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 第84章 科举考试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 第84章 科举考试

作者:梦澜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23:33:30 来源:小说旗

苏凌峰看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心中满是得意。他接着说道:“张丞相,你这提议有功,赏你文房四宝一套,以后多给本太子出出主意!”

张辉赶忙躬身谢恩:“谢太子殿下赏赐,老臣定当竭尽所能。”

这时,程宇站出来说道:“太子殿下,如今这蝗灾解决了,您这鸡鸭大军的名号可是传遍了大街小巷,您这下可出名啦!”

苏凌峰笑着摆摆手:“出名好啊,能解决问题就行!”

薛仁义说道:“太子殿下,您这奇招,让咱们大夏国在周边各国都出了名,不知道他们会怎么议论咱们呢!”

苏凌峰满不在乎地说:“管他们怎么说,咱们自己过得好就行。说不定他们还羡慕咱们有这等妙招呢!”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无奈的笑声。

徐飞在一旁忍不住说道:“太子殿下,老臣这把年纪跟着鸡鸭折腾,以后怕是要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柄咯!”

罗忠也苦着脸说:“是啊,太子殿下,老臣这统鸭大将军的名号,怕是要被后人笑话啦!”

苏凌峰一脸正经地说道:“两位将军,这是大功一件,有啥可笑话的。说不定以后写进史书,那也是一段佳话呢!”

大臣们纷纷摇头苦笑,对这位太子殿下真是又无奈又佩服。

苏凌峰看了看众人,大声说道:“此次蝗灾解决,全仰仗各位。往后啊,咱们大夏国还会遇到各种难题,只要咱们像这次一样,团结一心,啥困难都能解决!”

苏凌峰接着说道:“诸位爱卿,礼部,工部,刑部,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原尚书及侍郎都年事已高,纷纷要求告老还乡,本宫决定重新选出各部尚书和侍郎,各位爱卿有没有好的人选?”

薛仁义建议道:“太子殿下,科举制度已经实行,选出各部官员,应当以科举考试的方式挑选。”

苏凌峰闻言,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道:“薛爱卿所言极是,科举制度乃我朝选拔人才之重要途径,以科举考试挑选各部官员,既可保证公平公正,又能选出真正有才能之人。”

程宇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太子殿下,科举考试虽好,但尚需时日,且新科进士缺乏实际政务经验,骤然委以尚书重任,恐难以胜任。”

苏凌峰闻言,眉头微皱,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赞同科举选拔者,认为此举可彰显朝廷重视人才之意;亦有反对者,担忧新科进士经验不足,难以担当重任。

苏凌峰听着大臣们的议论,心中已有计较。他轻咳一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科举选拔确有其优势,但新科进士经验不足亦是事实。本宫以为,可先从朝中现任官员中挑选合适人选,暂代各部尚书之职。同时,对新科进士进行重点培养,待其积累足够政务经验后,再行提拔。”

大臣们听了苏凌峰的话,纷纷点头赞同。张辉站了出来,说道:“太子殿下此计甚妙,既保证了朝廷政务的连续性,又为新科进士提供了锻炼机会。”

苏凌峰见状,心中甚慰,说道:“好,那便依张丞相之计。本宫会亲自过问此事,务必选出最合适的人选,以确保朝廷政务顺畅。”

数月之后,大夏国迎来了又一年的科举盛会,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纷纷涌向京城盛安,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欲在科举之中一展才华。此次科举,成绩尤为突出者有江浩、白毅、赵戬,三人学识渊博,策论精辟,深受阅卷官员赞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女学子姜妍、陆琴、萧梦瑶亦在此次科举中大放异彩,她们的文章见解独到,条理清晰,不输男儿,一时之间,在朝野内外引起了轰动。

科举放榜之日,苏凌峰亲自审阅了诸位学子的试卷,心中暗自赞叹。尤其是姜妍、陆琴、萧梦瑶三位女学子,其才华之出众,令他颇为惊喜。

苏凌峰召集群臣,商议新科进士的任用事宜。他缓缓说道:“此次科举,人才辈出,尤其是姜妍、陆琴、萧梦瑶三人,实乃巾帼不让须眉。本宫注意到,姜妍算术能力极强,对数字极为敏感,且条理清晰,本宫以为,她可担任户部尚书一职。”

张辉闻言,点头称赞:“太子殿下慧眼识珠,姜妍确有此才。”

苏凌峰继续说道:“陆琴则精通礼仪,举止端庄,本宫以为,她可胜任礼部尚书之职,以彰显我朝礼仪之邦的风范。”

程宇亦表示赞同:“陆琴礼仪周全,确有礼部尚书之风。”

“至于萧梦瑶,”苏凌峰微微一顿,目光如炬,“她文章条理清晰,洞察人心,本宫以为,吏部尚书一职,非她莫属。”

大臣们听后,纷纷点头,对苏凌峰的任用安排表示赞同。苏凌峰接着说道:“至于江浩、白毅、赵戬三人,学识渊博,策论精辟,本宫决定,分别任命他们为工部、刑部、兵部尚书。”

众臣听后,无异议。苏凌峰满意地点点头:“好,那便依此计行事。本宫希望,诸位新任尚书能各尽其才,共同治理好我大夏国。”

苏凌峰沉思片刻后,说道:“本宫想起来了,礼部有一位侍郎,她的名字跟公主的名字重复了,所以她自行改名为赵颖,可有这回事吧?”

张辉闻言,略一思索,便道:“确有此事,赵颖一直在礼部担任侍郎一职,因名与公主相同,为避讳故改名。此女才情出众,勤勉尽责,在礼部颇有口碑。”

苏凌峰颔首道:“本宫亦有所耳闻,赵颖此人,才德兼备,实乃难得之才。可礼部尚书已有人选,诸位爱卿认为,是陆琴适合礼部尚书一职,还是赵颖更适合?”

薛仁义率先拱手道:“太子殿下,依臣之见,陆琴与赵颖皆为可造之材。陆琴精通礼仪,举止端庄,而赵颖才情出众,勤勉尽责。然陆琴乃新科进士,初出茅庐,虽才华横溢,却缺实践经验。赵颖在礼部任职已久,熟悉礼部诸事,若论当下之适宜,赵颖或更能胜任礼部尚书一职。”

程宇紧接着说道:“薛祭酒所言不无道理,但新科进士亦需机会历练成长。陆琴在科举中的表现有目共睹,其见解独到,或许能为礼部带来新的气象。且太子殿下既已选定,想必也是看重其潜力。”

张辉则道:“太子殿下,臣以为,可先让陆琴担任礼部尚书,赵颖辅佐之。如此一来,既能给陆琴锻炼之机会,又能凭借赵颖的经验保证礼部事务平稳进行。待陆琴积累足够经验,赵颖亦可另有重用。”

苏凌峰听着大臣们的各抒己见,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在理。然本宫以为,人才当以机遇相托。陆琴在科举中展现出的才能与潜力不容小觑,当给予其充分信任。赵颖既有功绩,亦不可埋没。”

“赵颖在礼部任职时间较长,且经验丰富,但为了公平起见,本宫决定为这二人单独制定一场考试,本宫会邀请母皇和父亲来监考,在考试当中,谁表现更为突出,就由谁来担任礼部尚书一职,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闻言,皆是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纷纷拱手道:“太子殿下此计甚妙,公平公正,既能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又能让二人心服口服。”

张辉拱手说道:“太子殿下此计甚妙,如此既能公平择选,又能让两位才俊充分展现其能。”

程宇接着说道:“殿下考虑周全,这考试的内容当精心设计,务必涵盖礼部事务之关键,以全面考察二人之能。”

苏凌峰微微颔首,说道:“程爱卿所言极是。本宫会与诸位商议考试内容,务必使其贴合礼部实际事务,且能分辨出二人之长短。”

薛仁义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考试不妨分为礼典之理解、礼仪之操办、对外交之应对等几个方面。如此,可综合考察她们对于礼部核心职责的把握。”

苏凌峰听后,说道:“薛爱卿所提甚佳。那对于评判标准,诸位可有想法?”

徐飞站出来说道:“太子殿下,评判当以清晰明确、客观公正为要。可从回答之准确、应对之得体、策略之优劣等方面考量。”

罗忠也道:“老臣以为,还应考量其创新之思维,能否为礼部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苏凌峰点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本宫会综合大家的意见,制定出详尽的考试方案。待考试之时,还望诸位一同监考,确保公平公正。”

众臣齐声应道:“谨遵太子殿下之命。”

苏凌峰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此次选拔关乎礼部未来之发展,务必慎重对待。希望能选出最适合担任礼部尚书之人,为我大夏国之昌盛贡献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