上的火光忽明忽暗,照得契丹地形图上的紫蒙川如同蜿蜒的血痕。

“报——”斥候裹着寒气冲进中军帐,“契丹使者已至辕门,声称要献降表。”

王悔看见主帅嘴角浮起冷笑。这位威震松漠的范阳节度使伸手拨开案头堆积的军报,露出压在底下的密信。

羊皮纸上突厥文字虬结如蛇,是三天前从奚族商队截获的密函。

“让使者进来。”张守珪的声音像是磨砂的铁甲,“王司马,这趟差事怕是要劳烦你走一遭。”

契丹大营的篝火在寒夜里噼啪作响。王悔勒住缰绳,目光扫过营帐间游走的黑影。

那些契丹武士的弯刀并未入鞘,皮甲下鼓胀的肌肉随着呼吸起伏,空气里飘着马奶酒与铁锈混合的腥气。

“唐使这边请。”可突干的亲兵掀起毡帐,扑面而来的热气裹着浓重的羊膻味。

屈剌踞坐虎皮榻上,左颊刀疤在火光中跳动,突厥使者的狼头金戒在他指间翻转。王悔瞳孔微缩——这正是密信中约定的信物。

夜半风起时,王悔佯装酒醉踉跄出帐。他贴着毡房阴影疾行,忽然听见马厩传来异样的嘶鸣。

十三匹突厥战马正在槽边嚼着苜蓿,马鞍上悬着的铜铃刻着薛延陀部图腾。寒意顺着脊椎攀上来,他想起临行前张守珪的叮嘱:“突厥欲借契丹为跳板,你须找到那个裂缝。”

裂缝出现在次日黎明。

当李过折的鹰隼掠过营地,王悔注意到这位契丹贵族的皮弁上缀着前代酋长的青玉。

他趁着祭火仪式凑近,袖中滑出半枚断裂的吐蕃玉坠——三年前河西之战,正是李过折的父亲将这支残部交予唐军。

李过折和可突于分掌兵马,彼此不和。

\"可突干许诺给薛延陀人多少草场?\"王悔的声音混在鼓点中,\"等突厥战马踏碎契丹祖地,不知这镶玉皮弁还能传给谁家儿郎?\"

李过折握刀的手背青筋暴起。王悔看见他脖颈间的狼牙项链微微颤动,那是契丹贵胄才配拥有的先祖信物。

三年前老酋长暴毙的雨夜,正是可突干带着突厥骑兵冲进金帐,将淬毒的短刀抵在这位少主的咽喉。

\"今夜子时,鹰哨为号。\"李过折咬破舌尖,血腥味在齿间弥漫。

他望向祭坛上跳动的火焰,仿佛看见父亲被毒酒染黑的面容。当年可突干献上的金杯,杯底还刻着突厥可汗的狼头徽记。

月过中天时,王悔摸到怀中的火折子。帐外传来守军换岗的响动,他听见可突干与突厥使者正在商议如何处置唐军俘虏。

忽然一声鹰唳撕裂夜空,紧接着是弯刀出鞘的铮鸣。

李过折的亲兵从暗处涌出,玄铁重刀劈开毡帐。

王悔翻身滚向兵器架,唐刀出鞘的寒光映出突厥使者惊愕的脸。狼头符节坠地瞬间,他挥刀斩断那串象征盟约的铜铃,叮当声淹没在喊杀声中。

黎明前的混战持续了半个时辰。当王悔提着可突干的首级冲出金帐,东方的天际已泛起鱼肚白。

李过折的皮甲染满血污,手中弯刀还在滴落粘稠的血珠。营地里残余的契丹武士跪成一片,他们的影子在晨光中瑟瑟发抖。

七日后紫蒙川畔,张守珪的玄甲军列阵如林。李过折献上屈剌的鎏金头盔时,看见唐军阵中竖起十三面缴获的突厥战旗。

朔风掠过旷野,王悔忽然想起那夜斩断的铜铃——此刻应当与叛酋首级一同悬在洛阳天津桥头。

不出两载,唐军一雪前耻,为去年牺牲的袍泽报仇雪恨,自此契丹灭。

而这两年间,契丹与唐军的交战使得边境民不聊生,原本与大唐在边境通商的异族商人,如今也逃得七七八八。

“哥,为什么我们逃难要去大唐境内,而不返回突厥?”

两年前两军初交战之时,大唐某处边境以内,两个打扮如同叫花子的人鬼鬼祟祟地往中原而去,生怕被巡逻的游骑发现他们异族的身份。

一人精瘦如猴,一人肥胖如猪,这样的组合尤为扎眼。

那胖子鄙夷的扫了一眼自己的同伴,只不过想到身边只剩这一人可用,若无此人他走路都费劲,于是耐下性子解释道:

“契丹已经败了,突厥也只敢做些小动作,更别提被打怕的吐蕃之流,以后世界的中心只会是大唐。”

安禄山对自己这个目光短浅的义弟史思明有些无可奈何,却又觉得如此更好操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